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对比了烟气中较难脱除的单质汞(Hg^0)污染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烟气中单质汞脱除方法,展望了矿石类(沸石,蛭石等)吸附剂在烟气汞吸附脱除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吸附净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汞排放是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首次提出了我国燃煤发电锅炉汞及其化合物的控制指标,规定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3 mg/m3.介绍了国内外汞污染发展情况,汞的形态以及汞污染控制技术.汞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其中燃烧后脱汞的研究最广泛.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现状及蛭石吸附剂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蛭石在单质汞的吸附脱除方面存在的潜力,为今后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燃煤电站汞的排放状况,并指出了汞危害性以及我国面临的脱汞压力,论述了烟气中汞存在形式以及影响其存在形式的因素.探讨了当前燃煤电站利用现有污染控制设备进行协同脱汞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器/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电除尘器(布袋除尘)(ESP/FF)、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等设备.提出了脱汞吸附剂处理问题,并对今后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特征,结合SO2、NOx控制技术,分析了实现汞联合控制的基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烟气多污染物处理技术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O2控制设备联合脱汞技术以及SO2、NOx、汞联合脱除技术,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重点加大了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中NOx的控制力度,收严了SO2、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增设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标。该标准的实施对发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新标准,发电集团应在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产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快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单一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积极探索和思考发电集团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NOx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Ox的排放控制是火电厂未来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从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以及在燃烧后脱除烟气中NOx两个方面探讨了减少NOx排放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分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汞,燃烧后脱汞技术为主要汞控制排放工艺,其中吸附剂吸附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基于国内外近几年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综述了汞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氨法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排放的CO2、SO2、NOx等气态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减少和抑制燃煤电厂燃烧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氨法烟气治理技术作为电厂排放烟气处理的新兴技术,以其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耗能小、二次污染低、脱除副产品可资源化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在部分燃煤电厂得到成功的应用。对氨法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氨法烟气治理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家对火力发电锅炉SO2污染排放标准和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可选择的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指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湿法和喷雾干燥法为当前我国火电厂应采取的脱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解法、吸附法、化学法和鳌合法等4种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从机理上分析了烟气脱汞技术的工艺过程,对脱汞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KClO氧化吸收烟气中的Hg0,研究了脱汞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会降低脱汞性能,加快KClO热分解,减小Hg0溶解度,抑制氧化还原放热反应;提高Hg0浓度会增大Hg0在气相主体和气液界面的分压差,进而提高Hg0的传质速率,使Hg0去除率提高;继续提高Hg0浓度,反应限速步骤从气膜移向液膜,使Hg0去除率下降;KClO质量分数低于10%时,Hg0和KClO溶液的气液两相传质效率由液相控制;Hg0去除率随吸收液初始pH的升高而降低,吸收液pH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烟气中各种污染物一般是混合在一起的,针对此实际情况将等离子体技术与传统静电除尘器相结合,改传统电除尘器电源为高压直流+高频高压交流使之达到产生等离子体要求的电源,研制一种同时脱除烟气中PM2.5~PM10和多种气体污染物的新型烟气净化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且不产生二次废弃物,其改造和运行费用均在接受范围内,因此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竹涛  张星  王礼锋  朱晓晶  于洋  林军 《化工环保》2019,39(4):367-372
针对钢铁行业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HAPs)的污染控制难题,以汞和二噁英为典型污染物,论述了钢铁行业HAPs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介绍了HAPs的管控机制,提出了钢铁行业HAPs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定床吸附系统,对自制褐煤活性焦的脱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自制活性焦对烟气中Hg0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随着Hg0的入口浓度的增加,活性焦质量的增加,活性焦的吸附量也在增加。40mg时3号活性焦由10ng/min汞入1:2浓度时26.68%的最大吸附效率提高到40ng/min汞入口浓度时的53.12%。10ng/min汞入口浓度时3号活性焦在40mg时的最大吸附效率为26.68%,而在80mg时吸附效率提高到43.2%。烟气中的SO2、NO气体对活性焦吸附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定床吸附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Lan—mguir吸附系数,考虑吸附过程中颗粒内、外的传质控制过程,建立质量平衡方程。通过Matlab模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的活性焦脱汞效率要优于试验数值,计算的是理想情况下活性焦对汞的吸附效率,实际情况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仝明 《化工环保》2017,37(2):223-226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2去除率和NO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2去除率提高,NO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x去除率提高,SO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x去除率为73.8%,SO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18.
The benefits of flue gas recirculation in waste incin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ue gas recirculation in the incinerator combustion chamber is an operative technique that offers substantial benefits in managing waste incineration. The advantages that can be obtained are both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nd are determined by the low flow rate of fumes actually emitted if compared to the flue gas released when recirculation is not conducted. Simulations of two incineration processes, with and without flue gas recircul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a commercial flowsheeting simulator.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proposed technique permits a greater level of energy recovery (up to +3%) and, at the same time, lower investment costs as far as the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constituting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section of the plant are concerned. At equal treatment system efficiencies,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stem from the decrease in the emiss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Throughout the paper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EC legisl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us ensuring the general validity in the EU of the foundations laid and conclusions drawn henceforth. A numerical example concerning mercury emission quantifies the reported considerations and illustrates that flue gas recirculation reduces emission of this pollutant by 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