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微塑料污染已广泛覆盖了全球海洋和淡水环境的表层水体、深层水体以及沉积物,沉积物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颗粒会严重影响对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实验分析.因此,将微塑料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微塑料分离方法暂无统一的系统程序和检测标准.该研究在岷江成都段选取4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比研究基于密度分离法的3种分离方...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微塑料检测方法,包括目检法、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法,归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进展、研究成果及优缺点,指出微塑料形状、大小、聚合物种类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尤为重要,能够为微塑料污染防治、溯源和影响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调研总结,提出多种检测分析方法联用将成为研究微塑料的发展方向,未来仍需要改进现有技术或者开发新的检测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手段,缩短识别时间,提高检测精度,进而为微塑料污染防治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泥沙水样中分离微塑料纤维和去除泥沙的方法。选取聚酰胺6(Polyamide 6,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AB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颗粒,制备长度(1±0. 25) mm,宽度(200±30)μm的微塑料纤维;分别混合不同质量(0,0. 01,0. 05,0. 25,1. 25,6. 25 g)经30%过氧化氢消解和饱和氯化钠(1. 2 g/m L)、碘化钠溶液(1. 8 g/m L)浮选后的自然泥沙;以探究在不同泥沙质量下,静置阶段投加氯化钠颗粒对玻璃漏斗中微塑料纤维分离效率以及泥沙去除率的影响,并与不投加氯化钠和容量瓶浮选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在静置阶段添加氯化钠颗粒效果较优,对3种微塑料纤维的平均分离效率和泥沙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 78%和98. 33%。实验结论可为微塑料分离提取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中微塑料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2种不同的量化角度,对现有的微塑料定量分析方法(目检法、光谱法和热分析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阐述,其中,目检法操作简便但准确度低,光谱法准确度高但耗时过长,热分析法简便快速但不利于溯源分析。在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1 汞沉积物样品的采集方法与结果1 1 采样方法使用MIC(Thornhill,加拿大安大略 ,聚四氟乙烯涂覆的漏斗 ,面积 =0 2 1m2 )和AerochemMetrics(迈阿密 ,FL ,面积 =0 0 70m2 )湿沉淀采样器采集汞沉积物 ,采样器中的样品每周同时采集 ,利用Belfort记录表对沉淀物厚度读数依次列表。按监测地点 ,由明尼苏达污染控制机构 (MPCA)或国家大气沉淀计划 (NADP ,2 3 )组织负责实施主要离子与沉淀物厚度的测量。1 990年 1月 3日~ 1 992年 9月 1 5日采集的汞样盛装于 2L聚四氟乙烯瓶中 ,1 992年 9月 …  相似文献   

6.
系统梳理土壤微塑料监测全过程技术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制备、识别与定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等环节,比较各方法优缺点,探讨土壤中微塑料监测方法标准化措施,建议完善土壤微塑料监测全过程QA/QC,制定涵盖全流程的监测技术规范,有序建立针对不同监测目标的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为土壤微塑料的监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等软件绘制作者及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区域分布特征图谱、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和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等,对环境微塑料尤其是土壤微塑料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微塑料研究自2016年开始逐步加强,其中土壤微塑料的研究热度在2021—2022年迅速上升;对于土壤微塑料,丰度分布、污染机制和健康风险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完善土壤微塑料检测方法体系,探寻合适的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管控方法及对策,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MP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度极高的新兴污染物,建立实际环境样品中MPs的分析方法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对于复杂污水样品而言,样品的消解过程至关重要,将极大地影响MPs的准确分析。选择垃圾渗滤液为典型复杂污水样品,采用样品浊度和色度变化、残余悬浮固体量、MPs在颗粒物中的占比为评价指标,对盐酸消解、30%过氧化氢消解及芬顿试剂消解3种常用消解方法的消解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0%过氧化氢对垃圾渗滤液样品的消解效果最佳,MPs在全部颗粒物中的占比达63.7%,极大地缩减了后续MPs定性分析的时间,降低了分析难度,且对渗滤液中MPs的回收率也高达(103±3)%。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消解效果与过氧化氢投加量/样品浊度(VH2O2/T1)的关系。当VH2O2/T1为0.15~0.20 mL/NTU时,样品残余悬浮固体量最低,消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个人护理品及废旧塑料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微塑料不断地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且微塑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危害,因此对微塑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微塑料在水体、沉积物、沙滩和生物体中的赋存情况,介绍了微塑料的采集与分离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微塑料对环境及生物体产生的危害,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和碎片)普遍存在于水体、陆地表层土壤和空气中,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健康。微塑料污染监测是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数据基础。首先,在介绍国内外微塑料监测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及其在陆地和水环境中的赋存状态、迁移转化路径。其次,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微塑料原位监测网布设、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和数据模型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对国内微塑料监测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现阶段我国在微塑料监测和污染防治方面的不足,初步提出了针对我国微塑料污染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阐述了数据模型方法在微塑料污染监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微塑料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建设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监测种类、环境介质、前处理设备、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指出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将不断增多,监控介质将多样化,前处理设备趋于自动化,检测仪器呈现联用化,监测方法的标准化进程将加快,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中实验室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际工作,综合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8月间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中环境标准样品在样品测试准确度验证、检测人员能力确认、检测设备期间核查及关键化学试剂检查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为保障环境监测结果量值溯源的统一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提出丰富水环境标准样品的浓度水平、解决标准样品供需不平衡问题、改善消耗量大的标准样品操作方法、建立环境标准样品使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实践建议,为合理提升环境标准样品应用效能、有效保证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外粪大肠菌群的酶底物检测方法,针对某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用酶底物法和标准方法多管发酵法同步检测受污染地表水中的粪大肠菌群,讨论酶底物法在应急监测中检测粪大肠菌群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数据显著相关,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相对于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二次污染少,符合应急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的污染现状,介绍了水环境中PPCPs污染的危害及其预测、调查与检测方法。提出了我国水环境中PPCPs污染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PPCPs的去除效率;提升分析技术水平,拓宽PPCPs的检测种类;深入研究PPCPs产生的环境效应,重视其职业暴露的污染与危害;建立水环境中PPCPs的预测制度及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兽药的环境污染现状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兽药在国内外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分析了国内外对于兽药的环境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大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力度,以及建设兽药风险评估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涉刑环境监测工作中,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及监测数据认可、环保标准与规范、固体废物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涉刑监测单位应尽快获取司法鉴定机构资质;国家层面应给出涉刑监测数据认可的指导性意见;加快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和相应系列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及其环境容量测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近年柳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气象资料确定容量控制系数为3.5,应用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对理想大气容量进行测算,得出SO2排放严重超出理想排放总量的结论,并结合节能减排、能源结构优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欧美国家微塑料污染防治工作启动较早,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完善我国微塑料污染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制度建设、国际合作、监测评估、科学研究等方面梳理了国际社会微塑料污染防治的先进做法和实践经验,对比我国开展微塑料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分析了存在问题和短板;在此基础上,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协调机制、完善监测体系、重视科技支撑和加大宣传教育5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微塑料污染防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的环境监测有别于委托监测和“三同时”验收监测。以杭州市某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为例,从案件内容、监测前期准备、现场踏勘、监测重点、规范性与准确性要求等方面对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的环境监测进行阐述与分析,重点是掌握监测前后企业和敏感目标的环境情况,制定必要的监测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为环境管理正确处理该类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