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时期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认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需求及科普形式创新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以及对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成功制止谣言的传播和2010年山西部分地区地震谣言传播事件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地震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社会基础以及政府危机传播策略在地震谣言事件中存在的问题.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匮乏以及对地震部门工作的不了解导致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低下;媒体对地震知识的概念混淆,使得高知人群更容易对国内地震预报工作产生误解;政府仅仅通过单一媒体对地震谣言进行简单的辟谣,效果将会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有欠缺;防震减灾知识需求强烈且务实,最想了解的是自救互救知识,偏好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为中等偏上,在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实用性、宣传品质和渠道。本次调查为今后开展溧阳市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6,(5)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增强孩子在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突发事件、战争中的自我防范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近日上海市卢湾区民防办会同区地震办组织五里街道部分社区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暑期民防知识夏令营活动。小营员们首先参观了佘山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并利用那里的急救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3,(4):16
为贯彻落实好河北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专题会议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推进河北省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提高全省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由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9部门联合主办的河北省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决赛于2013年7月24日在河北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录制完成,并于7月27日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晚上黄金时间播出。本次知识竞赛题目包括地震常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综合知识等,最终,保定市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此次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害预防是指地震发生之前应做的防御性工作,包括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两个方面.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旨在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抗震救灾准备等方面的灾害预防活动.地震灾害预防是防震减灾的关键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八周年,进一步依法促进无锡市防震减灾工作和谐发展,增强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确保”、建设和谐无锡打下坚实的基础,无锡市地震局于3月1日举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八周年宣传活动。活动增强了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加深了理解地震工作部门依法坚持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为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提升以家庭为主体的防震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局举办了由唐山、包头、大连、长春、济南、西安六城市参加的"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城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活动。此次活动经历了预赛、分区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共历时3个多月。7月22日在唐山市圆满完成竞赛总决赛活动。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相似文献   

8.
摘要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地震造成的损失予以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对策,其中,推进地震保险,通过社会经济杠杆原理,可以实现这种经济补偿。本文就推进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施方法和步骤,论述了作者的认识。作者认为,推进并普及地震保险,是目前增强社会防震减灾和实现自救、互救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但实现地震保险,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地震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
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震多发而且震灾严重的国家之一,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害事件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在当前的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在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师生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有备无患安全相伴"防震减灾主题活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广东、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10余所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按照《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 33735-2017)的基本要求,模拟当地发生5-6级中强地震的情况下,有序开展地震避险疏散、包扎急救等情景模拟活动。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3,(4):17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做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内容的宣传,山西省地震局以"关注地震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全面部署,精心安排,在全省范围内,深入群众,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设置"7·28"宣传专栏、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问卷答题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展出科普知识展板、设置现场咨询台、播放科教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书籍、宣传单、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21,(4):13-13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到"月月有看点,半年1亮点"。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组织开展了网络知识竞赛、场馆直播、网络讲座等线上形式为主的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孤岛自救     
当地震突然来临,一瞬间,天崩地裂,屋到人亡,交通堵塞,通讯中断,而处于震区孤岛的人们,应该怎么办?相关资料显示,1976年的唐山地震发生后,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受灾群众约有48万人,占被压埋者的80%以上。对于震区孤岛中的人们,第一时间内有组织的进行自救和互救是抢时间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1115特大火灾中,有部分居民因掌握了火场逃生的知识而逃生成功,也有一些居民由于不懂火场逃生的知识而不幸罹难。事实再次说明:在突然袭来的灾难面前,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比来自外界的任何救援都要更及时、更有效;民众掌握不掌握应急防护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广大民众应不断增强居安思危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灾害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避险、逃生、应急防护、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震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城市。提出东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八项战略措施,以达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娜  聂高众 《灾害学》2015,(2):158-161
地震应急救灾效能是不同救援队震后救灾效果的最直接反映,救援队伍到达灾区的时间长短是影响救灾效能的最直接因素。该文首先分析了地震救援中被埋压人员的存活率问题,并将震后的救援力量分为三组:当地民众自救互救能力,当地及灾区周边的军队、武警、消防官兵的救援能力和地震专业救援队的救援能力,探讨了这三组救援队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的救灾效能,及地震灾区的气温对救灾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人员、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讲解能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传播能力,2016年11月25日,由北京市地震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的地震工作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教师、地震应急救援人员、防震减灾志愿者以及防灾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代表等共39人报名参加了比赛。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防震减灾主题,从地震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各种不同场景的  相似文献   

18.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了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了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地震谣言平息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玉祥 《灾害学》2000,15(1):89-91
对福建省沿海地区 1999年“9· 2 6”地震谣言的来因、传播过程及平息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地震谣言平息后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直接灾害是山区震灾的主要方面,但有时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及水灾等次生灾害也会大于直接灾害。由于山区交通闭塞、通讯困难、经济和文化欠发达,这给地震的预测预防、抗震救灾带来了特殊的困难。因此,必需建立和制定以自救互救为基础的适用于山区特点的体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