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最近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口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口金矿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以断裂角砾岩型为主。上寒武统—下奥陶统西阳山组泥质灰岩、下奥陶统印渚埠组泥岩是控制金矿的地层,NW向张性断裂是最主要的容矿构造。石口金矿NW向断裂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该金矿的发现为钦杭成矿带金矿找矿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可进一步扩大该区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金矿的普查与勘探都极为重视。世界上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中隐伏的热液型金矿是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直接找到露头矿的机会越来越小,因而迫切需要发展行之有效的找矿新技术和方法。找矿矿物学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富水金矿带区域地质、金矿带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属中、低温渗滤热卤水型金矿-卡林型金矿,金为微细粒浸染型金,肉眼甚至一般光学显微镜中均不可见.作者根据本区金矿体的分布及赋存情况,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分布,对金矿带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 ,卡林型金矿曾被当作典型层控矿床。但近年来在美国卡林型金矿带的一系列找矿新进展说明 ,地层对于成矿的意义不如构造和深源的成矿流体。对于第三纪热点活动、岩浆作用及卡林型金矿形成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 ,为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滇黔桂、陕甘川等卡林型金矿集中区在许多方面可与美国卡林型金矿对比 ,在找矿方面也应打破单一沿层找矿的旧框框 ,开拓新思路 ,注意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及有岩浆或深源热液活动的部位找矿。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金的一般沉淀作用尽管太古界岩石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却提供了全世界金产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太古界绿岩带提供的金占20%(主要分布于南非、赞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年龄为27亿年的南非威特沃特斯兰盆地提供的、呈古砂矿形式产出的金占30%以上。据认为,它是太古界地体的风化产物(图1)。脉状和浸染状矿床是绿岩带金矿的主要产出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几年,在世界上一部分太古代地质学家纷纷转向元古代地质研究的同时,另一部分地质学家仍在锲而不舍地钻研太古代地质问题。在所有的太古代地质难题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绿岩带赖以形成的基底存在与否及其性质。提出该问题的原因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绿岩带都被后来的、大量的、多期次的花岗岩(以TTG质花岗岩为主)侵入穿切和包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对早前寒式纪地质,特别是对这个时期特征的绿岩带与活动带的杂岩体的兴趣日益增长。一系列的有关会议及刊出的论文可作见证。在本国文献中普遍出现了“绿岩带”和“活动带”术语和概念。但在很多论文中这些术语的解释与国外文献中的根本不同,而在某些情况下又将“绿岩带”与“绿岩系”、“带”与“拗陷、“活动带”与“变质带”等分别等同起来。必须指出,“绿岩带”这个术语除了具有大地构造的意义外,还具有相当重要的成矿意义。考虑到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玲珑金矿田,采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黄金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引起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加强对成矿规律、控矿构造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打开了玲珑金矿田深部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龙王江锑砷金矿带位于湘西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西南侧,赋存于板溪群浅变质岩系中,主要为与剪切带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标志可作为成矿预测和找矿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现在知道在罗德西亚克拉通存在着不同年龄的花岗岩-绿岩体。最老的绿岩带残余构成了塞巴克群,根据各种花岗岩和片麻岩提供的证据,其最小年龄为35亿年左右。更广泛的主要绿岩带包括布拉瓦群和沙姆瓦群(表)。布拉瓦群中的一个不整合将其再分为下部绿岩带(?~29亿年)和上部绿岩带,它与上复的沙姆瓦群都为27亿年。两套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 太古界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化每年可提供大约200t金。现在世界金年产量大约为1300t。 太古界金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古砂矿和条带状铁建造,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与石英脉伴生的后生矿化。 在空间上与太古界绿岩有密切关系的含金石英脉,已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产出。例如南非的巴伯顿山地、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矿区的戈尔登迈尔以及加拿大苏必利尔构造省的阿比蒂比绿岩带。 直至约25年前,人们乐于用来解释金矿脉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讨论早前寒武纪花岗绿岩区问题时,不仅绿岩带,而且其基底在地质学、岩石学和地质年代学方面的问题,均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这不难理解,因为原始陆壳的成分、结构和形成等问题,都属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学中最有争议的关键问题。关于绿岩带具有硅铝质基底的概念,得到了愈来愈多的研究者的赞同。此概念是基于地质观察的结果而形成的,并得到了近年来放射性年代学的专门研究的证实。不久以前还盛行着另一种假说,即认为绿岩带的  相似文献   

13.
安徽天井山金矿区韩家岩体成因与成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家岩体与天井山金矿空间上密切相关。对韩家岩体的成因存在不同看法:依据"斑状"外貌,有人主张是燕山期花岗斑岩;依据隐约可见的片麻状构造,有人认为是晋宁期灵山岩体。鉴于其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韩家岩体是由灵山岩体蚀变而成的绢英岩。天井山金矿中的金多以自然金形式产于石英大脉的晚期裂隙中,并与石英-绢云母-含铁碳酸盐-硫化物细脉共生。研究表明,这些裂隙与绢英岩体顶部的石英网脉带贯通,两者具有相同蚀变矿物组合和流体来源。据此,本文认为与绢英岩化有关的岩浆-构造-蚀变作用是天井山金矿的核心成矿事件。由于韩家绢英岩体具有区域尺度的找矿标志,这对天井山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尤德地体”位于闽中裂谷带南端 ,与紫金山金矿处于同一成矿带。在“尤德地体”中 ,目前已发现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和侏罗系长林组、南园组 ,火山岩中均存在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矿床。区域构造、地层含矿性、物化探重砂异常等表明其找矿前景很好。找矿工作重点应紧扣层控矿床 ,大断裂带 ,斑岩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对西澳大利亚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因达尔古达湖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和沉积黄铁矿矿化进行了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地质学研究。根据所得到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可得出下列结论: (1)在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的莫尔兰建造,是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的最有利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正> 就世界范围来讲,在低级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太古代花岗岩类之间,常常可以分出两个广泛的组合:(1)钠质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合(如明尼苏达佛米利昂绿岩带中的萨加纳加英云闪长岩,南非巴比顿山地的开普河谷、尼尔索兹-斯托尔兹堡-堤斯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盱眙金矿化带位于古桑乡石牛山-小团山一带,根据土壤和基岩的化探资料,确定了6个金异常点;通过1:1万地质草测,确定了区内矿化带的空间分布、规模和产状.金矿化主要与南北向断裂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金矿化可分两类:一是破碎蚀变岩型,二是侵入接触带型.前者是在地层间的平缓碎裂岩和糜棱岩带,具泥化或红土化现象;后者系岩体与地层接触,形成硫化物或铁帽.盱眙一带金矿找矿前景以断裂附近的岩浆岩体侵入接触带为好.  相似文献   

18.
同古金矿已有较长的民采历史。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开采揭车出的地质现象,从地层、构造、石英脉地质特征、矿石组分、金的富集和产出特征、成矿温度,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对以往工作没有揭露但对矿床有着重要控制作用的、新发现的剪切破碎带Fx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本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和新的富矿体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海南岛抱板—土外山金矿区是目前在海南岛发现的较大的金矿区,而且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但由于发现的时间短,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找矿,提高对海南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特选择该区金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1.地质概况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抱板群混合岩及变质岩。抱板群是原抱板群和原旧村岭群的通称,为经历不同程度变质作用的同一套地层;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遥感技术具有其广泛而明确的应用目的。金矿资源的遥感调查,是将遥感技术直接用于黄金找矿。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性新淘金热的兴起,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黄金找矿方面开始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成果,甚至安排了一些带基础性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发展遥感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