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时间驾驶汽车有较高的肥胖风险有些司机过于依赖汽车,只要是能开车去的地方一步都懒得走,人到哪儿车就开到哪儿。根据一项驾驶时间与肥胖症关联性的新研究指出,每花30分钟在驾驶汽车上,可能增加3%变胖的风险。居住在商店和商圈附近、徒步易达闹区范围的人,比需要开车才能到达者,变胖的风险低了7%。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市汽车运输四场的展览会上挂着一张老工人的照片。他胸佩奖章、精神矍铄,这就是这个场的汽车驾驶员、安全标兵祁和坤。老祁安全行车30年,从没出过责任事故。他从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起,9次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 开好安全车 老祁自1952年担任汽车驾驶员以来,始终把全部精力用在搞好安全驾驶上,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安全行车规律。他订阅了《汽车运输》、《汽车技术》几种杂志,认真学习车辆构造和行车故障排除等知识。上下班乘公共汽车,他注意观察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工休时间也常站在熙熙攘攘的马路旁观察车辆行驶和行人走…  相似文献   

3.
保险司机     
在鞍钢汽车公司一队人们称朝鲜 族工人金福浩是“保险司机”。这个绰 号对金师傅确是当之无愧。他开汽车 已经32个年头了,安全行车112万公 里,被命名为辽宁省、鞍山市和鞍钢 的安全行车标兵。 金福浩1948年从丹东来到鞍钢, 他深知作个汽车司机,就得时刻把安 全行车挂在心上。他多年来养成了一 个习惯,每天工作完了,都要把当天 开车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哪些路段开得急?哪些地方出现过险 情?哪些自己处理得当?哪些还需要 改进?久而久之,他积累了许多安全 行车的经验。如:对面行车,礼让 “三先”;交叉路口,观看两面;遇见 小孩,防止…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室内,既可以听广播,也可放磁带和光碟,这为调剂司机的驾驶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短途行驶,尚无所谓,长途行驶在异地他乡,荒郊僻野之处,耳边响起欣赏的曲目,使精神上减少孤寂和冷漠。  相似文献   

5.
<正>预防重大事故,必须预防轻微事故;预防轻微交通事故,必须消除日常驾车的不安全行为。2016年6月1日起,部分省市新增汽车类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增加防御性驾驶技术内容,全面应用计算机评判和人工评判相结合的考试模式,至今已超过一年。防御性驾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早先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简单概括,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种名为“保姆司机”的服务在苏州兴起。推出该项服务的苏州七彩阳光汽车俱乐部可为车主提供24小时服务。当车主因故而不能驾驶时,只要拨打他们的热线,或  相似文献   

7.
周保军,同行们都对这个安徽大汉的驾驶技术无不发自内心的赞叹。凭借六年安全行车2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次事故,摘下了“红旗车驾驶员”的桂冠。入伍来到部队,他就与汽车结了缘。他清醒地认识到,驾驶技术练得好,过得硬,就会一路畅通,平安大吉。刚开始学习期间,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学习汽车加强理论知识,反复钻研,虚心请教。在驾驶技术能训练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为如今考驾照难而苦恼时,另外一外朋友毫不隐讳地说:“有我们赵闽在,你还担心什么?”是啊,眼前的赵闽就是一位好老师。他在部队曾五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标兵,复员回来进单位也是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后来自己开出租车也是三年夺得优秀驾驶员称号。这些,都缘于他对车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为如今考驾照难而苦恼时,另外一外朋友毫不隐讳地说:“有我们赵闽在.你还担心什么?”是啊,跟前的赵闽就是一位好老师。他在部队曾五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标兵,复员回来进单位也是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后来自己开出租车也是三年夺得优秀驾驶员称号。这些,都缘于他对车的钟爱情结,他不仅爱自己的车,对朋友的车一样的形同“己出”,敝帚自珍。  相似文献   

10.
他来自北京,用业余时间创作卡通画,引导在漳州的司机朋友掌握驾驶知识,为的是让大家——曹鹏可不简单,他是漳州信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平时忙于公司事务,闲时埋头创作,画汽车驾驶知识卡通画,一画就是六七年。  相似文献   

11.
驻榕某部汽车营的林瑞山,入伍十一年,始终把青春铆在方向盘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安全行车25万公里,出色地完成演习、抗洪抢险、野外拉练等重大任务,连年被评为“红旗车驾驶标兵”、4次荣立三等功。“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是林瑞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新兵第一年,他就被送到司训队学驾驶。从此,他就决心要脚踏实地地学好专业技术,做驾驶汽车的  相似文献   

12.
人物简介:吴齐伟,1973年9月出生,1993年加入福州市公交集团公司,现任1路5223车组驾驶员。13年来,行驶里程有77万多公里。他驾驶的福州1路公交车5223车组成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他本人曾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州市高级技术人才、企业劳模、福州市十佳党员示范岗……今日,请随本刊记者走进一个普通公交车司机一天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机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机车驾驶行为链的基础上,结合双司机作业特点,构建了基于感知、判断、操作元件及模块组的单司机及双司机驾驶行为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确定单项器官元件可靠度测试与计算方法后,运用可靠性理论给出了功能模块可靠度、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模型,并对信息感知差系数、正副司机主次差系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驾驶行为可靠性测试分析方法。最后对4组16名机车司机按事故与非事故组进行分时段连续测试与可靠度计算,其结果表明,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不仅决定于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并且正副司机间的协调性密切相关,同时与作业时间呈凹函数分布。  相似文献   

14.
刘建辉开车25年,是行车120万公里无事故的模范驾驶员。经常往返于南平与厦门之间的旅客都亲切地叫他“刘师傅”。他于1980年从建阳考亭汽车培训学校毕业,在闽运建瓯货车队一干就是10年。多年开老式全挂车的经历为他驾驶技能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1990年,刘建辉调到闽运南平公司,开过货车、小客车,当过汽车教练,还开过出租车,不管在哪个岗位,他的肇事记录上一直保持着空白。1998年,闽运南平公司组建“闽北快运”车队,刘建辉从500名驾驶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快运”司机。他每天驾驶“依维柯”往返于南平武夷山之间。接手快客,刘建辉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03年4月2日,刘建辉驾驶“依维柯”满载16  相似文献   

15.
统计资料表明,汽车司机胃病多,是众所周知的。从事驾驶工作5年之内的司机,患胃病的达43%;5年以上的达65%。所患的胃病,一般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为常见。 司机发生胃病,大多由于他们经常开车在外,生活规律紊乱造成的。尤其是驾驶长途客车与货车,在开车途中,精力长时间高度集中,司机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大脑高级中枢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导致皮质下调节机能紊乱及植物性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因而胃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再者,司机长期开车…  相似文献   

16.
英国BBC有一档电视节目《面对面》中讨论,为什么汽车司机容易火气大,在驾驶过程中稍有小事就怒气大作?节目认为,因为司机长时间看不到别人的脸,特别是看不到其他同向或相向而行的司机的脸--如果像步行者一样互相看得见,路人间有些小不愉快会由细微的脸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给化解掉了,而司机则没有脸部表情与肢体语言,情绪一直处在封闭之中,逮住机会当然就得发泄一回。  相似文献   

17.
闽通长途客运司机郑钿开起车来心平气和、不愠不火,速度总是比他人慢一拍,他这慢一拍的开车习惯不但给他驾驶生涯平添了光彩,更是让乘座他车子的数以万计旅客平安到达目的地。郑钿性格稳重、较内向,从不与人争强,他用细心呵护着万千旅客的平安,对此的解释他说的很实在:“人都有私心,我只是自私地在维护自身的安全”。郑钿成了全公司的一块金字招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去年3月,他还光荣地代表公司128名一线司乘人员到永安总公司参加职代会。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构建智慧出行服务新型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已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推动自动驾驶迈向无人驾驶最高阶段,一些汽车产业强国和世界知名企业都纷纷加快了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测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的出台,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轻装"上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日前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对测  相似文献   

19.
正据Computerworld网站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自动驾驶汽车"新规则突出了对人工智能的一个明显误解。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都知道无人驾驶技术非常了不起,但它们迄今还无法在没有驾驶员坐在车内的情况下完全控制汽车。目前的"安全驾驶员"——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人,目的是防止人工智能出现故障——被淘汰,完全由人工智能来驾驶汽车只是个时间问题。加利福尼亚州刚刚批准了不设"安全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世界各国的交通部门而言,疲劳驾驶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英国的科学家日前成功研制出一种司机疲劳警报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疲劳驾驶的司机在行驶中睡觉,从而消除这一重大交通事故隐患,如今这项技术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车辆运营公司关注的焦点。司机疲劳警报系统是由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睡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