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来人类生存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寻求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以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指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本文从这方面介绍了生态环境设计的概念及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宇 《环境教育》2008,(6):41-42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注,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都极为重视,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下,环保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大量“三废”排放,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环保教育的培养是我们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一个良心工程,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高速发达的今天,"环保"从被当成一种时尚到一种生存去宣传,"环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界。似乎只是一个转身,森林变成了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艺设计不是单纯解决人类物质享受的问题,还必须顾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树立环保意识就成为现代工艺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化学课程中融入基础环境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及早地了解和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化学其实也是把"双刃剑"。让他们不仅在化学领域践行环保,同时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环保,关爱地球,也关注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可以说传统的化学是创造人类财富的伟大科学但众多化学化工过程产生的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犹如病毒一般,成为了残害人类的可怕帮凶。化学变化涉及从现代  相似文献   

6.
一、社区环境保护与妇女、妇联组织密切相关1.妇女与社区环保关系密切。环确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区环确保护与广大妇女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妇女在承担物质生产和人类繁衍任务的同时,不光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或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妇女对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非常敏感,妇女作为物质文明创造者、日常生活管理者、主要消费者及母亲的角色又决定了她们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她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社区环保做出了贡献。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文子治沙连”,就是陕西省妇女参S环确…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我国通过政策和法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四五"时期,须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充分性和均衡度两个方面提升我国区域、流域和行业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综合绩效。为此,需要发挥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的相互支持作用,促进国家立法的有效实施;中央与地方签订行政协议,调动地方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流域与区域的专门立法或者协同立法,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集成创新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按照流域与区域生态环保目标设立生态环境标准,体现生态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因地制宜性;实行"法定义务+企业承诺"履行制度,因企制宜地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国家需要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和有效实施的灵活性工作制度,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近些年,雾霾、蓝藻爆发、厄尔尼诺现象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环保是一场迫在眉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学应抓好环保启蒙教育江苏盐城教院附中顾一芹当今世界,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产品层出不穷,并日益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人们更多更准确地掌握化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则是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曲晴 《环境教育》2007,(9):29-30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更决定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现有的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果不加快调整,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愈加艰难。节能减排对我们国家长远的发展意义实在重要。形势逼人,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投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
选矿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保护环境,迫切需要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本列举了几种传统的选矿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9,(4):61-62
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协调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断地在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环保,不应该是一种经济发展之后的补偿,而是一个企业建立之初就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承担环保责任,同样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以下是在我国各个行业里环保意识较领先和突出的几个企业,我们截取了几个并将其做了个汇总,以便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蓉 《四川环境》1995,14(4):67-71
早在1983年十月北威州政府即通过了第一个决定性的环境计划。其中在1983年所列出的诸多措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全州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以生态发展优先的要求。环境保护政策也一致“单纯进行企业污染治理”,而成为力求为下一代维护自然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严格平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需求关系。同时先进的环保设备也得到迅速发展,许多的环保设计和设施在1983年以前是从未听说过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环保战线也不例外,要改革,要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对此,有的人提出:我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甚至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等等。笔者在此提出一点不同观点,与同志们讨论。一、人们对污染与治理的认识过程。人类生存在自然界,自然界的万物影响着人类,为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从自然界索取资源,将这些资源加工处理后,把有用的部分留下来,无用的部分则被丢弃到环境中。被丢弃的物质中有些是有毒有害的,进入环境之后使某些环  相似文献   

15.
孟军 《环境教育》2008,(12):23-24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培养聋生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从小培养聋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萌发热爱环境的情感;训练他们保护环境的技能,使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在聋校语文课中开展“绿色”教学、渗透环保意识作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预言书,以实证和隐喻的双重手法将影响人类根本生存前途的环保问题深刻而形象地揭示在世人面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和绿色启蒙。该书提供了理念反思和实证分析,刺激政府全面改善公共政策供给。环境公害是需要多层次、全方位介入与协作的综合治理议题,其中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构成了必要的制度装置,舍此无以应对。循此民主法治原则对公共决策程序予以优化和提升,是环境公害法律规制的基本逻辑。《寂静的春天》作为当代绿色经典依然可以给出层面众多的理念启发与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7.
蔡丽霞 《环境教育》2009,(10):41-43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纵观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环保形势不容乐观。地方、区域、全球范围的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的堆积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森林、土壤和水的破坏与丧失,牛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和耗竭等,这些问题正威胁着人类及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加剧了世界上许多地区的贫困,甚至威胁着人类后代的生存,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保护环境不只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更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0,(5):15-16
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更象征着未来。绿色不仅是实验中学的校色,其深层的含义还在于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适应 21世纪的四有新人。 一、提高师生对开展环境科学教育活动的认识是争创绿色学校的关键   众所周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人们更加关注科技、关注教育、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我们自觉地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学生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看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生存、种族延续、人类发展的大事来抓。看成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李绍凯 《环境教育》2006,(11):30-3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20.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现代工业的发展,正破坏着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采取措施以恢复其使用价值,但是在环境资源使用价值的恢复过程中,同样凝结着人类的一般劳动,从而使恢复后的环境资源成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环境价值的存在,国家就可通过经济的手段以征收排污费的方式,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恢复能力,防止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以保证社会发展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排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