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江苏地区高精度地壳形变监测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江苏地区高精度地壳形变监测网方案。旨在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实施 ,掌握江苏及其邻近区域的块体运动及块内地壳形变的现状与活动趋势 ,进而为地震预报服务 ,为省内重点工程的选址、施工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 《地壳形变与地震》是学科性的地震学术刊物。其主要任务是反映地壳形变测量学、地球重力学研究、地壳形变场和地球重力场及现代地壳运动与地震关系的科研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为我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刊登该学科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综合探索方面在理论上、实践上有一定创造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本学科观测  相似文献   

3.
<正> 地表形变是地壳运动的表层反映,一般受大区构造背景的控制,也与特定的地区性构造有关。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长期作用并延续至今的结果。其在长周期大面积形变图上的表现是山区的上升和平原区的下降。地貌和形变图的一致即表明了地壳形变的继承性发展,这一格局被称为现今地壳形变的大趋势(简称形变大势)。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地震预报为例,应用攻关研究中评价地震预报效能的办法来定量分析地震预报的能力。同时,阐述了地震预报的某些科学问题,如地震观测的间接性和异常的离散性,难以区别的地壳变动异常和地震异常,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以及地震的混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考古、地壳形变和地震等资料,对茅山断裂带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继承性、差异性(分段性)、间歇性(周期性)以及以张、压交替运动方式为特征。现代构造运动以现代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且具有距现代时间越近,垂直位移速率越大的趋势。最后,探讨了茅山断裂带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而设计的灰色动态滤波,是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分析中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在趋势背景上有效地突出地震前后的短期异常。本文介绍了这种滤波方法的机理和步骤,并用微机应用程序对地壳形变学科方面的资料进行处理研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地震局形变学科组首席专家张晶、闻学泽、祝意青研究员来到河源新丰江水准测量站指导工作,对台站观测数据的分析做出了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提高了台站预报分析人员的应用分析能力。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研究员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为代前言,系统地回顾了茅山地区地震地质研究的发展历史,数列了前人在这一地区所作的重要贡献及其成果,重点包括:茅山断裂带的延伸,活动性,地震构造,应力场等几个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这一地区的古地震研究,震害地质,宏观地面运动,历史地震活动及现今地壳形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地震前兆研究概况日本地震预报的研究和观测,最早只有大地测量、验潮、重力、地磁、地震活动、地形变等项目.日本地震预报第二个计划(1969-1973年),尤其是第三个计划(1974-1978年)期间,观测项目有很多增加(表1).地震观测分三类,即全国性观测、指定地区的强化观测和集中观测.在预报地震方面,又将地震前兆分为长期、中期和短临三个阶段,并以此把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研究地震预报,给出了地震预报灰色模型和东南沿海泉汕地震带西南段的应用实例。初步表明,这种方法在中长期预报中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年来在加卸响应比理论应用于中期地震预报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为大震震例检验、地震平静区的强烈反差、国外典型震例、互补与超前现象以及地震预测的尝试。展望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13.
GIS在震后应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震后应急反应是减轻震害的关键措施之一。震后应急的基础在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借助于这个系统,可以解决以往应急反应中存在的资料分散、资料更新慢、管理费用大以及大量信息难以提取、查询和使用等问题。GIS与震后应急反应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测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长期探索方能最终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三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地震预测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多学科协作配合和相互渗透,尽量采用高新技术,继续强化对地震前兆的监测,拓宽对地震前兆的搜索范围,并在观测与实验的基础上,构制自由度较小的、定量的物理模式进行模拟、反复验证,可望逐渐地、然而实效上可能会是较快地阐明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内在联系,实现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5.
震害预测空间数据的更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震害预测空间数据具有图多面广和二次生产数据的特点,数据更新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指出我国空间数据封闭式管理方式是导致其数据类型和格式不一致、坐标系统不一致、比例尺不一致的原因,震害预测空间数据更新的困难是没有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城市电子地图不能共享及标准不统一、与基础属性数据脱节、震害预测分析程序未实现模块化嵌入、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管理跟不上等因素所致。提出了震害预测空间数据的更新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城市信息共享、预测结果数据的更新、建立数据编码对照表、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数据更新机制等,并详细介绍了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演示系统是江苏省地震局 “九五” 重点课题──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集成了测震数据库及测震学预报软件(CAPSEIS)、 前兆数据库及前兆学预报软件(JSOMEN)、 强震中短期预报动态图像系统、 台站基础信息数据库、 地震烈度分布计算等软件系统,一旦出现震情时可以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常用的基础资料,震情分析判断工具和震害快速预测等。 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对基础图件和基础资料信息等系统数据库整理所做的工作,同时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杜兴信 《灾害学》1991,6(2):12-16
近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不仅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减灾信息,有待我们去开发。综合观测、综合分析和综合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华东地区(29°~35 .5°N,115°~125°E)1970 年以来14 次MS≥5.0 和5 次MS≥4.6 地震的诱发前震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诱发前震在华东地区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可以作为本区中期预报尤其是发震地点预报的判据之一。同时对本区诱发前震预报参数进行多种优化组合,给出了适合本区的诱发前震预报参数,并对未来中强震进行了尝试性预报。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CN算法研究了我国近期大陆东部和西部南北带及邻近区域共23次强震前的TIP,即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18次强震发生在被判定的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的TIP内。TIP警戒约占总研究时空域的30%,获得了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测效果。表明CN算法可作为强震中期预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是我国仅次于测震网的第二大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它的建成与运转,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与浓厚的兴趣,其原因不仅是由于此网建设投资少,建成快、成效大而被国家地震局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它的建设思想充分总结了我国经验,扬长避短,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创新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列出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主要的五大科学创新:"自身放大"观念、"灵敏点"观念、"有效层"观念、"地壳放气"观念与"微动态"观念等.这些新观念组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它将拓宽人们的认识,并将地下水领域的研究引向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