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热塑性板材被点火源引燃后向四周火蔓延的行为特征,针对不同倾角的方形挤塑聚苯乙烯(XPS)泡沫板材,开展中心引燃后火焰向不同方向蔓延燃烧的试验,分析火蔓延状态、火蔓延速度和内部温度场随倾斜角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XPS材料在受热时产生的收缩行为导致上方预热区接收热量变化,使得倾斜角度大的板材向上火蔓延更困难;当发生向上火蔓延时,蔓延速度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且速度远大于横向和向下火蔓延速度;向下火蔓延速度随倾斜角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横向火蔓延受板材倾角影响较小;当材料受热时温升剧烈,则易形成材料向该点处火蔓延,反之,材料受热出现显著收缩而温升较慢,则易熄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双火源火焰迁移规律,在不同间距(0.5cm~8cm)的情况下,进行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系列实验。研究发现:火蔓延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均随间距先上升后缓慢下降;在竖直方向实验中,火蔓延速率极值点右偏移于质量损失极值点。基于双火源条件下所得到的热解区传热系数,计算出火蔓延速率,进而分析火蔓延速率计算式中对流项和辐射项,得出火蔓延速率随间距的变化主要受控于传热系数。依据此结论解释了火蔓延速率和质量损失趋势相似但两者极值点偏移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航空燃油储运安全和机场消防安全,设计并搭建航空燃油流淌火试验平台,以航空煤油(JP4)为试验燃料,根据蠕动泵转速选取4种不同泄漏速率,开展航空煤油流淌火试验研究。试验中记录航空煤油流淌火的火焰前沿位置、燃烧面积、蔓延速率等典型特征参数,并对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分析典型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航空煤油流淌火的稳定线燃烧速率为3.71×10-5m/s,初始蔓延速率随泄漏速率的增加率约5.5 mm/s。航空煤油流淌火的典型特征参数均与泄漏速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符合ISO 9705标准的试验台上,选取4种不同厚度的杉木板开展全尺寸试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热解前锋蔓延速率,即壁面垂直向上火蔓延速率.结果表明,垂直向上火蔓延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点燃阶段、过渡阶段和发展阶段.点燃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40~120 s,过渡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200~300 s,发展阶段的开始时间与木板厚度明显成线性关系,木板厚度越大,发展阶段开始得越晚.点燃阶段火蔓延速率加速增长,且与材料厚度不呈线性关系;过渡阶段火蔓延速率负增长;发展阶段火蔓延速率加速增长,且与材料厚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一种判定多火源等间距阵列燃烧时火源参与火焰融合程度的判据,基于多火源等间距阵列燃烧试验,获得n×n(n取3~7)阵列各火源层在不同火源间距条件下的无量纲平均燃烧速率,采用自定义拟合的方法,拟合出各火源层的无量纲平均燃烧速率随无量纲火源间距的变化曲线,将所得拟合曲线与火源参与火焰融合的临界值曲线相交,便可得到各火源层的临界无量纲火源间距值。分析该值,发现其与火源层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此线性直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从而,获得一种应用无量纲火源间距判定阵列火源参与火焰融合程度的简易判据。  相似文献   

6.
非稳态火源热释放速率等效合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源热释放速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火灾数值模拟与仿真的准确性.为研究多火源作用下的火灾热释放速率,通过对非稳态火源引起火灾的火势蔓延情况进行迭代分析,结合热辐射点燃机理,对单一火源引发其他可燃物共同燃烧的火灾建立了热释放速率等效合成模型,并通过对某型飞机客舱ULD内货物进行实例分析来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等效合成模型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受初始火源位置、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及其摆放位置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耦合燃烧作用对固体可燃物火蔓延的影响,开展基于燃烧相互作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相向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宽度PMMA板进行相向火蔓延实验,获取火焰图像、温度场、质量损失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分析相向火蔓延的过程特点与燃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向火蔓延过程中存在4个典型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相对稳定阶段、相互作用阶段、融合燃尽阶段;PMMA板宽度对相向火蔓延燃烧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体现在热解区长度、相对稳定状态维持时间、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变化上。研究结果可为建筑物保温材料的火灾预防抑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风条件对热塑性材料燃烧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塑性材料燃烧过程中,固体壁面火和液体油池火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为了研究通风条件对受限空间内热塑性材料熔融流动燃烧行为的影响,选择5 mm厚的聚丙烯板材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种不同的通风条件,在ISO 9705标准燃烧室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尺寸燃烧试验.试验过程中测量了热释放速率、CO体积分数以及温度场等火灾动力学参数.考虑到通风口宽度变化与高度变化的区别,引入了通风口位置高度的无量纲因子.结果表明,通风条件对热塑性材料的火灾规模有一定影响,并且通风口高度变化的影响比宽度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燃烧过程中,热释放速率峰值与修正后的通风因子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点火源引燃的上坡火蔓延实验,用刨花丝为燃料,研究不同坡度角对火蔓延速率、火线夹角、火焰长度、火焰倾斜角等的影响规律,并简要分析了火焰对火前未燃燃料的辐射传热。发现平坡条件下会形成圆形火线,而坡度条件下会形成泪滴状的火线。当坡度角高于20°时,上坡火蔓延速率随坡度的增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外墙保温材料具体的工程参数为依据,对挤塑型聚苯乙烯(XPS)、膨胀型聚苯乙烯(EPS)和聚氨酯(PU)三种材料的燃烧参数进行设定,设定火源为从窗口喷射而出的火焰,运用FD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经过模拟发现:外墙保温材料在竖向燃烧中,火焰前锋高度呈现抛物线式增长,y=at2+bt+c,前期增长迅速,后期逐渐平稳。火焰前锋速度按照线性变化,vp=αt+β。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火焰前锋速度平稳的降低。XPS板导热系数最好,各测点的温度上升最慢,EPS板蓄热系数最好,所以其温度曲线最为平稳。  相似文献   

11.
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是人身、设备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脱硫系统的具体实际,对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一定的设计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我国消防综合类标准的发展方向,分别从消防术语标准、消防基础分类标准和消防标识标准3个方面对我国和国际消防标准化组织、美国消防标准研究机构和协会发布的消防基础标准共29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防术语标准化程度较高,但术语标准体系构成方式不合理;我国的火灾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和欧盟标准一致性程度较高;我国消防标识标准化程度不及美国,而且部分标准发布年代较早,已不能满足当前消防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议对我国消防基础术语和专业术语标准进行整合和修订,且采用唯一标准编号的系列标准构成方式;建议参考美国标准修订消防标识类标准,增加的必要的消防安全标识,补充新型消防设备和设施的标识。  相似文献   

13.
火灾发生起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是目前评价一个地区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以火灾发生的4项指标来评定消防工作成效的高低已显得不合理.分析了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对比了经济发展与火灾多发的关系,参考了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火灾形势评价指标,提出了我国应建立每10万人口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每万亿元GDP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与GDP的比例,每10万人口火灾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的火灾评价体系,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成效,为各级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火灾荷载的选取是设计火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火灾风险评估科学可靠的关键因素。火灾荷载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火灾荷载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全国各地23家KTV娱乐场所的349个包间进行调查,统计出KTV包间可燃物种类、质量情况以及不同可燃物所占质量比。并且,通过调查得出KTV包间的面积情况。对所调查的349个包间的火灾荷载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该类场所火灾荷载密度、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数据,为火灾风险评估中火灾场景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气设备火灾的特点与扑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电气设备火灾的特点与扑救方法,并提出火灾扑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6.26”呼中夏季雷击山火的特点、规律,结合扑救工作分析了灭火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个人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旋 《安全》2020,(2):1-6,I0003
科技是推动消防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消防科研机构布局、消防科技成就与前沿热点、消防科技标准化等方面阐述我国消防科技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消防科技当前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消防科技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定制消防、智慧消防和绿色消防的理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中国森林防火研究与管理现状,分析了森林防火与城市消防在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6个方面的借鉴作用:(1)建筑防火分区方法和技术对森林防火分区及隔离带建设技术的借鉴作用;(2)耐火等级思想对降低森林燃烧性的借鉴作用;(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对森林防火设计的借鉴作用;(4)标准体系建设的借鉴作用;(5)建筑避难层(间)对林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的借鉴作用;(6)城市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对森林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厢纵火模拟试验火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人为恐怖袭击行为情况下,采用地铁车厢实体模型研究了地铁车厢在纵火情况下的火灾场景特性,得出了地铁车厢在模拟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浓度、温度、烟密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节车厢最大热释放速率为5MW左右,如果两侧沙发同时引燃,其最大热释放速率可达10MW。在纵火试验中,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速度明显较快,燃烧较猛烈,高峰瞬时释放出的CO、CO2浓度及试验过程中的总浓度明显较高;NO、SO2、HCN集中在瞬间释放出来而造成瞬时浓度较高。烟气主流是沿着而不贴着屋顶向外蔓延的。因此火灾危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20.
林火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是森林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在林火发生、发展过程中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会产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随着林火严重程度的不同产生或增或减的趋势。综述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林火对森林土壤的研究报道或成果,将对林业生产及林火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