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发生时,很多在野三坡、十渡等旅游风景区的游客和经营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如此严重。结果,突如其来的暴雨和次生灾害,将上千名游客困住,很多旅游场所瞬间被冲毁。记者前不久在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了解到,矿区潜在泥石流危害、旅游区地质灾害隐患、山区道路沿线和工程建设地段地质灾害,已成为北京市面临的三大地灾隐患。而旅游风景区地灾防治,最受  相似文献   

2.
谢丹  朱伟 《安全》2014,(7):22-2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暴雨灾害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随之增大。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突发暴雨灾害情景,划分暴雨灾害危机事件单元,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暴雨灾害后果以及暴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城市突发暴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降低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利用衡阳市2006年山洪灾情数据,引入综合灾情指数对湖南省衡阳市山洪灾害进行综合灾情损失评估,得出耒阳市的综合灾情指数最大;灾情重的直接原因是暴雨大,水位短时间上升快。同时,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放大了灾情;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意识淡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以及减灾措施不当也加剧了山洪灾情。为此,要通过加强工程建设与山洪灾害危险性宣传来提高农村抗灾能力,达到安全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地震-暴雨典型复合灾害情景下避难疏散的不确定性,开展避难疏散风险评估研究。首先,基于我国避难疏散体系规划特征,提出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城市避难疏散风险控制目标;其次,考虑避难疏散时间的不确定性,结合地震-暴雨复合灾害避难疏散特点,建立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快速评估模型;然后,考虑不同避难需求点风险接受程度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城市规划用地特征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系数;最后,考虑以上避难疏散过程的不确定性特征,采用优化算法计算最大覆盖应急设施选址决策模型,构建基于地震-暴雨复合灾害避难疏散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某北方城市防灾疏散责任区为实证对象,探讨多风险控制目标与多规划方案组合下的风险情况,提出该防灾疏散责任区的最小疏散风险避难场所规划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为实际地评估地震-暴雨复合灾害情景下避难疏散风险,实现不确定因素的量化分析,达到风险评估和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七二一"北京暴雨倾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都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北京精神",北京这座城市在暴雨中显示出了真正的美丽。但从另一方面讲,是灾害就需要城市有强大的应急能力和完备的应急机制。正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所说,面对61年来最大强降雨,北京市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全力抢险。正是应急机制使北京抗灾工作全面有序。但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救灾中很多不协调、不完备的细  相似文献   

6.
火灾、爆炸、洪水、暴风、暴雨、塌陷、盗窃等各种各样的灾害事故随时随地威胁着企业的安全,风险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灾害事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很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对此,社会、行业、企业都在防灾防损方面做着大量的努力,而企业的安全防范工作每年需要花费很大的人、  相似文献   

7.
“七二一”北京暴雨倾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都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北京精神”,北京这座城市在暴雨中显示出了真正的美丽。但从另一方面讲,是灾害就需要城市有强大的应急能力和完备的应急机制。正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所说,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村镇应急避难场所面临暴雨灾害时的风险问题,基于故障树和置信规则库推理方法,提出暴雨灾害链和村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破坏链相结合的场所避难功能失效风险诊断模型。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推理灾害节点变量,通过故障树描述灾害链,运用关联规则从历史灾害数据中挖掘规则,建立置信规则库系统,构建村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失效风险诊断模型,并以四川省某寄宿制学校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不同证据组合下村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失效风险的诊断推理;实例的模型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证实该模型能够科学地诊断村镇应急避难场所面临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时存在的风险,可为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和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面对暴雨带来的灾害,各级政府调集了一切力量进行救灾。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判断施工现场在突降暴雨情况下的安全状态,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Bayesian Best Worst Method, BBWM)和云模型方法,提出暴雨灾害下的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评价模型,以确定施工现场在遭受暴雨灾害时的风险等级。该模型利用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和灾害系统理论,在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4方面的基础上,构建18个风险因素的施工现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某施工现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施工现场的减灾能力抵御性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做好现场减灾应对措施对灾害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案例项目的评价结果处于一般风险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9月22日第19号强台风"天兔"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受其影响,广东省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因灾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228.29亿元。灾害给广东省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6年广东五月份接连发生历史同期所罕见的风雨灾害,2008年1月下旬遭受到冰冻灾害侵袭,2010年台风"凡亚比"造成茂名严重的暴雨山洪灾害,2011年先后遭遇强冷空气、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干旱以及台风"莎莉嘉""海马""洛坦""南玛都""纳沙""尼格"等23次气象灾害。每年广东省遭受的台风、暴雨、干旱等  相似文献   

12.
景区交通安全是旅游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长白山旅游得到飞速发展,入区游客激增。旅游高峰期,车路运载压力加大,如何做好旅游景区的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政府重视  相似文献   

13.
时值五一小长假,旅游旺季即将来临,本刊刊载了旅游安全小常识,提醒广大游客在旅游期间要保持高度的自我保护和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注意旅游安全。  相似文献   

14.
航空运输易受多种外部因素干扰,评估不同情景下航线网络的运行水平对有效减轻外部干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分别构建国内3家航空公司(A、Z、M)无向加权航线网络。基于网络拓扑结构,进一步考虑空间灾害影响,利用加权度中心性、加权介数中心性和机场灾害风险度识别重要节点,并设计随机、蓄意和自然灾害3种灾害情景,借助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评估航线网络抗毁性。结果表明:3家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对随机灾害具有较强的抗毁性,而对蓄意灾害表现出脆弱性;其中,基于加权介数中心性的蓄意灾害对航线网络的破坏性最大,且蓄意灾害下Z航线网络更容易瘫痪;暴雨对3家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破坏力大于沙尘暴大于随机灾害,且自然灾害下M航线网络更容易瘫痪。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十·一"旅游黄金周将至,为了让泉州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秩序井然、舒心愉快的假期,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泉州市以"安全、质量、效益"为宗旨,在市安监局、交通局、卫生局、消防支队的配合下,对本市的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等100多家旅游企事业进行黄金周旅游安全大检查,以确保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地保证游客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几个字概括过去的这个长假,那就是"挤"、"堵"、"贵"、"累"。尽管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人流过于密集,花钱买罪受,使得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下降。这个长假需要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实在很多。而如何创新旅游消费的形式,促进旅游消费升级,以此来分流游客过度扎堆风景名胜区的尴尬,尤须重视。风景名胜区吸引游客有历史和文化的情结,有其不可替代性。但出现今年这样密集的人流,不仅不利于名胜保护,也  相似文献   

17.
眼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旅游旺季。然而,不断发生的大巴交通安全事故,特别是大巴爆胎失控、司机驾前吸毒、“黑大巴"滥竽充数等行业怪相被一一曝光,更是让游客出行的心理压力骤然增加,给旅游市场蒙上了阴影。规范旅游行业,加强行业队伍,尤其是司机的安全监管,教会游客在旅行中保护自己,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堂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6月28日启动首批赴台个人旅游试点以来,北京、上海和厦门三城市已有超过5.7万名游客通过个人旅游形式,踏上宝岛的自助之旅。在两岸各界积极推动下,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满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便利化和多样化需求,经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  相似文献   

19.
<正>大热天里,谁不想找个凉快地方呆着啊!这不,南方的持续高温,无意中催热了吉林市的旅游市场。吉林市江河众多、湖泊塘坝星罗棋布,尤其松花湖周边、松花江两岸历来都是避暑消夏的胜地,像松花湖一日游、朱雀山一日游,以及周边一些地区的旅游线路,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尤以农家乐、漂流、涉水游、山林游等项目最受游客青睐。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2日,井冈山杜鹃山景区索道有一轿厢在运行中因机械故障松落,1名游客被甩出箱外不幸遇难,另有4人受伤,伤员暂无生命危险。由于索道停运,致使219名游客滞留在索道轿厢内。井冈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据了解,12日是第五届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开幕的时间,4月12日至13日,井冈山景区对前来游玩的旅客免门票费,上山的游客较往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