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研究大量地热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秦皇岛地区存在以断裂构造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地下热水,区内地下热水的赋存受区域构造、断裂活动、盖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热资源分布及热储特征,提出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优先考虑的方向:抚宁县温泉堡、北戴河机场、卢龙县刘田各庄乡赵官庄、黄金海岸及北戴河新城七里海团组。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水被广泛开发利用。地下热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在高矿化热水上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和局部地区水温逐年下降。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制订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改进落后的成井工艺,由专业队伍施工水井,采取必要措施切断冷热水的水力联系;在高矿化热水井附近打回灌井,阻止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华北平原分布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地下热水矿床;赋存于石灰岩地层形成的地质构造凸起部位的地下热水富水性好,井产水量大,自喷能力强,水质好,矿化度低,温度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华北平原地下热水的热源与第三纪侵入的火成岩无关。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是山区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经过较大的构造断裂带和碳酸盐岩地层岩溶溶洞、断裂裂隙深循环以后形成的。地下热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水循环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地下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水分布的地理位置优越,呈长条带状展布,纵贯市区中心,而且水温高、水量大、水质好、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此外,以市区为中心,周围30km 内发现有隐伏地热异常点,这对石油、煤炭等矿产能源资源贫乏的福州市更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山东省商河县地热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对商河县基础条件、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商河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以期对商河县地热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使其实现良性循环、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安徽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论述;把地下水分为地下热水、饮用矿泉水和一般地下水.该文进一步展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开发性农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地热资源丰富,分布点多、面广。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本省自然资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989年笔者参加了福建省科技示范乡综合规划的研究工作,对连江县潘渡乡贵安的地热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贵安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秦皇岛地热能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地区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相应的地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了地热能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地热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前景分析,制定了地热能综合梯级利用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ZI世纪.人类面临能源和环境两大重要课题。寻求和利用洁净的新能源是发展能源的必然趋势。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比较有希望的~种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我国从7O年代开始治地热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并已经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开采。实践证明.我国地热资源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他热能资源是指包含在地下某一深度以内的、技术上开发可行、经济上开发合算的地热能。我国已探明的地热田有45个·蕴藏的地热资源能量相当于4478乙吨标准煤。如西藏羊八井地热田,SO年代初对B继建成南北两个电厂,目前地热发电装…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许多人把地下热水与煤、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作了对比,认为地下热水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采、成本低廉、清洁干净,并可直接利用等独特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因此,目前对地下热水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地下热水中的热能或化学成分。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勘探、开发和利用地下热水。据报道,北京亚运会主会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隆化县茅荆坝地热资源丰富,受断裂构造控制,属隐伏基岩裂隙、松散岩孔隙型热储,水温最高可达90℃,地温可达30~40℃,水量充足,水中含有多种医用保健化学成分,但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着项目单一、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地热综合利用和地热梯级利用的开发利用模式,即多目的利用、按不同温度逐级利用,加强科学管理,采取限量打井,限制开采。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状况,提出了"政策统一、市场运作、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地热资源开发战略,并对战略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兵 《四川环境》1995,14(3):21-25
本文探讨了四川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方向;(1)以资源化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创泡中草药;(2)以地道药材为优势,建立稳定的药材基地(3)以综合利用为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的数量和质量;(4)以资源保护为前景,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文  相似文献   

14.
舟山群岛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本文分析了舟山海域资源特征、优势及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对岛屿资源、海洋资源、港口航道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科学与合理的建议,以提高舟山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促进海岛区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综合开发胶东半岛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温泉属中低温对流型水热系统,温泉受构造控制,地热资源量有限,但作为辅助能源和多用途的高温水资源,有重大的开发意义。根据该区地热资源特征和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笔者提出了四点综合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的非传统性开发是一个新的概念,包括非传统资源的开发和传统资源的非传统利用途径的开发两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非传统性开发的重大意义是: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开发的范围,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或一个省特有、珍稀自然资源的优势,增强竞争地位和能力;丰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增加科学积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本文还着重讨论了自然资源非传统性开发的准备工作,非传统资源开发的实例和传统资源的非传统利用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长庆油田作业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庆油田石油开发过程中的井场措施作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应用现状和管理制度,并对下一步节水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技术引领和管理创新,促进石油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沱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由于流域内水资源贫乏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枯水期中下游区无法保证水资源的需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沱江水质污染将日趋严重致使枯水期有限的水资源变成不能使用的污水。因此,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沱江水质保护规划。在水目标、水污染控制最优方案、总量控制标准、流域水质保护区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中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着手,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求得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rastic decrease in fossil resources and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the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has been strongly advocated. The combination of heat, power, and cold utility generation is commonly used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cascade utilization system of waste geothermal water (ICUWGW) from a flash geothermal power plant in China is established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eothermal water. The waste geothermal water leaving the power plant is proposed for further use in cascade for two-stage LiBr/H2O absorption coo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drying, and residential bathing. Twelve candidate temperature schemes showing different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s of every subsystem are proposed for the ICUWGW. Several criteria are selected for the evaluation and screening of the candidate scheme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ncorporat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conducted to screen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scheme for the ICUWGW to meet the comprehensive criteria of thermodynamics and economic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scheme featur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nergy efficiency, exergy efficiency, and equivalen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geothermal power plant. The investment payback time of the additional subsystems for cooling, drying, and bathing is 1.85 years. Exergy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urther optim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optimal ICUWGW.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pri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ICUWGW is also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