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了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4个流行区域及其环境特征,揭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研究了不同氟中毒病区氟从外环境到人体的传输途径及其剂量-效应关系.选择氟斑牙检出率5%作为病区划分标准,确定了不同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为氟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环境流行病学起源于对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研究,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相继出现,为了查明病因,各国广泛开展了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其目的是要揭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潜在的和远期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地方性氟中毒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末由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在镇雄县调查证实但限于当时条件,对氟的来源未能定论,1982年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布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调查,现将近几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防治结果介绍于后。 1 病区类型及分布 1.1 在病情重、有代表性的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通过定期定点采集饮水、空气、粮菜、土壤、煤炭、尿等3千多份样品作氟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4.
清江干流梯级开发水利工程集防洪、发电、供水、灌溉、旅游为一体,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鄂西自治州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将产生一定影响。现以清江干流梯极开发的重点一姚家坪水电枢纽对库区思施市沐抚区的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影响为例,进行探讨性分析。清江上游目前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化学性污染主要来自本地区燃烧高硫、高氧、高硒的石煤。碘在该区域环境本底中含量较低。恩施市沐抚区是著名的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包括克汀病)、地方性硒中毒和缺硒性病症流行区。1工程对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影…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环境氟水平与砖茶型氟中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进  赵燕  刘箭卫 《环境科学》2002,23(6):97-100
为探讨西藏儿童与砖茶型氟中毒的关系,以拉萨为中点,藏北那曲为北部点,定日县为南部点,对这3个地区的土壤、燃料、水源和主要食物进行了氟含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摄入量研究指南>,进行了食物结构、饮茶习惯、儿童食物摄入量以及儿童每日总摄氟量的调查按美国国家牙科研究所Horowitz提出的标准进行了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表明,3个调查点均属传统的低氟区,而儿童每日摄氟量高,那曲8.03mg,拉萨6.93mg,定日7.68mg.其原因来自含砖茶的食品酥油茶和糌粑(青稞粉拌砖茶水的食物).这2种食物占日总摄氟量的99.74%(那曲),98.70%(拉萨),99.60%(定日),砖茶氟摄入导致西藏儿童砖茶型氟中毒的流行.氟斑牙患病率分别达到82.66%(那曲),52.89%(拉萨),75.93%(定日),氟斑牙指数表明,那曲、定日属氟中毒重度流行区,拉萨属中度流行区.砖茶型氟中毒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氟病新类型,与饮水型、燃煤污染型比较,它具有覆盖面大、隐蔽性强、难以防治的特点,降低砖茶氟含量可能是防治砖茶型氟中毒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萤石矿区的地方性氟中毒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健康问题,严重地危害病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氟骨症,轻则降低劳动能力,重则全身瘫痪,长卧病榻。所以,对这个问题应引起广泛注意。已知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它是由于饮水中的含氟量过高(超过卫生标准1.0毫克/升)而引起的。那么,为什么在萤石矿区也会发生地方性氟中毒呢?这就要先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是我国地方病严重流行的省份之一,主要有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甲病、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等,其中以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甲病、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危害最重,流行历史久长。考古工作证实,血吸虫病在湖北省流行至少有2100年的历史,碘缺乏病(他甲病、克汀病)在唐期的历史典籍中就有“长安襄阳蛮人其饮沙水喜援”的记载。旧社会,在湖北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由于各种地方病的严重危害,许多地方人亡户组,村湾毁灭,呈现一片凄凉景象。解放以后,面对严重的地方病危害,党和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各项地方病…  相似文献   

8.
陕西紫阳氟中毒症根源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紫阳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基岩、煤炭、水、土壤和部分作物中氟含量以及与氟中毒症发病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氟中毒症的发病率与煤层地质、煤质、燃煤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江西德安吴山地区地方性氟中毒区域存在高氟的地球化学异常。富氟的岩(矿)石为其原生源,受表生地质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土壤、水和生物体中形成了富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系统。研究发现,该地区氟进入人体主要通过5个途径,其中食物是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食物中的氟元素超标情况严重,其次是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德安地方性氟中毒病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焦作市地下水高氟区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氟病"是较为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疾病,是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一个较为流行的研究课题.鉴于焦作地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大面积超标的实际状况,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结合高氟区内氟的来源,高氟区所处的位置、特点,氟的富集条件,迁移转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高氟区内的土壤、地表水、黄河水、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球化学以及人为等七个方面的因素,对焦作地区地下水高氟区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氟中毒多数是由于天然环境污染造成的。天然环境污染中有许多突出的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如碘污染造成的甲状腺肿大,硒污染造成的克山病,氟污染造成的氟骨症等,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本文仅是对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初步调查研究。一、地质条件与氟源就山东省而言,高密县的氟污染来源于本地基岩;而惠民、聊城、德州三地区则来源于外地。高密县是山东省著名的高氟区。该县南部分布着海拔80~100米的侵蚀丘陵,西部为30~50米的侵蚀堆积残丘。它们由中生代侏罗系莱阳组,白垩系的青山组和王氏组碎屑岩、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石中形成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北部及东北部则堆积粘砂、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地方病。我国这种地方病的分布甚广,几乎各省和自治区都有这方面的报道,估计全国受氟病威胁的人口达4,500万人之多。防治饮水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是控制饮水的含氟量低于1毫克/升。近年来,许多高氟地区进行了大量改水降氟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高氟地区仍未找到低氟水,居民还是饮用高氟水。这些地区应考虑采用化学除氟法,既可减轻病人痛苦,使之逐渐好转,又可防止新病人的出现,笔者曾在本刊今年11期中撰文介绍了混凝沉淀法除氟的应用,现再简述活性氧化铝除氟方法,供大家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痛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O.8~1.0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问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医学     
X 1895027]7地方性氟中毒环境地球化学病因的探讨/黎秉铭…(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5,15(1)一72~75 环信X一58 氟中毒的发生与饮用水中氛离子的含量成正相关,但发病率的轻重又受到钙、镁离子的控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氟病地区青少年氟斑牙的发生,并非完全由煤烟氟污染玉米所致,而与南方平均气温高·病区人群长期大量饮用含氟和钙、镁离子偏低的水有关,特别是很少食用煤烟氛污染玉米的城市,这种相关性显得更加明显。表3参8X 18 9502718氟化物对工人淋巴细胞SCE的诱发/孟华千(山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调查与饮用水除氟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的调查和矿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的监测,阐明了氟病发病率与饮用水中氟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饮用水除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氟区地下水水质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氟病”是较为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疾病,是环境地球化学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研究课题。鉴于焦作地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大面积超标的实际,探讨采用CaO+KH2PO4工艺对焦作市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该工艺的除氟机理、最佳设计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aO+KH2PO4联合除氟不仅有良好的除氟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总硬度和pH的升高。对于500 ml氟化物浓度为1.75 mg/L的原水,当CaO/KH2PO4的值为0.4/0.625时,处理后氟化物含量、pH值、总硬度均在饮用水质量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19.
不同铝盐改性人工合成菱铁矿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氟地下水和地方性氟中毒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问题,国内外对如何去除水中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利用硫酸铝溶液、活性氧化铝悬浮液和活性氧化铝粉末分别对人工合成菱铁矿进行了改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材料的除氟容量、吸附反应后溶液中铁和铝离子浓度,并对改性效果较好的硫酸铝改性人造菱铁矿的除氟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  相似文献   

20.
药剂—电凝聚法对饮用水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氟元素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当地下水流经高氟地层时(如磷灰石3Ca_3(PO_4)_2,CaF_2、冰晶石 Na_3AlF_6、萤石 CaF_2)氟被溶解,并以F~-、HF、HF_2~-形式存在于水中。许多调查资料表明,长期饮用含氟大于1.0毫克/升的水将导致氟中毒,表现在牙齿方面的病变为斑釉,发黑、珐琅脱落、早期脱牙;在骨骼方面的病变为氟骨症,轻者表现为腰腿痛、肢体关节强直、功能障碍,重者造成瘫痪。地方性氟中毒大多是饮水引起的,在我国山东、宁夏、黑龙江、吉林、云南、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均有发现。目前,饮用水除氟的方法有铝盐混凝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