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认为,要抓好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五要”:一、思路要清。抓安全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安全工作事关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抓安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自身实际,分清轻重缓急,根据不同季节,抓好各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多年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抓安全的体会告诉我们:抓安全,必须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建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倡导"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当今社会,各级领导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就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还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并创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一家企业将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结对子",采用"捆绑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层安全生产出问题,"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要受到处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也会受到表彰奖励。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抓安全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 "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安全生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强化各项工作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安全生产责任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多年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抓安全的体会告诉我们:抓安全,必须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建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倡导“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当今社会,各级领导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就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必须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领导作用,必须亲自抓、负总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引子]:党中央、国务院把今年定为"安全生产年",要求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福建省结合实际,开展了"责任落实年"活动,并且着重抓政府层面的"一岗双责"、抓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8.
【引子】:党中央、国务院把今年定为"安全生产年",要求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福建省结合实际,开展了"责任落实年"活动,并且着重抓政府层面的"一岗双责"、抓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目前,国家和福建省出台的这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在山区基层、企业开展得怎么样?是否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工作,丝毫不可松懈,丝毫不可马虎,丝毫不可大意,任何一个方面的责任不落实,任何一处隐患整改的不及时,任何一个局部管理的不得力,都可能产生事故危害。综观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基本上都同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制度不坚持、责任不到位、能力不匹配有很大关系。要实现安全工作的平稳有序,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安全工作上水平,必须做到"八抓"。  相似文献   

10.
八闽动态     
《安全与健康》2013,(4):45-48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分别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指示近日,尤书记、苏省长强调,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永远不能懈怠,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一要落实责任。党委要加强统筹协调,政府和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落实好监管责任;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自觉抓好安全生产。二要严格制度,按制度办事、按规范操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制度执行力,用制度保证工作常抓不懈。三要突出重点,特别是道路交通、煤矿、消防等,道路交通要深化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  相似文献   

11.
正安全生产决不能用是否出事来衡量,而应该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时刻保持从零开始的理念,从日常基础工作抓起,筑牢安全堤坝。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预防安全事故,抓好安全生产,"狼来了"意识要不得。做好预防,抓好安全就是要时时抓、处处抓、点点滴滴抓,放松不得,马虎不得。因此笔者认为,安全生产决不能用是否出事来衡量,而应该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时刻保持从零开始的理念,从日常基础工作抓起,筑牢安全堤坝。第一,要解决观念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预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4年实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针对建筑工地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树立"一切从零开始"的安全工作理念,制定了建筑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抓施工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点,抓事故多发点,抓引发群死群伤的高危部位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要加强人的安全管理,并不能简单地只抓一线作业人员,而必须从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层面的"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入手。领导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负责人,或者一个小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对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是决策者。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决定了抓安全必须研究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超前预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现和谐稳定的生产局面。一要强化教育引导预防教育引导是安全预防工作的基础。要抓住特点规律,把教育引导搞扎实,发挥好教育引导在确保安全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日益加强、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警惕的隐忧。虚——虚名。有些地方、部门抓安全没有明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虚”字当头,将安全生产工作变成天天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唱高调,讲虚话,不干实际工作,认为每年第一场会议讲安全、第一份文件谈安全,就是“安全第一”了,对于工作是否落实,责任是否到位则不闻不问。虚招.抓安全就是表表态做做样子,开个会发发文件,或者搞次检查转一圈,没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落实年",是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的"攻坚年"。常州市安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部门工作职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打牢基础,强化监管,落实责任,为实现常州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是:  相似文献   

17.
任树奎 《安全》2006,27(3):1-2
最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深圳市召开了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现场会.对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出了部署,会议对推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具体行动,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是实现主动预防、源头治本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监管思路,体现了踏实工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思路的进步,是安全生产理念的突破,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形式,也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有益尝试.荀子日: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是为预防,事情或其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因此要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就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主动预防、超前预防上,就必须抓好抓实抓细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正>为确保"两会"期间全区安全稳定,长白山管委会提前安排,及早部署,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动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不动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开门红。长白山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对"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谢忠岩亲自率队,深入一线对全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管委会副主任霍建军多次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  相似文献   

19.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不仅指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源——消除隐患,还表明了抓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预防为主,更指出了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强化责任。图为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安全生产监察科李辉。  相似文献   

20.
陈锡南 《安全》2008,29(4):35-36
“抓制度、抓责任、抓措施、抓教育”,是无锡二泉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抓安全生产的经验之谈,该公司是无锡市滨湖区的一家私营企业,主要生产各类无缝钢管。以前公司也曾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对生产和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也敲响了全厂各级安全生产的警钟,揭示了管生产必须抓安全的深刻道理,从而促使公司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