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德士古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应用热解色谱和热解-气相色谱资料研究生油岩方面的新成果。 应用热解色谱,并通过分析矿物基质、有机碳丰度及成熟度的影响,提出了S_2与有机碳含量关系的新的干酪根分类图。并提出了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类型干酪根S_2的变化范围,以作为评价有机质质量的标尺。 本文旨在阐述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方法,从不同类型生油岩中分离出各种微量有机组分,并测定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评价它们各自的生油潜力,并结合煤和页岩的研究,对各种类型有机质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提出了Ⅰ型、Ⅱ型干酪根可作为油源,Ⅲ型干酪根不能作为油源。并提出油气生成指数可用于划分干酪根类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的原煤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干酪根的非均质性与其吸附解吸行为间的关系,采用平衡法研究了菲和1,3,5-三氯苯在3种不同干酪根类型的煤上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菲和1,3,5-三氯苯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均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吸附解吸行为上的差异可能与干酪根的结构和性质的非均质性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模拟的方法用云南先锋褐煤制得一组成熟度不同的干酪根,研究其对菲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菲在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上的吸附与解吸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并且非线性和解吸滞后程度随着干酪根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其内部结构和性质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1 引言自70年代以来,特别是干酪根热降解生油理论提出以后,有关成油机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有机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他们在实验室借助于高温或高温高压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模拟有机质的演化规律,取得了很大的进  相似文献   

5.
为对原油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直接向原油中加入营养物刺激的方法,获得原油降解菌体系。提取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降解菌体系的总DNA,并以之为模板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在原油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不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表现出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微生物群落也会发生改变。回收了DGGE图谱中的18个条带,测序结果经过Blast比对表明其中10个条带代表的细菌是不可培养的,显示了DGGE技术的优越性。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降解过程中的原油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原油烃类组分会随着降解菌多样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降解菌体系表现出了其对烷烃类物质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固体~(13)C-NMR技术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应用该技术所测算的干酪根结构参数“芳核平均结构尺寸”能较准确地反映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首次提出芳核平均结构尺寸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中具有“三段式”特征。利用这一成果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进行了测定,与地质背景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南阳、泌阳及倪丘集三个凹陷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的62个干酪根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透射和反光镜鉴定及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化学类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2)海相碳酸盐岩中的干酪根富含~(12)C(δ~(13)C<-28%),干酪根的δ~(13)C值不能有效地反映海、陆相有机质的相对输入;(3)随沉积-成岩过程中有机质氧化程度的加深,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变重(δ~(13)值增大)。  相似文献   

8.
<正> 干酪根成油说在当代油气成因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烃潜力显著不同,因此正确简便地判别类型,在油气勘探与研究中至关重要。传统的干酪根分类法有VanKrevelen图示法,镜下组分法等,但前者不仅受性质影响,而且成熟度增高时,H/C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加水热模拟实验中藻干酪根X射线衍射(XRD)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其XRD谱图的演化特征、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与油气生成的关系。研究结未发现,藻干酪根的XRD参数间均具良好的相关性,与干酪根的H/C原子比也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有效的热演化指标,其中以Fa和D002最好。该藻干酪根开始生油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35和3.8A,生油高峰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50和3.65A。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偶氮结构的单偶氮染料酸性橙Ⅱ为研究对象,以电解技术为核心,在经优化的电解工艺条件下,探索不同醌类化合物修饰电极对偶氮染料的加速降解作用,并初步探讨运用电解方法降解染料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厦门市的降尘(包括一次沙尘天气)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湿法-化学方法获得腐殖酸(HA)、干酪根+碳黑(KB)和碳黑(BC)3类大分子有机质,分析了两种天气情况下大分子有机质的形貌特征、官能团结构和来源,同时探讨沙尘天气条件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有机质的形貌特征为探讨其来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如呈大孔网状结构的干酪根样品可能源于植物,而呈球状结构的BC样品则可能源于煤或油的不完全燃烧.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降尘中的HA、KB和BC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和官能团信息,而受到沙尘天气及季节性的影响,官能团的含量存在差别.碳稳定同位素结合扫描电镜进一步研究大分子有机质来源表明,大分子有机质有明显的陆源C3植物的信息,且有部分化石燃料的信息.沙尘天气降尘中大分子有机质的δ13C值低于正常天气,这与植物的不同地域生长环境、沙尘暴携带的来自蒙古沙漠和中国西北部的沙尘及陆源有机质的δ13C值偏低区域的沙尘影响有关.KB和BC的相关性显著(r=0.964,p <0.01),表明干酪根(K)与BC有部分相似的生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2.
<正> 样品 本研究所用的样品简要描述于表1.Simoneit等对这些样品的研究结果也列于该表中。大部分样品取自深海钻探计划的岩心。为了使本表更为完善,对几个充分研究过的干酪根及某些可能的干酪根前躯物也做了研究。 样品是以可反映影响干酪根化学性质的两个主要参数的原则选择的:即干酪根的来源物质和成岩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纳米金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金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能力,文章采用5种不同的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金,并研究其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时制备的纳米金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通过晶型和形貌分析表明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时制备的纳米金是以4个纳米球团簇成类四面体结构,使其呈现出了独特的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干酪根     
<正> 干酪根是碳质页岩和油页岩中存在的复杂有机质。它不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但在破坏性蒸馏时则产生石油、天然气以及酸性和碱性化合物。干酪根是植物和动物残体经生物化学和动力化学作用形成的。这两种作用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存在。干酪根是地球上  相似文献   

15.
陈威  陆海军  黄发兴 《环境工程》2014,32(10):41-45
针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且难降解,采用Fenton氧化法对污泥进行处理以达到降解污泥有机质的目的。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加入不同配比的Fenton试剂对剩余污泥中有机质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孔隙结构试验与差热分析试验探讨有机质降解后的污泥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Fenton试剂能将污泥中的有机质从30%降解至21%,处理后的污泥比表面积增大、孔容增大、孔径减小,污泥中的水分与有机质组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环境化学     
X1312(X) 101914染料化合物光催化氧化降解中氮元素行为分析/田春荣…(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0(l)一18~22环图X一87 在含氮染料化合物的降解过程中,不同结构氮的降解过程是不同的,其中偶氮结构与非偶氮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实验中发现,在相同的Ti仇/UJV条件下光解,非偶氮结构染料的降解体系很快有N氏+离子和Nq一离子产生,而在偶氮结构染料的降解产物中却没有二者生成。并通过实验证明,体系中产生的N玩十是染料降解的中间产物,而Nq一则至少有两条生成途径。图2表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处理含氮芳烃废水牛物反应器细菌多样性及含氮芳烃降解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采集处理含氮芳烃废水生物反应器从启动到稳定高效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进行PCR-DGGE分析.同时,从稳定运行期反应器污泥中富集培养了90株细菌,获得36株降解菌并对其中5株降解菌进行了芳烃双加氧酶活测试.结果表明,细菌种群结构自启动至稳定运行期变化明显,Acidobacteria(SBR1,SBR7)、Actinobacteria(SBR4)和a-Proteobacteria(SBR6)等类群细菌对含氮芳烃化合物降解可能起重要作用.小同研究微生物多样性方法存在各自倾向性,仅能反映细菌种群中的不同部分.在分离细菌中,Actinobacteria类群细菌为优势类群.通过对降解菌芳烃开环双加氧酶酶活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含氮芳烃在反应器内的降解机制.研究结果为含氮芳烃废水处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丰富了含氮芳烃废水降解菌资源.  相似文献   

18.
超声光催化降解苯胺及其衍生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苯胺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有机化合物结构对超声光催化降解的影响,进一步开拓了基于超声波与TiO2光催化联合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新型深度氧化处理新技术.超声光催化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超声光催化反应对苯胺及其衍生物的降解协同效应并不是很显著,但是超声光催化反应对苯胺及其衍生物却具有较好的降解率,而且不同有机化合物结构对超声光催化反应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芳香化合物的光催化-臭氧联用降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几种芳香化合物的光催化 臭氧联用降解。探讨了光催化 臭氧联用技术降解有机物作用机理,分析了芳香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 臭氧联用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而且符合表观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203#膜光催化臭氧的作用机理是催化臭氧产生了更多的高活性氧化剂,芳香化合物结构对其光催化 臭氧联用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溴联苯醚(PBDEs)属溴代阻燃剂,是一类分布广、难降解、高生物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高的生态风险。开展PBDEs降解途径的研究,可降低典型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风险,在其污染修复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在分析PBDEs结构、种类及危害的基础上,对国内外PBDEs降解途径研究近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评述,分析了光降解、零价铁降解、微生物降解等降解方式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多溴联苯醚降解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降解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