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民防苑》2006,(2)
“利雅迪三角鬼谷”位于俄罗斯的普斯科夫地区,那里随时都充满了一种神秘感:那貌似平常的谷地自古以来老爱闹“恶作剧”,使利雅迪及其附近的居民极度不安。还是在十月革命之前,这里的省报便经常报道有马与农民在此神秘失踪的消息。1928年,又有7名先进伐木工人连同斧头在此不见了踪影。1931年,利雅迪村有7家富农在此失踪。就是到了和平年代,有人在谷地里失踪也几乎成了家常便饭。1974年,从列宁格勒来的一伙采蘑菇人在“鬼谷”里神秘失踪,两个星期后找到其中的两人,可就是他俩谁也说不出其他那5个人的下落。在这里,和“百慕大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溧阳地震台能经常较清晰地记录到途经溧阳震区马鞍山人工爆破波,研究“马爆波”振幅比及其变化,从中找出前兆信息是有益的。作者系统地整理了溧阳地震台记录到的“马爆波”振幅比,对其变化特征,提出粗浅的看法,仅供讨论。一资料情况溧阳震区1974年、1977年和1979年相继发生 Ms5.5级、4.1级和6.0级地震,小震至今仍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揭晓的2002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捧走。 这是继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地动仪,在跨越1870多年的星汉长河之后,两位中国地震科学家的手“握”在了一起。中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地震监测技术的前沿,开启了我国数字地震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3,(6)
1975年,中国海城大地震前夕,数万名海城居民在大震暴发的几小时前,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全部撤离了这个城市,结果避免了一场人员大伤亡的浩劫。当年这条新闻迅速传遍了全世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以准确预报而减轻了地震灾害。据中国媒体介绍,这次成功的预报主要是分析了当地老鼠、蛇、鸟、牛、马等动物的反常行为。  相似文献   

5.
金磊 《防灾博览》2002,(1):10-11
无论人们愿不愿接受,城市灾害与突发事故都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不考虑的致命因素。之所以写城市减灾的文章并用“城市安全经营”的字眼,也是希望要跳出就减灾而减灾的局限性,从城市形象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大安全观入手,强化城市的防灾减灾规划设计工作,安全经营应成为城市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事实上,早在199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的口号便集中在“城市化与灾害”方面,它要求任何城市文化发展迅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进入人体,目的是互益共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研究所卢金星研究员认为:“世界上只有相对的致病微生物,没有绝对的病原微生物。”第一,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类也是一种生物,是地球生物链里的一员。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动物、植物,也有微生物,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采的生物圈。如果不是“人为”地破坏这个生物圈的平衡,地球上的万物是可以和平共处的。1998年的全国特大洪涝灾害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河流上游树木滥砍滥  相似文献   

7.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总人口736.9万人。沈阳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沈阳地区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从公元229年设立候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近2300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是“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让我们共同关注水资源,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9.
请为救灾勇士多准备些"粮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写给各类灾害发生后而成立的救灾指挥部的话。“粮草”是古话,有“人马未到,粮草先行”之说,古代打仗用马,故“草”很重要。“粮草”用现代话讲指的就是物资。  相似文献   

10.
串门     
《民防苑》2014,(11)
正一天,葛秀才到朋友家去串门。一进门,他双拳一抱,随即念了一首字谜诗:"寺字门前一头牛,二人抬个哑木头,未曾进门先开口,闺宫女子紧盖头。"朋友稍一思忖,就领会了其中的意思,他也以诗相答:"言对青山不是青,二人土上在谈心,三人骑头无角牛,草木丛中站一人。"葛秀才一听,朋友所说的与自己的完全吻合,双方哈哈大笑起来。请你猜一猜,这两首字谜诗的谜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是典型的彝族聚集乡镇,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浓郁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境内的彝族十八月历是世界上最早的历法,是彝剧的诞生地,彝族文化的发源地,是一座彝家历史文化精品的宝库。1997年昙华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和图书馆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3年7月21日23点16分,大姚县昙华乡境内发生6.2级强烈地震,致使全乡各种建筑物严重受损,民族文化也未能躲过此劫。 十八月历碑震断“头” 十八月历碑是彝族远古人类智慧的象征,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观察、总结、发现的计时规律,它的形成融入了天文、历法、地理、自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2月,《灾害学》入选“2020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是继2020年12月第一次成为“2019年度中国百种学术期刊”后,再次获此殊荣。《灾害学》能有今天的成绩,源自于前辈专家学者高瞻远瞩,把期刊定位于服务党和国家的防灾减灾事业;取决于主管主办单位陕西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办刊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离不开历代编委、审稿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无数灾害研究领域的专家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钱有盈余可以存到银行,物品多了可以放入仓库,那么太阳的光和热如何保存?若是有个“热量银行”能将夏天过多的热量储存起来,到冬天再取出使用,该有多好。现在以色列、日本、美国和意大利都建有这种“银行”,专门储存太阳的热能,需要时便可将热能取出,用于取暖或发电,现今有一种叫“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是另一种形式的“热量银行”,它的出现还有一段有  相似文献   

14.
“减灾”一词,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主要依据是联合国1987年提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其中“减灾”一词才传开的。实际上“减灾”一词出现的时间还早,在50年代初我国已经在文件中用过“减灾”一词,著短文发表在《中国地震报》(即后来的《中国减灾报》)上。诸如1954年6月3日-20日,中央气象局在北京  相似文献   

15.
响应联合国关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活动的号召,我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经过几个月积极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成立了。会后,大家将分头进行工作。现在我就委员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第一,要把减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自然灾害从古就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同灾害进行斗争的历史,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防灾、抗灾、救灾的过程。现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  相似文献   

16.
乾隆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统治前期励精图治,进一步巩固和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使清王朝的统治达到强盛的顶点。他诗文百艺,无所不好,御笔文墨,举国遍布。流传给后世无数的故事,但他在地震发生后对救灾官员的整饬,却极少有人提及,而这是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06,(2)
人类文明的孕育离不开太阳的光热,而地球也如飘浮在太阳风中的一片小树叶,只要太阳有一点“风吹草动”,地球上便会有一系列剧烈的反应。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磁石召铁”的记载。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发现了磁针所指的方向与当地的南北线并不一致,有一个偏角(磁偏角),后来又发现这个磁偏角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而且显出和太阳黑子变化的对应关系,即有11年的周期。但是有些地磁扰动时,太阳上完全没有黑子。经过多年的研究特别是空间探测之后,用 X 射线和远红外线拍摄的日冕照片上有一些辐射暗弱区,称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和筹备,在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各部委的支持下,胜利地完成了各项筹备工作,现在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国救灾工作的一件大事,它将推动和促进我国防灾救灾事业的发展。现在,我就中国的自然灾害情况和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设想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带来富裕便捷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会因社会生产力、财富在有限空间的高度集中.造成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的日益庞大和复杂.从而使城市更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为了提高城市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十一五”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2006年9月8日,沈阳市地震局、沈阳市科协在沈阳农业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了“沈阳市自然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高层论坛”。中国地震局修济刚副局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江南北历代所建佛塔,皆有震不倒的特点。佛塔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抗震性?只要细看福建泉州两座大石塔,便知其中奥秘。 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第一塔”的泉州东、西两塔,五层。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分别建于南宋(公元1237-1250年),座落于占地78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