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在环评污染源核算过程中会使用产排污系数法,本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产排污系数的开发现状和产排污系数法在环泙污染源核算中应用的好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产排污系数法在环评污染源核算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浙江火电企业为例,介绍了刷卡排污系统测算法、在线监测法、排污系数法和脱硝剂反算法四种火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计算方法。通过方法对比分析,研究出最能反映企业实际生产排放情况的核算方法,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火电企业氮氧化物污染减排核算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其他行业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是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多样的农药品类、生产工艺类型、污染物种类,农药制造业产排污系数制定相当困难.而国内对于农药制造业产排污系数制定的方法论鲜有报道.该研究结合农药制造业现阶段产排污特征及环境管理要求,构建科学的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体系.通过梳理我国385家农药原药生产企业排污许可证信息,识别出农药生产过程的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特征.依据现行行业环境标准体系及管理文件,确定废气产污系数指标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水产污系数指标因子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及特征污染物.在构建产排污系数核算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给出产排污核算技术体系中组合方式、污染因子、个体产污系数、行业平均产污系数、核算权重、末端治理设施污染物平均去除效率、排污量核算形式这7个要素的获取方法及内容.提出将吨产品废水量、吨产品易挥发有机类物质使用量作为行业平均产污系数核算权重.采用类比-模拟法计算VOCs多级末端治理设施平均去除效率,并引入基于用电功率的综合管控效率因子,体现不同企业间治理设施运行水平的差异,从而进一步量化企业排污管控能力.选取一家企业进行了产污系数与实际排污量验证,结果误差为15.54%.研究显示,本文构建的产排污核算技术体系合理有效,核算结果与实际排污量相符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茅岭江流域入河污染源问题诊断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与调查2012年茅岭江流域范围内各类污染源排污及其污染物处理处置情况的基础数据,依据排污系数法和入河系数法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染源污染物入河量最大,占总入河污染物量的36.3%;其次为畜禽养殖,占27.6%;第三为农村生活污染源,占13.9%;其它污染源排入的污染物入河量较少,占22.1%.文章还分析了流域内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上述三种污染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评污染源核算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产排污系数法,本篇通过案例说明在环评大气污染源核算中经常使用产排法系数法,进而说明产排法系数法在环评污染源核算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确保主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的准确性对制定总量减排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尤为重要.以济南某石化企业为例,对石油加工业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柴油加氢、硫磺回收等工艺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开展验证研究.将产排污系数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该企业通过产排污系数计算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远大于实际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石油加工业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排污系数法对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所选取的排污系数是一个动态变化值。建立的预测模型既考虑了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强和治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同时还结合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指标,这种方法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8.
郭斌  田卫 《上海环境科学》2012,(1):38-42,46
就水泥企业SO2和NOX排放总量核算方法的选取问题,以3家不同类型水泥企业为例,以监测数据法核算结果为依据,对排污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的核算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排污系数法能基本反映各类企业SO2、NOX实际排放状况;物料衡算法不适合各类企业NOχ的总量核算;对含熟料生产线的水泥企业,物料衡算法核算得出的SO2排放量偏小,实际工作中不建议采用;对粉磨站水泥企业,物料衡算法与排污系数法均能反映实际SO2排放情况,建议以"取大值"原则选取。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源检测法对三家兰炭企业的SO2、NOx排放量进行了测定,核算了产排污系数,并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对应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兰炭行业SO2产排污系数为0.0057~0.0733kg/t,NOx产排污系数为0.0824~0.2014kg/t,与《手册》比较得知,焦化行业SO2产排污系数在本研究的产排污系数区间内,但均值约是本研究产排污系数的2.9倍;焦化行业NOx产排污系数与本研究中排污系数区间无重叠,且均值约是本研究产排污系数的2.8倍。  相似文献   

10.
工业污染源核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污染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污染源核算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涉及工业污染源核算的环保业务主要有环境统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竣工验收等。各领域的主要核算方法基本可归纳为监测数据法、产排污系数法、物料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基础信息,是国家和地方准确预判生态环境形势、高效开展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作为我国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过去30年来为工业领域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产排污系数研究和应用现状,梳理了我国3次较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制修订历程,并从制定方法、覆盖度、核算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工业生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3次制修订的产排污系数也在同步变化和升级,在产排污系数的覆盖度、适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对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排污系数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等方面,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由于我国产排污系数仍存在缺乏动态更新机制等原因,导致其时效性不足,适用性有待持续提升,亟需将系数制定的方法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定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研究提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后评估方法,有计划开展系数后评估;建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标准体系框架,实现核算体系标准化;完善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体系,开展系数的动态更新;加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多套工业污染源数据统一和融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2019年11家典型木质家具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玉环市木质家具行业生产特征,对比了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及产排污系数法,优化了木质家具VOCs排放核定算方法。结果表明,产排污系数法对本研究区域的针对性不足,实测法数据波动及相对误差较大,物料衡算法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好;在物料衡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原材料及废气治理情况可优化该核定算法并为玉环市木质家具VOCs排放量核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收集调查了2015年西门江流域范围内各类污染源排污及污染物处理处置情况的基础数据,依据排污系数法和入河系数法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结果表明,对西门江影响最大的污染源为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农村面源的排放,占比分别为28.2%和31%,这两大污染源超过了50%的占比;其次是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占比为22.1%;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物排放占比17.3%,工业污染源占比1.5%。流域主要污染问题为:流域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县城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不分问题突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大增加西门江承污压力。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① 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② 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③《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2排放量的可能;④ 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编码是将文字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编程代码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推进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信息化应用,以2017年版产排污系数为核心,根据产排污系数结构及表达方式,建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编码体系,分别对产污系数和排放量核算参数两部分进行编码.产污系数编码是对表征产污系数的关键因素进行编码,包括行业类型、产污工段、产品、原料、工...  相似文献   

16.
星云湖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星云湖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乡镇的畜禽污染物产生量,进一步核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在此基础上,对各乡镇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同时,对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各乡镇畜禽粪便污染物的产生量,测算了各地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为了分析出各类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值的大小,引入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流域各地畜禽污染物产生量与农田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并不成对应关系,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的路居镇对环境已达到威胁级别;畜禽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较大,各类污染物中.猪尿排放对水体的影响较大,在各类污染因子里,TP对星云湖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TN,COD.  相似文献   

17.
产排污系数是测定各类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以及环境统计的基本技术方法之一。但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没有面粉加工行业废水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我们在对面粉加工行业污染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行业废水污染物COD的产生和排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填补国内该行业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方面的空白做了有益的尝试,供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推广,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干流寸滩断面污染负荷核算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长江干流寸滩断面以上区域划分为39个排污单元,将河道划分为63个纳污河段,建立排污单元与纳污河段之间的排污-纳污拓扑关系,并基于污染物的产生-入河-降减过程进行断面污染物通量核算. 采用输出系数法核算排污单元内各类污染源的产生量,并考虑降水作用,建立污染源入河系数公式,核算排污单元点源与非点源的入河量;考虑污染物在河道内的综合降解过程,核算各纳污节点到输出断面的流达率,分析各纳污节点各类污染源对下游断面的贡献率. 通过以上模式对长江干流寸滩断面2004与2005年的污染物通量进行核算,并进行各支流的贡献率分析. 核算结果显示:寸滩断面CODMn和TP月通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曲线基本吻合,TN月通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曲线拟合稍差,整体偏低,可能是忽略了大气沉降的影响所致. 从CODMn的贡献率核定结果可以看出,嘉陵江对寸滩断面的贡献率最小,综合贡献率为14%左右,其中点源贡献率为6%左右,非点源贡献率为8%左右,非点源与点源的比率仅为1.3;金沙江对寸滩断面的贡献率最大,综合贡献率达到49%左右,其中点源贡献率为14%左右,非点源贡献率为35%左右,非点源与点源的比率达到2.5,是流域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和布克赛尔县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利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国家有关标准,对和布克赛尔县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价。选择县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污口、和什托洛盖镇生活污水排污口及和什托洛盖镇水泥厂排污口为研究对象,各排污口年污水排污量计算以日排污量乘以年排污天数;废污水中某污染物年排放量计算以排污口监测废污水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乘以一年的排放天数。根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污染物排放折存量排序法、污染物超标排序法对各个排污口排污等现状和主要污染物概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流域污染负荷解析与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太平湖流域为例,运用监测、统计数据以及排污系数法对流域内8种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解析,结合一维水质模型、沃伦威得尔模型以及狄龙模型等水质模型的应用,在流域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核算了太平湖及主要入湖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2011年,太平湖流域污染物入湖量为:COD 3863.75t/a, NH3-N 410.24t/a, TP 51.63t/a;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为太平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约占流域入湖污染物总量的60%;麻川河和浦溪河流域的污染最严重;流域污染物的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经济发达区域污染相对较严重.在当前水质目标下,太平湖仍有相当大的可用容量;浦溪河、秧溪河和舒溪河流域的氨氮和总磷排放量接近环境容量,需进行总量控制及削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