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河西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4—2018年河西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变化不显著,营养分级处于中营养状态。通过对河西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原因分析,提出保护河西水库水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漳泽水库水体营养型评价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选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漳泽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期进行了水库浮游植物的详细调查,并应用Marglef和Shannon-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漳泽水库水体为中度污染,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有向中度富营养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针对调查结果,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丹东市8座大中型水库的基本情况、水质现状和污染源调查,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质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这8座水库分别处于中营养和富营养状态。分析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库周边工业污染源、生活面源、渔业养殖和蓄水量减少的综合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5年5-10月对汤河水库6个点位的样品进行浮游植物和理化指标的鉴定分析,获得了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详细资料。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0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7门55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314.4×10~4~927.0×10~4cells/L,夏季高于春秋两季,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水库的主要优势种为尖针杆藻。使用SPSS16.0对浮游植物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温、pH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做CCA分析,以温度、pH、DO、TN、EC对主要浮游植物的密度影响最为显著。利用多种指标对水库水质进行了生态学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示水库状况为健康,依据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水体,水库处于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全年为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4—2018年每年四个季度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和营养状态指数TLI对保山市施甸县蒋家寨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甸县蒋家寨水库2014—2017年处于贫营养状态,2018年呈现中营养状态。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主要影响因子为TN。分析其变化趋势,5a内营养状态呈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变化趋势,水质状况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法)和线性插值评分法(SCO法)2种模式,相互印证并综合评价2008.5—2011.6厦门石兜-坂头水库库区水体营养状态。应用Daniel的趋势检验,对评价时段内水库水体营养状态和水质参数(总氮、总磷以及氮磷浓度比)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5月-2011年6月期间,石兜-坂头水库水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至轻-中度富营养;在此评价期内,总磷、总氮、氮磷比值趋势变化不显著;水体营养状态变化趋势也没有显著意义,始终在中营养至(轻-中度)富营养状态区间波动。水库周边环境及水质的监管措施能否及时到位是影响库区水体营养状态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近几年大王滩水库整治成效,文章采用模糊标识指数法对2008~2016年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选取COD_(Mn)、NH~+_4-N、TP、TN、DO等指标分析年际浓度变化趋势;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大王滩水库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大王滩水库水质总体改善,由2008年劣V类转变为2016年III类,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水质目标要求,以致存在饮水安全风险;TN浓度得到有效控制,COD_(Mn)、DO浓度得到改善,TP和NH~+_4-N浓度控制不够理想,部分点位浓度有所增加;水库整体为中营养水平,然而综合营养指数接近中营养水平上限,且2016年较2015年略有反弹,需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烟台市门楼水库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质情况做出了评价,门楼水库水体达到了中度营养的水平.建立了水质预测模型,对2014年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测浓度对比验证表明该水质模型适用于烟台市门楼水库.经过调研分析,发现引起水体中度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适合于门楼水库的营养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于2013~2018年对岩口水库流域逐月监测上游4条支流与水库的主要水质指标,分析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岩口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游4条支流的水质较差,而水库的水质情况稍好,多数月份水质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并且水库汇水区与中下游区域水质相似.单...  相似文献   

10.
高州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卡森指数评分法对高州水库2004年到2008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高州水库两库区3月份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石骨库区和良德库区2008年3月份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分别达到了40.32和48.07。两库区3月份都呈现出即将突破中营养化状态达到富营养化的趋势。卡森指数评分法得出水库2004-2008年的分值在45.0-68.2之间,自2005年以后,每年3月份的富营养程度要高于9月份,且三月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了2-3月份是高州水库水华爆发的危险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污染原因,并提出了针对高州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汾河水库、上游水质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汾河水库水质监测数据(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及汾河水库上游河段水质监测数据(2012年4月),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河段进行水质评价,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汾河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并对污染的成因从点源和面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汾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分析了2011—2017年第二季度温岭市四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并对水库水质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基于水库补水主要依靠降水,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降雨量与综合污染指数、综合营养指数、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的关联度。运用GM(1,1)模型对2018~2022年降雨量以及水库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营养指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运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对洋河水库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并和卡森指数方法、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方法相互比较和印证,表明该水库的营养水平在7、8、9三个月已达富营养水平,其TLIc均值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达到61.9和63.5。10、11月很接近富营养水平,其它月份为中或中--富营养水平。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干旱年可选用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方法,而在外界因素对水质干扰强的年份,还是以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4.
2002~2012年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环保科技》2013,(5):24-27
为了解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对2002~2010年乌江渡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秩相关系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乌江渡水库总磷和总氮污染分担率之和达78%,是水库主要污染物,水库水质从大岭岗、偏岩河口到大坝,富营养程度逐渐加重;水库中总氮、氨氮、粪大肠菌群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建议加大乌江渡水库水质中总磷和总氮等的监测力度,加强防护与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5.
结合9年来对闹得海水库水质监测及相关文献资料,评价闹得海水库营养状态,分析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对该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提出该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闹得海水库9年来营养状态在中营养-中富营养之间,主要营养盐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9年间无显著变化,农业面源是该水库主要营养盐及有机物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多年实际监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辽宁大伙房水库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中规定的方法,对沈阳辉山水库进行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并对污染源和水质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34.44,辉山水库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水库没有藻类水华的产生。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悬浮物,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4.2倍、5.85倍和2.72倍。整个库区水质变化不均匀,水质变化受库区沿岸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辉山明渠上游和某工厂暗渠排污口输入是水库主要污染源,库区周围动迁后的荒地和蚯蚓养殖,是辉山水库地面径流和农业污染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根据英那河水库2013年全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该水库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Chl-a)等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英那河水库TN和TP年均浓度分别为2.44 mg/L和0.015 mg/L,其中TN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N/P值为110-602,水库为磷限制型水库;TN和Chl-a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TP浓度较小,无明显变化;富营养化评价表明,英那河水库为中营养,污染源主要为上游来水的氮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道型水库水动力学空间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敏感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河道型水库敏感分区的营养状态评价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采用滞留率、缓流率等水动力学概率特征指标计算敏感性风险概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将河道型水库划分为河流类型区、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分别制定营养状态评价标准.建立了由叶绿素a、总磷、总氮及其透明度组成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种评价指标在河道型水库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定河道型水库营养状态指标分级标准值的统计学分析、营养化指数与营养状态指标的回归分析、营养状态指标的阈值分析等方法.同时对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以及营养状态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01-2004年铁甲水库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库的中营养状态,并通过分析提出防治对策,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