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煤变质程度、煤变质特征、煤变质带展布、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构造、煤化学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湘中涟源煤盆早石炭世测水组煤动力变质作用的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是在煤形成过程中生成并赋于煤层中的一种高热值洁净天然气,作为中国21世纪内的战略性新能源,其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阔。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开发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鹤煤(集团)公司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运行情况,分析了煤层气发电项目参与CDM的可行性,煤层气发电项目参与CDM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而且可为鹤煤(集团)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4.
对蜀南地区煤层气井筒垢以及筒内水样进行取样分析,发现井筒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以及少量铁化物和煤粉等,水样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a~(2+)以及HCO_3~-等成垢离子。基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层气地质特征和井筒环境,探讨了煤层气井筒的结垢机理和防垢方法。结果表明,碳酸钙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流体压力降低导致二氧化碳从水中大量析出所致,而铁化物垢主要是在存在硫酸盐还原菌的条件下油管和抽油杆发生无氧腐蚀造成的。针对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特征,提出了周期性往油套环空注KG201阻垢剂的方法来进行防垢,现场检泵反馈垢层厚度明显减小,防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煤气层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提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设想,即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积极建设,为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现今构造应力场是评价工程地区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具重要意义。为此、以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并考虑到川西-滇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对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影响,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现今构造应力场模拟来评价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稳定性,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7.
迄今所知,南京龙潭范家场为下扬子区晚三迭世煤系地层最发育的地区,地层厚度大,富含动、植物化石。但由于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所覆盖,以及以往在地质勘探中又对古生物化石缺乏足够重视,以致在有关报告或文章中只列举了少数属种,从而使地质工作者对该地层(即范家塘组)的动、植物组合面貌长期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8.
<正>大同煤业金宇高岭土化工有限公司是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重点企业。利用同煤塔山矿煤系伴生的高岭岩生产优质超细煅烧高岭土。公司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20公里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内,与煤系高岭岩原料基地相连,园区内铁路专用线与京包、同蒲、大秦三大铁路相通,与大运公路、大运高速、京大高速相接,交通运输便利。  相似文献   

9.
煤中部分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化学活动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利用连续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经龙潭组的32个煤样中的10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化学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Hg、As、Se、Cd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平均83.8%的Hg、93.5%的As、80.3%的Se.63.3%的C在.1%的Cu的86.8%的Pb可以被带出煤中而进入表生环境;煤中Zn的化学活动性次之,只有平均46.6%的Zn可能迁移进行环境中;Tl、Cr、Ni  相似文献   

10.
火山活动具多旋回性,一个火山活动旋回的岩浆作用产物及其形成的火山构造形迹具时空分布协调性,同一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串珠状或并列式展布,不同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叠置式展布;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具一致性,岩相及相序是推演古火山演化历史、恢复古火山机构的主要依据,亦是组成火山地层并且成因意义的单元;不同旋回火山机构内的火山地层层序的综合、叠置是建立区域火山地层层序的基础;火山构造是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的主要内容,以区域构造、火山构造、火山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相为内容的火山岩相构造图是揭示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性图件;环形火山构造叠置与区域线形构造交织分布组成线─环形境构造格局.是火山岩区所特有的构造面貌,在火山地质图上应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上述认识,对陆相火山岩区作为火山地层填图单元的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划分提出了方案,建议用旋回─组─岩相─层(即火山构造─组─岩相─层)四级作为火山地层划分单位和填图单元,其中旋回火山构造一致,组与火山机构演化阶段一致,岩相与火山喷发类型一致,层为岩相内容的补充。据此填制的火山地质图才能真正成为反映火山岩浆作用及其产物的特色和具普遍意义的图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骅孔古4井上古生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石炭系煤系烃源岩的亲缘关系研究,特别是与奥陶系原油、灰岩、下第三系原油饱和烃的甾、萜烷精细“指纹”对比研究后,我们认为孔古4井原油应属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而并非下第三系抑或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所生。孔古4井上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发现对于华北地区特别是华北北部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煤炭燃料利用的不洁净使得其能源主导地位受到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越来越大的挑战。寻求合理、高效、洁净的煤炭非燃料利用新途径应当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煤炭燃料利用存在问题和前景的基础上,强调煤炭非燃料利用应当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并指出煤炭非燃料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寒武—奥陶纪,中国南方发育着一个壮观的大陆斜坡。斜坡规模长约二干多公里、宽几十至几百公里,在其范围内,拥有各种各样的大中小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特别是磷、钒、钡、钼、镍、铜、金、银、锰、石煤和油气。据研究:该斜坡带有八大类沉积物类型即岩崩、滑移、滑塌沉积等和三种横向沉积模式,所谓缓坡、加积型边缘和跌积型边缘,还有四种垂向演化类型,即推进式、后退式、直立式、淹没式。斜坡带的生物群落属台地和盆地的混合型,或者互相渗透的过渡型,此外,尚有一些特有的生物种属和遗迹化石。该斜坡带有沉积单斜构造、重力滑动构造、同沉积断裂构造和隆起构造四种重要的构造形式。 寒武—奥陶纪华南不存在“江南古陆”,应为一长期持续下降的深水斜坡一陆隆环境。华南古大陆边缘曾经历了裂谷作用(?—Z_1)、被动大陆边缘(Z_2—O_1)和闭合造山(O_2—S)三个阶段。作者对斜坡带中的沉积磷矿、重品石矿、石煤矿、锰矿、金银矿化层及油气资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华南古大陆斜坡带是十分有利的成矿域。  相似文献   

14.
以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共存为特征的煤系"三气"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区块煤系"三气"合采产出水的超高盐度和高浊度等特点,首先研究了原位水样的处理工艺,然后采用加载絮凝-微电解-纳滤-反渗透方法进行了中试处理,并对预处理阶段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絮凝单元出水浊度和ρ(COD)分别为11.66 NTU和1711 mg/L,去除率分别为98.9%和34.57%;微电解单元的COD去除率为66.9%,出水电导率为52.5 mS/cm。再经过纳滤-反渗透处理后,出水可达到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相似文献   

15.
The mercury removals by existing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in fou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of China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measurement method with the aluminum matrix sorbent.  相似文献   

16.
由早中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组成的华南加里东海盆基底及东海、南海古陆。元古代晚期,海盆在拉张环境下继续沉降,于震旦、寒武、奥陶纪期间,沉积了厚近两万米的地槽型火山-砂泥质建造,陆源碎屑主要来自东海、南海古陆,直到中生代晚期古陆才裂陷成海,始成今日的海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燃煤硫污染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燃前、燃中、燃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深部煤层对CO_2地质处置机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CO2的有效处置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煤介质具有特殊的双重孔隙结构、吸附性强等物性特征,对CO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大于煤介质吸附CH4的能力,因此,可将CO2注入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储存,在长久处置CO2的同时亦可促进深部煤层气的开采。在我国,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处置CO2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可以处置26-46年的CO2排放量,尤其在华北煤炭能源基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同市煤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