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粉煤灰沥滤液中棚的同位素比与天然地下水中棚的同位素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者混合后其硼的同位素比呈观出非线性关系,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准确定量地判定沥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及范围,特别是当沥滤液中硼浓度较低时,该方法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虽然利用硼同位素确定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方面还受到一些限制,但对于礁定地下水污染来说,硼同位素分析仍是目前最佳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沥滤液中棚的同位素比与天然地下水中棚的同位素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者混合后其硼同位素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准确定律可以准确定量地判定沥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及范围,特别是当沥滤液中硼浓度较低时,该方法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虽然利用硼同位素确定城市垃圾填场地下水污染方面还受到一些限制,但对于确定地下水污染来说,硼同位素分析仍是目前的最佳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方颖  任炳相 《环境科技》1995,8(1):25-28
本文叙述了填埋场沥滤液的产生情况,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沥滤液性质和数量的影响。由讨论可知,影响沥滤性质的因素有垃圾成份,时间变化,环境温度,有效湿度和有效氧,影响沥滤液数量的因素有降水量,地下水的注入,垃圾状态和是终层的设计,并对沥滤液性质的评价方法,估算封场前和封场后的沥滤滤数量的方法及沥滤液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渗滤液来源于生活垃圾的含水和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浸入。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与工业废物一起填埋的垃圾渗滤液中还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垃圾浸滤液一旦控制不当,将会污染地下水,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研究垃圾浸滤液的方法已经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生活垃圾浸出液中氨氮的去除比较少。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磷酸铵镁沉淀去除氨氮的原理,接下来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各种最佳条件的形成。在去除氨氮同时,对重金属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同时形成的是一种重要复合肥料。MAP法可降低垃圾渗滤液中COD浓度,改善其可生化性,并具有对NH3-N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受温度影响很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升,城市垃圾产生量也逐年的增多。对这些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法、堆肥法以及焚烧法等,其中焚烧法在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比其他垃圾处理方式更具优势。垃圾焚烧会产生沥滤液,这种液体具有污染物浓度高、臭味强烈等特点,在这些无水排放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本文就对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阐述沥滤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三克三 《环境科技》1998,11(3):25-28
庞庄煤矿塌陷区将被建成为徐州生活垃圾的填埋场,本文介绍了填埋场工程情况,系统研究了填埋工程实施后淋滤液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物以渗滤液和填埋气最为普遍。渗滤液含多种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质,一旦渗漏将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防治渗滤液污染一是要做好防渗.一是要对渗滤液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可通过探地雷达(GPR)和垂向电阻率测深(VES)等物探方法监测渗漏。填埋气存在140种以上的成分.90种以上普遍存在,这些气体含量虽低.但其挥发性强,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通过溶剂吸收、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方法对填埋气净化后可用于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及汽车燃料等。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汞及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对其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渗滤液一直是困扰垃圾填埋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中混入的汞淋滤进入渗滤液将会造成水体的汞污染。对贵阳市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不同处理单元过程中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液中的汞含量为79.4ng·L-1,处于国内外的中低水平,就汞而言污染并不严重。经过处理,渗滤液有近2/3的汞被去除了。渗滤液原液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为主,随着处理单元过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渗滤液中的汞含量与填埋垃圾汞含量、pH、以及填埋物质对汞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9.
土地填埋是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在填埋场中,由于降水的淋滤作用而产生的沥滤液,能对地下水文地质环境造成很多危害,必须对其加以控制。本文分析了填埋沥滤液的危害性、成份构成及产生、运移机理,并提出了一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般性问题     
出,通过高精度分别测定元素状碳和有机性碳可同时测定柴油车排气中的颗粒物。图7表3参9(朱建国译)X5022(X) 302016来自新的和老的市政固废填埋场沥滤液质量的变化=Changes in the甲庙ty of lan苗11 leaehates玩m。-cent and卿d~ci间solid~te[刊,英」/比ChamK五at切山i…// Waste Manag.Res.一2仪犯,20(4)一357一3研国图 在法国贝尔福的Etueffont填埋场进行了沥滤液的研究,测定了新老填埋区不同的沥滤液组成及季节性变化。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沥滤液进行了逐时(1999)、逐月(1998一1999年)和逐年(1993一1卯8年)的采样,对流速、降雨、温度、…  相似文献   

11.
申立庆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61-161
我国每年有废弃电池近百亿只,大多数混入生活垃圾后被填埋或焚烧,成为污染地下水和大气的隐患.针对我国废旧电池处理现状,应加强对废电池的源头管理,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及管理体系,尽快确定一条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垃圾填埋场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有利于分级管理及合理安排资源,构建包括垃圾填埋场特征、含水层脆弱性和受体暴露情况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并将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风险分为“低”“中”“高”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4个填埋地块为例,运用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个填埋地块的风险指数分别为5.307、5.845、7.001和7.413.位于东北部和北部的填埋地块1和2风险等级为“中”,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地块3和4风险等级为“高”.研究显示,通过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可以识别出填埋场污染的关键环节,对风险等级为高、已经造成污染的填埋场污染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对风险等级为低和中的填埋场,制订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方案,防止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的污染与可处理特性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历时6个月的常规污染物监测,分析了沥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级和重金属在不同分子量DOM中的分布,以探讨沥滤液的污染与可处理特性结果表明:沥滤液有机污染程度高.沥滤液中有机物以非溶解性(约占有机物总量的23%)和分子量<4 ku的DOM(超过DOM总量的88%)为主,低碳有机酸和醇的总量占沥滤液中DOM(分子量<4 ku)的50%.沥滤液中重金属含量高,在DOM各分子量分级中,重金属主要与分子量<4 ku的DOM相关,尤其是Zn和Ni的分布占90%以上,并且重金属(除As和Hg外)的分布与有机物的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沥滤液的性质,宜采用混凝或厌氧-好氧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及水收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垃圾在卫生填埋处理中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来源于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渗滤液污染成为垃圾填埋的关键。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在填埋场防渗系统、清污分流系统,以及渗滤液收集系统设计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游洋洋  梁增强  霍宁 《环境工程》2023,(12):264-269+311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易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精准评价劣Ⅴ类水质和同类水质间的差异,引入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浅层地下水与生活垃圾渗滤液直接接触,导致各监测点地下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指标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分别为66.362~255.3251、13.89~40.036、15.111~21.417;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9.645~25.9521,均为劣Ⅴ类;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以前垃圾填埋区。受隔水层对污染物的有效阻隔作用,微承压水水质较潜水层水质显著好转,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3.100~3.700。从空间分布特征看,不同填埋区潜水或微承压水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填埋区潜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而微承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我国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环境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生产不断发展,工业“三废”特别是废渣的处理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难题.大量废渣、尾矿陆地堆放、填埋,必然造成当地地下水污染.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地下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般丧失了作为饮用水源的价值.为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也只有舍近求远了.国际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早期对废渣、尾矿处置不当,地下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例如,加拿大的蒙克顿是个拥有10多万人口的小城,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城市附近河边设垃圾填埋场.近期调查研究证明,通过降水沥滤、渗漏,垃圾中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入周围地下水,进而迁移到毗邻河流.河水遭到严重污染,其硬度、氯化物、砷、铬、钴的含量远远超过生活用水水源标准.迫使自来水厂不得不到更远的河流上游取水.随着乡镇工业崛起,我国数千个小城镇将变为新兴工业基地.而小城镇的自来水厂,大多靠采当地地下水作为水源.一旦这些地下水遭到污染,就会直接危胁到城乡居民的健康.因而,探索对工业废渣、尾矿的有效、经济的处置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集不同填埋年限垃圾和渗滤液,提取制备水溶性有机物(DOM),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1H-核磁共振,研究垃圾填埋DOM组成、演化及络合重金属特征.结果表明,填埋初期(5 a)DOM以脂肪族类物质为主,DOM中芳香族物质随填埋进行含量降低,苯环结构上的羰基、羧基和羟基等随填埋进行不断减少;填埋中后期(5 a)DOM以碳水化合物、有机胺等为主,随着填埋年限的延伸DOM中芳香性物质含量上升,苯环上羰基、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不断增加.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原液DOM中同时含有脂族类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胺等,渗滤液经过厌氧-好氧和MBR处理后,碳水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相对增加,但小分子有机物和烷基链烃物质含量减少,脂肪链支链变短,分支增加.垃圾填埋DOM通过含氮和含氧官能团络合金属Zn从而影响其分布,而对其他金属的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四、圈内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据统计资料,截至1995年全国城市人口374亿,还有0.8亿农村人口进城打工。按1995年平均垃圾产生量每天1公斤计算,一天产生城市垃圾4.54亿公斤.一年产生量1.66亿吨。垃圾成份见下表。垃圾的危害是严重的、长远的,主要有:污染地面水、地下水,污染土壤,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危害动物植物,腐烂发酵产生有毒气体和沼气,污染大气并引起爆炸等。现在我国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卫生填埋,实际情况是很少有达到国际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因为经费不足.垃圾堆肥、焚烧发电供…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公布了全球受有毒物质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地区 ,这十大地区包括南非、加拿大、美国、挪威、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和北美五大湖区以及北太平洋的中途岛。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有毒物质部门的负责人科奇斯表示 ,这些地区显示有问题的地方涵盖了北太平洋上没有受人为破坏的区域 ,乃至于南非的垃圾焚化炉。科奇斯说 ,生活在北极区的因纽特族印第安人从来不使用或制造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质 ,但他们的饮食来源已经受到高浓度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质污染 ,显示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质很容易就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而填埋由于具有成本低、操作便捷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生活垃圾处理手段。然而垃圾填埋却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严重威胁周边地下水的安全。为探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文献统计与信息挖掘,以期为我国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结合CiteSpace分析图谱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有渗滤液、吸附、重金属、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多环芳烃、渗滤液污染指标、硝化等;研究前沿已从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甲烷、碳)等具体的污染物质研究逐渐转变为污染区域、污染物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及CiteSpace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精细刻画区域内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模型,以及结合污染区域健康风险评估进行系统的垃圾填埋场污染修复和治理工作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