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表4技术要求4.1铅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类、组(金属名称、牌号)和级别进行回收和供应,不同的类、组和级不应相混。未列入表中的牌号及以后产生的新牌号,可视其成分归入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组中。4.2废料、废件中不允许混有密封容器、易燃、易爆物及有毒  相似文献   

2.
1 本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及铅合金废料、废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再生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原料、加工制造厂使用的回炉料和流通领域的各种铅及铅合金废料、废件。  相似文献   

3.
1本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锌及锌合金废料、废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再生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原料、加工制造厂使用的回炉料和流通领域的各种锌及锌合金废料、废件。2引用标准GB473锌化学分析方法GB1175铸造锌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857—92(接上期)续表给美续表续表4技术要求4.1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类、组(金属名称、牌号)和级别进行回收和供应,不同的类、组和级不应相混。未列入安中的牌号及以后产生的新牌号,可视其成分归入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组中。4.2废料、废件中不允许混有密封容器,易燃、易爆物及有毒物品。4.3废旧武器的零部件,易燃、易爆物及有毒设备的零部件,应由供方作安全检查处理。4.4混入银及铜合金废料、废件中的文物,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45废料、废件表面的杂物应予以剔除。4.6铜…  相似文献   

5.
4技术要求4.1锌及锌合金废料、废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类、组(金属名称、牌号)和级别进行回收和供应,不同的类、组和级不应相混。未列人表中的牌号及以后产生的新牌号,可视其成分归人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组中。42废料、废件中不允许混有密封容器、易燃、易爆物及有毒物品等  相似文献   

6.
铜及铜合金在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和个人长年累月免不了要跟锡及铜合金废料、废件打交道,为了使再生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原料、加工制造厂使用的回炉料和流通领域的各种钢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标准化,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1993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标准.该标准按物理状态分为三大类(块状料、屑料、灰渣),对其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共七个方面作了规范化要求.该标准是我们再生资源行业从事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从本期开始陆续转载,以求在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中熟悉和掌握它.  相似文献   

7.
《中国再生资源》1994,(10):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857一92(接上期)口续表、一(待续)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二)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铝、低碳钢废料和铁合金为原料,试制了炼钢用的复合脱氧剂硅钡铝合金。本文论述了使用废旧铝试制复合脱氧剂的情况以及研究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1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再生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会议”,全国50多家重点再生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代表们认真论证了由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修订的关于GB/T13586((铝及铝合金废料》、GB/T13587((铜及铜合金废料》、GB/T13588(铅及铅合金废料》三个国家标准,并一致同意通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铝及铝合金在自然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方法 通过开展LM3纯铝、5083铝、LF6M去包铝及带包铝在淡海水交替、海水及淡水自然环境下2 a的暴露试验,将3种环境下材料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进行对比。总结4种铝及铝合金材料在不同水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对其腐蚀机理进行简要的探讨,并对其长周期的腐蚀行为进行预测。结果 通过对4种材料局部腐蚀协同影响因子(b)的对比可以发现,淡水环境对LM3纯铝局部腐蚀的影响最大,淡海水环境对5083铝合金局部腐蚀影响最大,淡水及淡海水环境对2种LF6M铝合金材料局部腐蚀的影响都很大。结论 5083、LF6M带包铝及去包铝,在淡海水交替自然环境下的耐蚀性能最差,LM3纯铝在淡水环境下耐蚀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市场旺盛需求的带动下 ,中国铝废料进口持续增长。 2 0 0 3年 1— 5月份 ,中国共进口2 642 0 5吨废铝 ,同比大幅增长 70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废铝净进口国 ,进口的铝废料多来自俄罗斯、美国以及欧盟。在中国旺盛需求支撑下 ,这些国家的废铝价格不断上涨。另外 ,中国的大量进口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 ,为保护国内铝行业 ,限制废金属大量流向中国 ,欧盟于 5月份出台了一项限制铝废料出口的政策 ,并将在近期出台限制其它废有色金属大量出口的措施。日前 ,德国金属贸易商协会 (VCM)理事长明斯特称 ,中国从欧洲大量采购废旧铜铝 ,…  相似文献   

12.
铸造铝合金中的夹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铸造铝合金中夹杂物的类型,检验方法及防止措施。铸造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除少量的由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带入外,因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和许多元素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熔融状态下的铝更易与氧,氮,硫,碳等元素化合生成非金属夹杂物及氧化膜,这些杂物严重危害铝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再生铝工业的现状分析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再生铝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再生铝年产量约为145万t,显著地缓解了我国基础材料供应的紧张局面。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2004年6月中旬,全球最大的废料回收利用组织——国际回收局的秘书长魏斯先生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废料回收协会——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主席维娜  相似文献   

14.
高铝粉煤灰和煤矸石工业化制备铝硅铁合金试验科技成果不久前在北京鉴定。由北京炎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的此项目在我国首次进行了利用粉煤灰和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料为原料,使用电热还原法直接制备铝硅铁合金的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15.
废旧铝的再生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旧铝的再生工艺简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利用效果好,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将废旧铝分类分级,按材质分别再生成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炼钢脱氧用的杂铝锭,铝渣灰再生成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  相似文献   

16.
日前 ,德国金属贸易商协会VDM称 ,为限制金属废料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欧盟将采取出口限制措施。该协会主席明斯特称 ,目前中国从德国大量进口金属废料 ,其中主要为铜铝废料 ,而且进口价格较高 ,令许多德国国内同行难以接受。由于大量金属废料流出德国 ,德国市场金属废料供给非常紧缺 ,一些金属再生厂商被迫关停部分产能。而且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对金属废料出口采取限制措施 ,供给压力更加严重。德国将限制金属废料出口中国  相似文献   

17.
美国Detox国际公司目前正在采用一种处理有毒废料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熔融的铝来破坏多氯联苯,双喔星,呋喃,三氯乙烯,卤代烃,对硫磷,和马来硫磷等这一类固体和液体废料。该法与现有的方法不同,它不用燃烧办法,而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使废料完全破坏。该法的能耗也较燃烧法低。在该工艺中,将废料放在一个含有100%氮气的炉中加热。所有有毒物料转变成气体赶  相似文献   

18.
后处理对离子镀铝涂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喷丸和化学氧化后处理方法对离子镀铝涂层微观形貌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离子镀铝、电镀锌、低氢脆镀镉、氯化铵镀镉等4种涂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和与铝合金的接触腐蚀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喷丸可有效地减少镀层孔隙率,提高镀层致密度;喷丸 化学氧化,化学氧化后的离子镀铝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离子镀铝涂层耐腐蚀性能大大高于锌镀层,但低于同等厚度的镉镀层,离子镀铝涂层与7B04铝合金的接触腐蚀性能略优于其他3种镀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在多次循环充、放氢过程中,Ⅲ型储氢气瓶6061-T6铝合金内胆内部结构中渗入氢,从而导致性能衰减,影响气瓶服役安全可靠性,文中从氢渗透损伤、高压气体渗氢、溶液渗氢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开展包括6061铝在内的铝及铝合金中氢渗透行为及对铝合金拉伸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采用高压气体渗氢及溶液渗氢开展氢致损伤机理研究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相比于高压气体渗氢,溶液渗氢在合金氢渗入量及渗氢效率上具有优势,且工艺简单,建议在开展Ⅲ型储氢气瓶氢致损伤机理及可靠性评价研究时采用.  相似文献   

20.
饮料替代白开水,易拉罐替代瓶装饮料已经成了部分家庭消费的习惯。但是,医学专家最近指出:不宜常饮易拉罐饮料,儿童尤其应该注意,谨防带来副作用。  易拉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的优点,所以备受人们青睐。易拉罐由铝合金作为材料,内层涂有一层有机涂料,使铝合金与饮料隔离。可是,若加工过程中部分罐壁保护性涂料没有完全涂盖,则会导致铝合金与饮料接触,铝逐渐溶于饮料中。儿童经常喝易拉罐易使铝摄入量过多,以致引发疾病。  科研人员曾调查过52种饮料,结果发现易拉罐比瓶装饮料铝含量高出3~6倍。而铝的摄入量过多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