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西部大开发序幕已打开,“两会”已成热点,似乎到西部淘金去已成为一种时尚。笔者作为中国科协减灾专家,建议应有些冷思考。我以为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重在要有创新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必须走在西部开发前面,忽略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开发行动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 一、西部大开发需从认识灾情开始 总体讲中国西部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之中,具体又包括黄土高原严重灾害区、川滇山地灾害区、蒙缰灾害区、青藏灾害区等。西北地区是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地理单元,干旱、少雨、多风及沙…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越来越引发各界的关注。西部开发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及灾情也成为科技与管理界的共识。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或如何用科技减灾的利剑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就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笔者认为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带头强调科技减灾 ,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 ,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以下就中国西部开发的科技减灾产业化思路谈五点构想 :第一 ,要明确开发西部与实现全国现代化的关系 ,为此必须要研究西部特有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 ,不在东部 ,而是在西部。中…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是中国首部研究探讨西部大开发的精品力作。该书由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同志亲自作序 ,并任名誉主任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汤泉任主任 ,近 50名专家、学者及领导以“认识西部献身西部”的精神为该书收拾资料 ,精心撰写每个章节 ,希望该书能对中国环保、安全、减灾界科技人士和关心西部建设、为西部投资的国内外金融、保险、建设等行业人士都有所“警示”。笔者衷心希望这部“小书”能为中国西部开发防灾减灾建设的“大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提到西部开发建设 ,许多人想到要搞好基础建设 ,发挥当地优势 ,搞好经济发展等等方面 ,而当我们请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马阳谈一谈对西部开发与减灾如何更好地结合时 ,马阳认为 ,将西部开发与减灾相结合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马阳谈到 ,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方式转移到节约型的方式 ,考虑西部开发尤其是西部减灾工作时 ,要考虑到这两个转变。我认为 ,在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想到 :一是在西部大开发时 ,不能按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开发的模式去搞…  相似文献   

5.
让 2 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 ,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的主题词 ,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必需开展一系列艰苦的工作 ,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及国家总体减灾应急能力。挥别 2 0世纪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 ,将科学研究导入正确的方向 ,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时空。“十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趋利避害的防灾减灾主题 ,不如此 ,我们会在未来突发灾害及灾变面前处于无准备的危险境地。思考 1:要宣传环保重要 ,安全减灾更重要的科学观就战略规划而言 ,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制定的《中国 2 1世纪议程》到…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区直辖市还要包括内蒙古及广西。对于这些地区可用“荒边远穷大”五个字来形容。作为一名减灾科技工作者 ,我认为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西部现代化不搞上去拖住全国的后腿。但西部开发要实事求是 ,要特别承认西部生态环境上的差距如地震仅 2 0世纪有 80 %发生在西部对此客观事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充分关注。我以为应尽快在西部开发“热”的宣教中 ,普及一种新观念即全面而有深度地认识西部的灾情 ,不如此西部开发建设会留下深深遗憾并造成许多不…  相似文献   

7.
金磊 《安全》2001,22(5):31-33
在2001年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科协2001年自然灾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递交的百余篇论文中,有近1/4是从不同侧面论述西部防灾减灾及生态安全建设的.我认为这是为正在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带了个好头,提醒开发建设者们要警视西部危情,更关注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8.
让2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的主题词,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必 需开展一系列艰苦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及国家总体灾应急能力。挥别20世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将科学研究导入正确的方法,创造一种要持续发展的新。“十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赵利避害的防灾减灾主题,不如此,我们会在未来突发灾害及灾变面前处于无准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9.
如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2 0 0 0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领导同志强调 ,西部大开发要把增强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公布的西部六大战略重点中 ,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笔者从西部生态安全及防灾减灾专题研究发现 ,在不少西部省区 ,如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 ,由于治理沙漠化及沙化任务艰巨 ,所以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区或丘陵沙漠区 ,经常看到“再造山川秀美大西部”的口号标语 ,无疑这是鼓舞西部大开发斗志所需要的。但通…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 ,西部属于我国重灾区 ,而人为灾害相当严重。通过认真总结建国以来 ,安全生产经历的四次事故高峰的教训并对我国西部人为灾害的历史及现状 ,进行剖析 ,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了综合对策 ;建议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西部开发计划、招商投资和工程建设中 ,要把交通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火灾 (油、气管道企业及民用设施、公共场所 )、水源 (水库、河流、南水北调 )矿山 (爆炸、坍塌、尾矿库、中毒 )、工业 (安全、卫生、环保、自然灾害 )等方面的安全减灾防灾工程纳入开发、建设、管理的体系之中 ;特别强调 ,要在大西北开发与建设中 ,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预防文化 (减灾文化 )、环保文化 ,提高全民族的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素质 ,才能把西部建成为我国经济腾飞、安全、卫生、少灾的 ,人民健康、富裕、长寿、与自然界和谐、高度文明的圣地。  相似文献   

11.
水射流技术的未来——兼论在安全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要国策之一。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能提高现代化安全生产、环保卫生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非常重视。水射流技术在安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已取得重大成果 ,在保护职工安全生产、无害环境工作方面 ,已形成了重要的安全工程技术学科。从不断发展的水射流理论、水射流技术的发展与新应用、水射流技术在安全环保减灾中的应用等三方面加以阐述 ,并兼论其在安全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射流技术 ,既是当今的高新技术 ,也是 2 1世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安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跨世纪的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及新拓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概要分析了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结构,指出学科扩展的思路;提出了学科建设中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安全文化观、大安全观、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安全减灾论;探讨了安全减灾科学技术面临的难题和对策;构想安全减灾环保为一体的科学技术新框架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要国策之一。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能提高现代化安全生产、环保卫生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非常重视。水射流技术在安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已取得重大成果,在保护职工安全生产、无害环境工作方面,已形成了重要的安全工程技术学科。从不断发展的水射流理论、水射流技术的发展与新应用、水射流技术在安全环保减灾中的应用等三方面加以阐述,并兼论其在安全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射流技术,既是当今的高新技术,也是21世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安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福建“金三角”经济区域综合防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简称为“西岸金三角”)为对象,重点针对该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文化传统、交通布局和城市规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分析和研究灾害的主要类型、已灾教训和潜在危险及其趋势;经系统研究,预测未来灾害的基本形式;着重分析未来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程度;从区域基本建设角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乃至重建及其预警的主要举措和基本策略,特别提出了数字区域、信息档案、安全规划、应急预警等先进、科学和合理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措施在区域综合防灾中的应用。为工程实践、经济计划、投资决策和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展现出一幅理想的人与自然依存的场景。笔者为此给出独特的思考和科学的见解 :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研讨“山川秀美”的科学内涵 ,以恢复大西北自然生态安全环境为基础 ,以防灾减灾 ,保护人与自然为手段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长远利益并结合地区实际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西部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现状,借鉴发达国家防震减灾管理的经验,构建了西部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包括防震减灾法律保障、行政监管、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防震减灾计划、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保证、防震减灾教育与培训、基层单位对震灾的预防、地震救援组织建设、震灾应急救援服务等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指出其建设重点应放在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抗震性能保证、行政监管、防震减灾计划、防震教育培训和基层震灾预防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西部中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的运用将有助于增强西部中小城镇的防震减灾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四沿”化工安全的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基本能浓缩中国化工概貌的江苏省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化工企业为背景,依据其形成和发展及基本概况,结合重大化工事故灾难,以安全与环境相耦合,对"四沿"化工安全进行了战略性思考,试图勾画临水化工本质安全的模型,提出在"四沿"地区构建化工本质安全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即建设"江苏省四沿区域化工本质安全和化工事故防范及应急系统"的思路、探索与实践。还提出了立法深化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严格区域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监督、强化监管执法力度等急需关注的问题。以江苏省"四沿"区域的化工安全为背景所提出的思路与对策,应该对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临水性化工企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对我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有重大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循环减灾理论及其煤矿循环减灾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循环减灾是在矿业开发中,针对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灾害多的实际,尽可能少采或不采目前条件不允许的煤炭资源,如必须开采则应减少危险源,综合利用、综合开发,把对煤炭开采有害的资源利用起来,化害为益,变废为宝,把目前认为无用的东西利用起来治理灾害,以废治害,从而实现资源开采最少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利用充分化,煤矿生产灾害发生最少化。煤矿循环减灾的典型模式有化害为益模式和以废治害模式两种类型。化害为益模式中包括把煤矿瓦斯作为资源的先抽后采、边抽边采模式和充分利用地热,变热害为热能模式。以废治害模式中包括煤矸石井下直接用于采空区充填模式和粉煤灰回收利用模式。循环减灾是一种从根本上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措施,在全国煤矿企业实施循环减灾对于遏止目前煤矿事故多发势头,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铁路施工过程中突水等岩溶灾害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野三关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防治与安全对策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提出岩溶突水灾害的类型,隧道施工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划分原则和岩溶灾害危险性分级;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和岩溶形成条件分析,研究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施工期岩溶灾害危险段的具体分布位置;探讨了施工中防治岩溶突水灾害的对策,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