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该法是将污水、空气和活性污泥同时经过射流曝气器,使其在高速湍流的作用下,强化了氧的吸收过程,同时发挥了活性污泥生物学特性的内在潜力,从而加快了基质的生化反应过程。该法具有曝气时间短,有机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和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气浮-水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特种丙烯酸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益宏 《化工环保》2006,26(2):126-128
采用气浮—水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高浓度特种丙烯酸废水,研究了投加生活污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厌氧水解时间、SBR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1∶1体积比投加生活污水,厌氧水解时间2d,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时间10h(进水后期曝气1h,共曝气11h),污泥负荷小于或等于0.08kg/(kg.d)时,出水COD小于85m g/L,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射流曝气法)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并普遍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此法已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半生产或生产性试验的先例。实践表明,射流曝气法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曝气时间短、剩余污泥量较少、能抑制丝状菌膨胀等优  相似文献   

4.
本文汇总了多级表曝型纯氧活性污泥法处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流态示踪、充氧和工艺运转试验结果,并对其工业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平行试验比较.在二者取得相同的处理效果时.纯氧曝气的停留时间约为空气曝气法的1/2,污泥指数(SVI)有较大幅度降低.污泥产量也有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法是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其处理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曝气设备、污泥回流设备和二次沉淀池(以下简称二沉池)等组成。工艺设计包括:(1)流程的选择;(2)曝气区容积计算和曝气池工艺设计;(3)需氧量、供氧量的计算与曝气设备的设计;(4)回  相似文献   

6.
德国Julich市将投运一座污水处理厂(为9.6万人),可去除污水中90%以上的氮。该处理厂采用Julich研究中心GmbH开发的Julich废水处理法(JARV)。JARV与标准的活性污泥法不同,废水是间歇进入曝气池。在新一批废水进入之前,曝气池曝气,使细菌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然后,停止曝气,加入新一批废水。在此条件下,硝酸盐被还原为氮。约20min后,重新曝气,硝化继续进行,整个循环约需1h。中试处理出水仅含硝酸盐2.5mg/L,而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则为25mg/L。这种间歇式进水方式有利…  相似文献   

7.
射流曝气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建昌  张安龙 《化工环保》2005,25(6):451-454
介绍了射流曝气的基本原理及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的独特作用,阐述了射流曝气技术的性能特点,回顾了射流曝气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列举了射流曝气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射流曝气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截流和处理某市内河的外来污染源,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是某市内河水系底泥污染系统综合开发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河道工程、截污工程、底泥疏浚、景观工程等。截污工程采取“沿河截污,超量溢流”的工程方案沿河敷设截污管道,并在河道交汇处设置合流污水调蓄池。  相似文献   

9.
日本栗田工业开发的用臭氧消除剩余污泥新技术 ,是利用臭氧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接触 ,使细胞膜破坏 ,微生物即易分解 ,再经曝气处理 ,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曝气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池 ,水与剩余污泥分离后 ,剩余污泥与臭氧接触 ,使微生物细胞膜破坏 ,成为容易生物分解的污泥 ,然后将其送曝气槽反复进行曝气 ,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使剩余污泥得以消除。该技术的优点是 ,可自由调节臭氧处理污泥的返回数量 ,解决生物处理废水时产生的大量令人头疼的剩余污泥问题。臭氧消除剩余污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焦末为载体的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强度、进水COD浓度、回流速率和进水pH值等因素对生物流化床短期内的影响.现条件下,生物流化床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RT 2.5~3.0 h、曝气强度45.9 m3/(m2·h)、进水COD浓度不超过2 000 mg/L、回流液速2.48 cm/s、pH值7.0~8.0,此时COD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徐忠  贺向阳 《电力环境保护》1998,14(1):64-65,56
在无需提升泵,曝气设备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而使生活污水得以净化的技术,解决了和般生活污水处理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易异常现象等问题。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投资省,运行,管理费用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后COD不达标的问题,以铁碳复合材料为填充粒子、以石墨电极为阴阳极构建了三维电极,考察了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15 V、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7、曝气量60 L/h、液固比0.6 m L/g的优化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2.4%;处理后出水COD降至67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宇  杜俊琪  杨祖荣 《化工环保》2005,25(3):174-177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清水进行了在不同悬浮填料体积含率和曝气强度时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曝气强度增加,传质系数增大,但曝气强度过大,并不利于移动床操作;当填料体积含率大于40%时,氧传质系数出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在填料体积含率为30%~50%、曝气强度为4.5~7 m3/(h.m)时,传质效果良好,氧转移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13,(3):192+197+201+205+225+234+248+266
碳纤维膜生物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工艺该发明涉及碳纤维膜生物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工艺。该工艺利用一个固定膜甲烷发酵槽(FMFT)下流式膜反应器,将活性碳纤维膜固定在FMFT下流式膜反应器内,利用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采用下流式进入反应区,反应区内添加相应当区于处反理应后装的置出体水积自15反%应~2装0%置的下活方性流污出泥,,产经生过的反气  相似文献   

15.
赵鹏  莫魁  卢姝 《化工环保》2012,32(2):164-167
针对某炼油厂的废水场二沉池出水,先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和超滤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投加专性微生物菌种、曝气生物滤池HRT为2h、COD去除负荷为0.36 kg/( m3·d)、超滤膜通量为50L/(m2·h)的条件下,出水中的ρ(油)为0.8 mg/L、COD为57 mg/L、ρ(氨氮)为0.2 mg/L.出水水质达到Q/SH0104-2007《炼化企业节水减排考核指标与回用水质控制指标》,可回用于循环水的补水.  相似文献   

16.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特性,比较了常用的曝气设备和填料,并总结了应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的工程经验。实践表明:该工艺运行可靠,操作简便,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将维生素c(Vc)作为共代谢一级基质用于苯胺废水的好氧处理,考察了Vc与苯胺质量比、曝气时间、反应温度对苯胺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苯胺质量浓度为80mg/L、污泥沉降比(SV30)为10%~15%、Vc与苯胺质量比为1:6、曝气时间为16h、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苯胺去除率最高达99.98%;当苯胺质量浓度为800mg/L时,在常温下连续曝气26h,苯胺去除率为99.99%,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1mg/L)。  相似文献   

18.
《化工环保》2007,27(3):275-27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分子化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由细分子化切割机与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混凝沉淀池、厌氧池、空气吹脱塔、缺(兼)氧池及溶氧好氧一体化综合处理池相结合,组成的一种细分子化、超饱和溶氧好氧活性污泥流动床动态平衡、高效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细分子化可至纳米级,水中超饱和溶氧量可高达50mg/L以上,氧的利用率可达95%,污泥产量可最小化,比传统的空气鼓风曝气降低30%~50%,能耗比传统的空气鼓风曝气法降低25%~35%,污水综合处理效率高,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保证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国外动态     
新型曝气装置——“Hiperator”可起到扩散空气器和机械表面曝气器的双重作用,并具有处理废水效率高、能耗省、维修管理方便等优点。该装置由曝气槽、循环泵、分布管道及数个GRP 曝气器组成。混合液从曝气槽由泵抽入分布管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曝气器喷管、喉管、扩散管、混合管及折转板再进入曝气槽。混合液体经喷管时,形成压力降,使空气进入喷气器.在曝气器中,氧迅速与液体混合,经  相似文献   

20.
姚猛  凌二锁  徐知雄  黄斌 《化工环保》2019,39(6):713-718
针对成品油库污水排放量不规律,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石油类含量高的问题,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对油库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四级隔油池和溶气气浮机,将原一级隔油池改造为调节池,有效解决了油库短时间大量排水对隔油池的冲击;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内循环三相生物塔,在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效好氧污水处理装置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深度处理单元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和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对生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水中COD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96.0%,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