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样自行设计、构建的生物脱臭塔对生活污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获得良好的效果,在空塔停留时间为92s时2个脱臭塔对氨和硫化氢的净化率均达到80%以上,投加活性污泥的1号塔的净化效果更好,表明接种污泥能够促进臭气的净化,其排气中氨含量已优于厂界一级标准,臭气强度接近无臭水平,沸石吸附及微生物氧化分解可能是其中主要过程机理。脱臭塔净化后排气中硫化氢含量仍然较高,达到稍可感觉出和易感觉的水平,表明脱臭塔对硫化氢的净化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因为进气浓度很低,故净化率仅为37%~51%。  相似文献   

2.
新型脱臭剂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的脱臭剂,其商品名是Anico,它的脱臭能力相当于活性炭的100倍,而且还同时具有杀菌和保鲜的效果。这种脱臭剂是Ⅱ价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配制的水溶液。Ⅱ价铁离子可以迅速而有效地除去氨气臭,三甲胺臭、甲醇臭、硫化氢臭等。但是,Ⅱ价铁离子非常不稳定,与氧结合即氧化,容易变成Ⅲ价铁离  相似文献   

3.
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鼓泡反应器中进行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吸收液NH3-NH+4浓度和烟气性质对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烟气温度和NO浓度的增加,脱硝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脱硝率随着吸收液中NH3-NH+4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SO2浓度的增大,脱硝率逐渐减小。在所有实验条件下,脱硫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脱硝率可达61.49%。通过添加添加剂部分氧化烧结烟气,可使烧结烟气湿式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4.
从生产萜烯树脂的废水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α-蒎烯的菌株,通过16S r RNA序列鉴定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为海洋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marine),命名为HKY。研究了温度、p H值、α-蒎烯的浓度对这株菌降解α-蒎烯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25~40℃对α-蒎烯都有较好的降解,其中在30℃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0.21%。初始p H在6~8之间时降解率较高,其中p H为7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3.43%。当α-蒎烯在100 mg/L以内时,培养48 h后没有残留,200 mg/L和300 mg/L时培养液中有残留,500 mg/L基本对该菌处于抑制状态。同时研究了该菌株的底物谱,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降解一些分子结构较为简单或者与α-蒎烯结构相似的工业有机污染物。运用该菌处理生产萜烯树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能够对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目标不仅是通过消除污染物降低生态风险,还期望通过脱盐技术实现水回用,处理过程中盐分的形成及其减量对于技术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脱氮不同路径盐分形成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研究对象,以电导率作为盐分削减的指标,以NH~+_4-N、NO~-_2-N、NO~-_3-N、SCN~-作为考察的污染物,把总氮去除作为目的,从电子供体种类/比例、碳源、碱和磷盐的投加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等主要因素对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了模拟焦化废水原位减盐的效果.结果表明:①以目标去除进水中200 mg·L~(-1)NO~-_2-N/NO~-_3-N为基准,3种脱氮路径盐分削减能力顺序为:厌氧氨氧化(41.97%)短程反硝化(26.12%)传统反硝化(11.16%);②在最优工况条件(NO~-_2-N/NH~+_4-N=1.33,c(NaHCO_3)=100 mg·L~(-1),HRT=18 h)下,厌氧氨氧化的减盐率、NO~-_2-N和NH~+_4-N的降解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41.97%、100%和99.38%;③相比较于单一的SCN~-或者苯酚,SCN~-与苯酚共同作为电子供体的脱氮减盐效果更佳;④SCN~-∶苯酚的电子供体比例为1∶3,HRT=38 h时,短程反硝化与传统反硝化脱氮减盐效果同时达到最优,其中短程反硝化的减盐率、NO~-_2-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26.12%、82.95%、100%,传统反硝化的减盐率、NO~-_3-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11.16%、100%、100%.研究工作可为寻求废水处理优化的脱盐路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波  常景彩  王翔 《环境工程》2016,34(9):80-83
为研究燃煤烟气中NO/SO_2协同高效脱除方法,某热电厂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O3对烟气中NO、SO_2的选择性氧化规律以及脱硫浆液、半干法循环脱硫灰对氧化产物的吸收效能。结果表明:烟气中NO、SO_2同时存在时,烟气中的O3优先氧化NO,当O3过量30%时,SO_2氧化率可达到42%;实际湿法脱硫循环浆液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近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仅为42%;含水量1)最大吸收率仅为30%,且吸收剂在218s后即丧失脱除效能;含水量为15%的半干法脱硫灰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为75%,吸收剂脱除效果良好且具备长时间稳定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批次实验,分别研究了丙氨酸对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短期以及长期影响.研究表明,当丙氨酸为唯一底物时,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培养,厌氧氨氧化过程均受到很大影响,体系内未发生氮的去除.在缺乏电子受体NO_2~--N的情况下,体系内未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虽然丙氨酸降解率达到了86%以上,但产生的NO_4~+-N在体系内积累.当向丙氨酸为底物的系统中投加NO_4~+-N和NO_2~--N时,短期(7h)培养中厌氧氨氧化活性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2mmol/L丙氨酸在厌氧氨氧化体系中10h即可去除78%,高浓度(10mmol/L)丙氨酸在60h达到99%的去除率;长期培养过程中,浓度为2mmol/L的丙氨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氨氧化活性.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共同作用下,TN的去除率达到57%,丙氨酸的去除率为99%左右.  相似文献   

8.
有机碳源作用下厌氧氨氧化系统的脱氮效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及浓度变化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与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200 mg·L~(-1)时,厌氧氨氧化活性下降84.2%;当乙酸钠浓度低于120 mg·L~(-1)时不但不会抑制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蔗糖对厌氧氨氧化的促进作用与乙酸钠类似,当浓度为80mg·L~(-1)时,最大比厌氧氨氧化速率提高了25.0%;柠檬酸三钠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几乎没有影响,当有机物浓度为80 mg·L~(-1)时,最大比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为:蔗糖乙酸钠柠檬酸三钠葡萄糖.有机碳源作用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可协同反硝化反应去除系统中的硝态氮,提高了系统总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粒度对煤矸石活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煅烧活化是煤矸石为原料提取铝、硅等化工原料的重要环节,煤矸石破碎粒度对煅烧活化效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山西潞安的煤矸石为原料,利用煅烧活化-酸溶法提取煤矸石中的铝,研究了粒度对煤矸石活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确定铝溶出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650℃、20%盐酸225mL/100g煤矸石、固液比1:3、酸浸时间3h,在此工艺条件下研究矸石粒度对铝和铁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对活化效果影响显著,当物料粒度为60~80目时,铝的溶出率最大达到79%;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活化效果,动态煅烧活化效率显著高于静态煅烧,粒度对煅烧效果产生的重要影响很大程度来源于空气接触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氨法脱碳过程中吸收剂中CO2负载量对CO2脱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高负载量(≥0.4)时,增加吸收液中总氨质量分数(吸收液中所有包含氨分子和铵离子的物质,并统一换算成NH3的质量分数)并不能有效地提高CO2的脱除率.同时,分别对有机和无机添加剂进行筛选,选取哌嗪(PZ)和十二水磷酸钠(Na3PO4·12H2O)对吸收剂中高CO2负载鼍条件下的氨水溶液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哌嗪(PZ)浓度与总氨浓度之比为0.08,在吸收荆中CO2负载量为0.4、0.5和0.6的条件下,CO2脱除率可分别提高29.4%、31.0%和21.7%;当Na3PO4·12H2O浓度与总氨浓度之比为0.10,在吸收剂中CO2负载量为0.4、0.5和0.6的条件下,CO2脱除率可分别提高11.0%、11.7%和17.1%.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厂新建碱渣氧化脱臭装置工艺特点、运行情况及脱臭后常汽碱渣的回用情况。实践证明,此装置对常汽碱渣脱臭效果好,脱臭后碱渣完全无臭;脱臭后碱渣回用于精制油口,油品质量合格,对下游环烷酸装置的环烷酸质量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资源的环境效应——四季桔叶挥发油抑菌效果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S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GC-MS)、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四季桔叶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揭示了四季桔抑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机理。实验结果从四季桔叶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9.578%;四季桔叶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红酵母(R. glutinis)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体外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强度与挥发油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当挥发油浓度为0.1g/L时,抑制率为82.56%。  相似文献   

13.
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各种生物脱臭的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提高生物脱臭效率的途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生物脱臭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物法处理饲料恶臭废气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法处理饲料恶臭废气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288 d运行期间示范工程装置表现出了良好的运行稳定性,氨的净化效率一般稳定在90%以上,可达99%。经过当地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饲料恶臭废气经生物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对我国饲料行业恶臭废气的治理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该生物脱臭技术具有抗负荷、温度变化能力强、设备简单、停留时间短、运行费用低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土壤中矿物油含量的分析方法。采集的土壤鲜样,采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化学干燥。用四氯化碳提取土壤中的油类物质,采用硅酸镁去除提取液中的动植物油等极性化合物后,使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提取液中的矿物油含量。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9以上。测定下限为1.85 mg/l,测定上限为100 mg/l,测量范围为9 mg/kg~500 mg/kg,方法的灵敏度为1.05。试剂空白加标回收率56%~83%,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9%~74%之间。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物脱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处理恶臭物质已成为当今恶臭处理研究的主流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各种生物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由于脱臭微生物是生物脱臭工艺的核心 ,文中同时介绍了一些脱臭微生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废水管网系统中臭气的最常见的发生源主要有下水道总管道和泵站。生物脱臭中的土壤生物过滤法系统对于终端控制来说不仅效果明显 ,可以消除超过 99%的臭气 ,而且 ,土壤生物过滤法的操作和维护费用低 ,对环境不造成冲击 ,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土壤生物过滤法的结构、作用机理、效果、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生物除臭方法的试验原理和工艺流程,应用生物滤床等装置对某制药厂的废水产生的臭气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生物过滤除臭工艺能去除99%的废水中的H2S,此工艺适合于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H2S臭气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高效原油降解菌处理油田采出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油田采用废水中原有微生物种群分离驯化出的高效原油降解菌,通过单一菌种高效原油降解菌降解性能实验,高效混合菌正交实验,最佳组合菌株的连续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实验,都取得了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良好效果。这表明在常规物理,化学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再空度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陈英  陈东  闫哲  王玉华  王路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1):1278-1284
为节约淡水资源、拓展海水的直接利用途径,采用热化学水洗处理技术开展了基于海水洗涤的罐底油泥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干化罐底油泥(水含量为9.8%、油含量为25.6%、固含量为64.6%,均以w计)不宜直接进行热化学洗涤,需采用轻油(120#溶剂油)进行萃取预处理,萃取后残油量(干基,以w计)为18.8%. 适宜的洗涤液为海水溶液,其ρ(TX-10)(TX-10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0 g/L. 液固质量比为5、洗涤温度为60 ℃、搅拌速率为180 r/min、搅拌时间为30~40 min是洗涤萃取残泥的适宜条件,该条件下萃取后的残油量为2.80%. 二级海水洗涤可使残油量降至0.23%,满足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在洗涤废水再利用试验中,为维持洗涤废水的脱油能力,可在每L洗涤废水中补加1 g TX-10. 研究显示,溶剂萃取-海水洗涤工艺可有效处理干化罐底油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