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主要成分及常用处理方法,探讨了国外返排液处理新技术,提出了返排液处理发展方向。返排液处理常用技术主要有自然蒸发、冻融、过滤、臭氧氧化、化学絮凝、电絮凝、反渗透和蒸馏等,而新技术主要是各种处理工艺的组合应用,以氧化、絮凝为主。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应朝着各种工艺复合应用,物理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的方向进行,开发电絮凝和高级氧化等新技术,研制撬装处理设备,使处理工艺模块化,并对有用成分进行合理回收再利用,降低处理成本,为页岩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压裂作业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随着该技术在各油田的规模化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压裂返排液,该类特种废液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南某污水处理站压裂返排液为实验对象,提出"预处理-芬顿氧化-二次氧化-活性炭吸附"的复合氧化处理技术,压裂返排液通过该技术处理后COD等部分指标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辅助高效液相色谱图分析,结果也显示出处理各阶段物质成分呈下降趋势。说明压裂返排液复合氧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该实验研究也为压裂返排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中美页岩气水力压裂返排液,发现两者均具有产生量大、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高COD、高TSS、高TDS等特点,若压裂返排液进入到地表水及土壤中,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常用的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技术有深井回注法、处理后回用法及处理后排放法。我国页岩气水力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尚不成熟,部分地区仍沿用石油行业处理采出水的方法;部分页岩气田以借鉴国外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为主,结合自身返排液情况制定处理流程;返排液回收后重新用于水力压裂的水处理技术还不成熟,应积极开展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纤维过滤技术在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开展合流制溢流处理的中试研究,考察该技术对溢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溢流进水SS浓度值常高于COD浓度值,进水混合水样的非溶解性COD浓度为混合水样COD浓度的73.08%~90.0%;滤速不超过20.83 m/h时,SS负荷去除率大于60%,中试装置的水头损失不超过1 kP...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的开展,混合制城市排水系统成为主流.混合制城市排水系统污水溢流是城市受纳水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有效控制混合制城市排水系统污水溢流的频次和水量,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城市受纳水体的污染,从理论上、排水工程建设及城市排水系统的日常养护管理等方面剖析了混合制城市排水系统污水溢流的原因,给出了各种针对性的控...  相似文献   

7.
在饮用水,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类产品AlliedColloids(Asia)LtdIanBarkerandNingHan使用絮凝剂可显著地改善固液分离过程。30年来,絮凝剂已广泛地在发达国家应用于城市污水、饮用水、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以...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常规油藏压裂返排液中化学药剂成分较多、黏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采用氧化-混凝-过滤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结果表明:在氧化剂加量为5 mL/L、催化剂加量为2 g/L、pH值为5、反应2h后,再将出水pH值调至9,加入P1混凝剂2 g/L,有机絮凝剂2 mL/L,搅拌均匀后固液分离,出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悬浮物降为1.9 mg/L,含油量为0.4 mg/L.  相似文献   

9.
旋流分离器对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分离效率受到结构尺寸的影响。目前定量计算大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并且大部分经验公式是基于固-液分离的旋流器,对于油-水分离并不能达到最优的分离效果。通过响应曲面法(RSM)中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旋流器进行设计计算,以20%含油率水样,旋流器公称直径75mm为例,优化结果为入口直径为14mm,溢流口直径为18.94mm,底流口直径为8mm,处理效率为93.13%,优于广泛采用的Arterburn和Rietema经验公式设计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疲劳从起因来说分为功能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两类,功能性疲劳又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性疲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是功能性疲劳。这种疲劳是由机体劳累过度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和乳酸,在体内积蓄起来造成的。其实疲劳的初始常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疲劳一出现,人就应该休息,经过休息,废物排除,疲劳消失,人就恢复正常。如果对出现的疲劳不加以调节,任其发展则会导致以心理疲劳为主的过度疲劳,不仅会引起人的工作能力下降,体力和脑力衰减,进而会引起心理失衡、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诱发各种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井下作业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油田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工艺尤为复杂,施工类型繁多,容易发生各种污染。针对压裂施工排出井管返出液的特点,重点提出利用絮凝-隔油法,之后再用次氯酸钠结合紫外光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氧化分解难处理的部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污染。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该法可有效去除水中CODCr 和Oil ,去除率分别为98.9%、98.3%。  相似文献   

12.
压裂技术的副产物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处置逐渐成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关键的环保瓶颈,面对压裂返排液高昂的处理费用和川渝页岩气开采区复杂的地形,目前国内并未建立完整压裂返排液集中处理厂。选择压裂返排液处理主要应用的工艺单元,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调研,初步建立了压裂返排液处理的规模经济模型,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对返排液集中处理规模提出了合理建议:应在现场试验中进一步验证返排液处理装置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烟气的环境污染与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佳  徐晓军  张艮林 《环境技术》2005,23(1):18-20,31
阐述了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重要性;针对垃圾焚烧烟气中的各种有害成分,介绍了对应的处理方法,着重对袋式除尘器、二喂除装置等设备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稠油污水来源广、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油水密度差小、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梳理了稠油污水的来源、成分、特点及处理难点,总结了稠油污水处理中调质破乳、絮凝/气浮、生物降解、氧化或吸附四级处理技术的进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缩短工艺流程、采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工艺以减少新污染引入,采用靶向氧化技术去除生物毒性、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增强生物处理以提高处理效能等建议,以期为稠油污水绿色、低碳、低成本、高效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级氧化技术对油田压裂返排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在阐述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油田压裂返排液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面的几种高级氧化技术: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Fenton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超临界水氧化、超声波氧化,重点讨论了高级氧化技术在油田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各种废电池的种类、有害成分,处理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度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页岩气开发中广泛采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特别针对油基钻井废弃物和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开展研究分析,结合国内生产实际情况,介绍各项技术的优劣。通过一线科技专家评分,在油基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中热脱附法得到最高评价,压裂返排液一、二级处理技术中化学絮凝法得分最高,压裂返排液三级处理技术中反渗透技术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技术在国内外油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及压裂返排液处理应用中十分普及,评分情况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反映了评分系统的准确性。该研究对我国页岩气开发污染治理技术甄选和研发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污泥堆肥(生物干化)项目臭气治理现状,指出除臭问题是制约污泥堆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对比各种除臭技术,分析了污泥堆肥臭气成分和除臭机理,得出结论:化学生物组合除臭工艺与植物液除臭工艺相结合是适合污泥堆肥项目的选择。最后介绍了除臭系统设计选型的主要参数,指出在污泥处理工艺设计中考虑除臭系统可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第三产业及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皇岛港在装卸运输中有煤尘与油污染,应采取各种措施严格管理,并回收循环使用,非饮用水也应循环利用,铁路与公路运输中应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回收处理循环使用.在旅游业和餐饮业中也应实现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及污水的处理循环使用.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重点解决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和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并使之资源化、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装置包括密封的吸收液容器、空气压缩机等 ,用于温室作物增施CO2 气肥。本装置利用空气压缩机在吸收液容器内形成负压 ,吸入待净化燃体 ,在气液两相反应中对有害成分同时进行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 ,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优点 ,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使用。 (ZL 972 5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