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场勘察是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的勘察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察和检查,是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扣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验收监测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建设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对各类污染源及排放口的检查等八个方面对现场勘察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做好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为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乃至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现场勘察是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的勘察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察和检查,是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验收监测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建设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对各类污染源及排放口的检查等八个方面对现场勘察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做好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为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乃至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设项目迅猛增加。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建设项目污染物达标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环保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监测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过程中常见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环保验收是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最终检查。因而验收工作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验收监测是环保竣工验收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多年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是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重要环节。验收监测工作是对企业污染源的首次监测。要做好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应把握好几个关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现代人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而能够对建设项目竣工中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就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它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监测来了解当中是否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情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能够为环境监测提供详细的数据以及技术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在环保验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验收监测是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部分,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验收依据,对预防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到位,技术及素质无法满足要求等,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完善我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程序主要为:全面了解相关验收资料、现场勘察、编写和审核环保验收监测方案、环保验收现场监测、编制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在这五个步骤中,现场勘查是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基础。通过现场勘查才能确定建设项目验收监测的范围并确定验收监测内容、验收执行标准并反映在验收监测方案与报告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现场勘查注意事项,确保环保验收工作准确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建设单位和监测人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并不断的提出新的整改、落实或者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水平,促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每个建设项目不同,所以每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也会不同.验收监测方案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验收监测规范,合理的运用验收监测标准,布置验收监测点位,考察验收监测项目的环保设备的完成情况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就验收监测前期的调查工作,监测期间监测工况的把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的确定,验收后的监督监测,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靠性,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何宇  盛茂银  王轲  王霖娇 《环境科学》2022,43(7):3752-376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及对当前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西南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与C、 N、 P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规律,选取了西南喀斯特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针对7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建立了系列样地,开展了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团聚体C、 N、 P含量与计量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影响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玉米地和撂荒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相对较高,草地和裸地的团聚体稳定性相对较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体随土层增加呈现降低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C、 N和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疏林地和撂荒地土壤团聚体C和N含量较高,草地土壤团聚体C和N含量较低,裸地和撂荒地土壤团聚体P含量相对较高.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C、 N和P计量比也存在明显影响.乔木林地、疏林地和撂荒地土壤团聚体C∶N相对较高,草地土壤团聚体C∶N最低;乔木林地和疏林地土壤团聚体C∶P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乔木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团聚体N∶P较高,明显高于裸地和撂荒地.喀斯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与土壤C、 N...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内蒙古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沙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35.9%和10.1%;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辖区内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度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侵蚀轻度、中度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3.9%、30.2%和19.2%;受降水空间差异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自东南向西北呈逐步下降趋势.土壤盐渍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57.6%和14.6%,盐渍化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是土壤盐渍化高发的主要原因.生境不敏感、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0.5%、25.1%和10.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这些区域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高,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综合生态环境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7.9%和9.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位于内蒙古中北部,等级较低的区域位于内蒙古西北、东北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13.
蒋昊  赵亮  张晶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9):3981-3991
为了解黄海氮营养盐的循环规律与收支情况,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ECSECOM),模拟了黄海溶解无机氮(DIN)、颗粒有机氮(PON)的循环收支情况,分析了各源汇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及不同形态之间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海DIN浓度在春、夏季较低,秋、冬季恢复至高水平.PON浓度在冬、春季较低,在夏、秋季有升高的趋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DIN最主要的汇和源,初级生产消耗的DIN中29.47%由水体内碎屑物质矿化分解提供,外源输入的DIN占总浮游植物生长需求的14.60%.浮游植物死亡是PON最大的源,沉积物为PON的净汇.大气氮沉降对黄海的影响范围全面,底沉积物释放和河流输入的DIN对黄海的影响是局地的.从PON与DIN之间的循环转化来看,PON中有48.50%转化为DIN,其余大部分都沉积到海底界面,而DIN向PON的转化率为38.85%.  相似文献   

14.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机制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系统由环境问题、不良环境行为等成分构成,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及环境政策调控主体与政策对象的博弈影响环境政策效率。使用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模型,准确调控位置、调控对象、利用综合调控工具能为环境政策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再起步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是灾荒史研究的发起者和中坚力量。其中以李文海先生、夏明方先生等为领军人物的学者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近代中国灾荒的论文和论著。其中夏明方先生是近代中国灾荒研究的著名学者,在灾荒的缘起、发展、影响及官民应对等方面有着独到精辟的观点和全面客观的阐述。对于当代国内学界对于灾荒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晓华  姚林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1958-1971
乡村稀释化是指城乡关系失衡下乡村人口持续减少、社会活力凋敝、人居空间不断被稀释的过程,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间问题的动态化呈现,是新时代乡村地理学亟待深化研究的课题。基于城乡关系视角,从人口活力、土地利用和社会活动三个维度对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进行测度,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近10年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呈现出阶段性加速化过程、多维度差异化状态、集聚性分异化空间格局等特征;(2)人均水资源量、农业从业人口密度、贫困发生率、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单位乡村小学在校生人数、每万农村居民村卫生室医生数等要素对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影响显著;(3)在特定城乡关系背景下,基于区域本底条件,城市系统的控制引导与乡村系统的被动响应共同推动了乡村稀释化的形成和蔓延。科学认知乡村稀释化,可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精准施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美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部分底漆标准差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标准与美军标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综述了中美现有的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的相关标准,从标准体系和技术指标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二者存在的差异。由于时间、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现行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底漆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性能指标尤其是耐盐雾和丝状腐蚀性能与美军标有较大差距。提出了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产品研发以及建立和健全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底漆标准的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海洋环境下军机及武器装备腐蚀防护与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太子河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区,为定量估算该区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经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后,利用单位负荷法和SWA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1997~2008年径流、泥沙和营养盐输出的模拟研究,进行了多参数、多目标和多站点详细的参数率定和模拟验证,最后分析了非点源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径流模拟效果较好,泥沙和营养盐模拟结果符合要求,模型在太子河流域适用性较好,可以模拟分析该地区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问题;1997~2008年年均总氮和总磷负荷为17357.43t和7110.91t,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受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汛期(6~9月)负荷总量占全年的77.76%和80%;负荷强度的空间差异较大,全流域多年平均值为13.20,5.41kg/hm2,流域内污染负荷关键源区是灯塔市和辽阳县.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EIA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在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方面都有一整套详细而又具体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然而其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EA和HIA可以弥补建设项目EIA的这一缺陷.关于SEA和HIA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研究和实施的较深入,而中国则起步相对较晚,研究和实施的较浅显.在分析和总结当前SEA和HIA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在SEA和HIA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和研究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讨论了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和研究在军工材料开发、应用及其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军工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的技术内涵、试验与研究的模式和军工材料开发到武器装备应用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试验与研究的总体战略和目标。结合国情。提出了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与研究和关键材料体系环境适应性数据完善.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自主保障能力建设.军工关键材料环境适应性工程化验证技术的提升等3方面重点发展和研究内容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