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品德与社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与兴趣指向,力求在作业设计上实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立足文本解读与赏析,寻求、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借此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文本,感悟生活,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编写的。要提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和质量,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小学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更加重视学生品德方面的建设。新形势下,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与品德有关的知识和规范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如何待人接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懂得如何做人。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怎样和生活有效接轨展开论述,旨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纯真。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9.
命题应该像导火索,要能够瞬间引燃学生素材储备这个火药库。命题一定要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生活接轨,并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写出有声有色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创作活动的源泉,美术也是一种创作,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离开了生活的美术就如同没有根源的枝叶,会逐渐干枯。因此,真正的美术教育应当从生活出发,将教学活动生活化,使学生从熟悉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学习美术,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校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感悟体验;注重家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享受体验;注重社会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深入体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文化具有多元性,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故而美术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生活,使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因此,各普通高中应重视美术课,尤其重视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富于思维性和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勤思善赏,乐于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其审美能力。然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高效地育人。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必须回归儿童生活。首先,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淡化教育痕迹;其次,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重视生活实践。第三,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理能力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近年来,随着社会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培智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宿舍指导等途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培智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以活动为纽带,营造有利的环境,创建学习平台,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提高生活品质,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科学研究,从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确立专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研究能力,在高中阶段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点明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只有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学有所用。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观念,倡导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且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广泛、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使得语文学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给小学习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儿童视野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其独特内涵,从认知论和社会文化观的角度思考儿童语言的习得与运用,习作可以定义为是经由认知发现生活,在语言的交往与习得中回归生活、丰盈生命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