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游戏是目前很多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自主性游戏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所以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之一。依据自主性游戏的特点,提出了创设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创设有助于稳定幼儿角色的游戏标志、创设不同幼儿不同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的观点,并从意识培养、规则产生、规则遵守、规则强化、规则内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自主性游戏中规则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在游戏中,幼儿模仿各类人物、动物及各种事物,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展。游戏成了他们参加一切活动的准则。在游戏中他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悦,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本身就能吸引孩子并能让孩子积极参加。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把"游戏"作为对孩子进行音乐能力培养及整体发展和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游戏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其激发幼儿创造力的作用逐渐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优化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培养幼儿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鼓励创新,引导创造;幼儿为本,适时指导;给予鼓励,体验成功,强化对游戏这一教育途径的利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提升游戏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智力、思维、情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游戏,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挖掘其教育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民间游戏蕴藏极大的教育价值,并对幼儿身心诸多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已在学界获得一致肯定。文章以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良好形成学习品质的角度,分别从民间游戏对幼儿自主性培养、兴趣性扩展、创新性发挥、注意力发展、自我调节与反思等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分析了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旨在探讨有效的策略,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评价屋"作为一种新的角色游戏评价方式,是在大班幼儿游戏过程中自然生发的。它让幼儿真正成为评价主体、拓宽了游戏评价范围、提高了游戏评价效率。文章阐述了"评价屋"生发的背景及运用方式,分析了它对当前幼儿角色游戏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游戏活动是幼儿期高度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但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实现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让幼儿独立设计游戏,自己选择角色,按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自主地塑造生活,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使他们的创作欲望得到满足。教师可通过拓展材料、拓展指导方法、拓展内容形式三个方面拓展幼儿园构建游戏。  相似文献   

10.
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力是结构游戏目标达成的关键。幼儿教师在组织结构游戏时,可以通过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的游戏主题,提供合理的游戏空间和材料,采取细致观察和巧妙介入的指导方式,突出游戏评价中的分享和互动等途径,有效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力,进一步发挥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