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检漏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并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石化装置泄漏隐患检测.通过对某石化企业设备管阀件、储罐密封圈及呼吸口开展泄漏检测,摸清了企业设备泄漏现状,查找到多处泄漏隐患,为设备维修整改提供了数据依据,为企业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军用电子设备电磁信息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了TEMPEST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电磁泄漏的主要途径和方式、TEM—PEST检测技术及TEMPEST技术与EMC技术的关系,综述了国内外TEMPEST技术的发展状况,概括了在军用电子设备设计、应用中常用电磁信息防护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泄漏检测技术现状、检测与维修效果,同时给出国内外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发展趋势,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开展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为例,提出集团公司各炼化企业开展LDAR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红外热像仪在侦测石化装置无组织排放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气体检测专用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通过与传统方法比对,表明了热像仪在设备泄漏检测上的优势。分析了风速、距离对热像仪侦测结果的影响,风速越小效果越好,侦测距离宜在10m以内。用美国EPA关联方法,通过现场检测数据,计算了某公司委托检测装置年泄漏量(高达46.8t)。计算结果表明:热像仪发现泄漏设备所产生的泄漏量占装置设备无组织排放总量的99.4%。因此,把热像仪用于排查设备泄漏将会大大提高无组织排放源的确认效率,为石化装置开车过程、检修前以及正常运行过程的查漏和进一步治理无组织排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鄂城钢铁厂采用高梯度电磁过滤新技术及综合处理污水新工艺,为我国污水处理开创一条新路.高梯度电磁过滤处理污水及污泥、干尘综合处理工艺的主体设备是高梯度电磁过滤器.这种设备内装导磁不锈钢钢毛,通电即产生磁场,将水中的微粒浮尘吸住.同常规的过滤设备比较,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过滤效率高、成本低、自动控制、维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环境电磁工程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发射系统是最严重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各种开放式的高功率射频与微波应用设备,是次一等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这类设备主要包括雷达站、微波通信机、微波治疗机和射频溅射仪等。其电磁波辐射主要危害近旁的操作人员,但其泄漏辐  相似文献   

7.
韩绍伦  陈明  李剑 《环境保护》2012,(13):53-55
储存罐及输送设备在为我们生产建设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设备或储罐损坏,可能导致大量化学品释放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工企业储罐和输送管道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运送、储存化学品的储存罐及输送设备泄漏事故时有发生,此类泄漏事故一旦发生,必然会引发突发性环  相似文献   

8.
废热锅炉是石油化工企业常用设备,它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产生蒸汽,从而降低能耗.废热锅炉如果发生泄漏,将会造成工艺气体串入锅炉水系统或者水串入工艺系统,引起催化剂、设备损坏,造成整个生产装置停车.2004年6月4日,某大型氮肥厂合成氨装置在投料开车过程中,废热锅炉(101-CA/CB)发生泄漏,当班人员在巡检中发现合成气压缩机入口分离器高液位报警,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一段转化炉催化剂中毒.  相似文献   

9.
利用引进的美国热电子公司 680型便携式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检测重庆市所辖 56个站场天然气集输设备的甲烷泄漏情况 ,分析了“气田 -集输管线 -井站 -设备”的泄漏情况 ,计算出设备的天然气泄漏量及经济损失 ,为生产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运行与管理的要点,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结合国内某石化企业实际应用案例,从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核算理论和近两年来的实际应用数据两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了石化企业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提高减排效率的控制因素,为提升企业LDAR技术实施水平,控制和减少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促进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1.
军用计算机电磁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磁学的方法分析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的原理,引入偶极子分析计算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场的频谱与场强;研究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接收机的接收原理,进一步定量分析了辐射场强与接收机带宽、噪声系数、接收天线定向性和增益之间的数值关系;阐述了计算机电磁信息泄露的方式和途径,概括了基于实际的军队计算机应用中电磁信息安全与防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车辆强电磁脉冲条件下的分层防护及验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地面整车装备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研究高场强条件下的分层电磁防护技术。方法研究强电磁脉冲干扰的车辆耦合途径,在综合考虑车辆生存能力、功能任务、费效比等因素的前提下,探讨从元器件级、设备分系统级、整车级进行电磁防护的方法,并提出验证方法。结果提出了基于分层的电磁防护措施,探讨了外部射频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和电缆束瞬态传导敏感度测试等验证方法。结论要提高地面整车装备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应当继续研究强干扰条件下的分层电磁防护技术,并通过整车试验进行防护效能验证。  相似文献   

13.
强电磁脉冲环境下计算机设备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强电磁脉冲对计算机设备的损伤机理和破坏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在强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对计算机脉冲防护技术和措施做了详尽的介绍.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强电磁脉冲环境下计算机设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一套仿真系统,模拟不同作战场景下电磁环境(侦察、探测、干扰、通信、导航等)对武器装备造成的影响,实现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仿真需求.方法 以GIS系统和电磁传播算法为基础,以模型管理、想定规划、仿真推演、态势显示和模型数据库为主要框架,提出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种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衡量和论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单个装备的综合电磁兼容性和战场己方所有装备系统的整体电磁兼容性。方法结合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需求,建立对装备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综合评估方法。结果给出了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多指标的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多属性决策角度,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装备战场电磁兼容综合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结论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可以为装备、平台和集群的战场运用方式论证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平台的现役电子装备质量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立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3):156-160
目的构建一个快捷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用于开展现役电子装备质量过程控制。方法通过装备服役阶段的质量过程控制现状,对其控制难点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质量过程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并对构建一个快捷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出初步探讨。结果装备服役阶段的质量过程控制现状是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平台不完善、投入资源不足。根据装备质量过程控制的难点,得出了装备质量过程控制要素,建立了综合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框架,提出了信息数据对产品的质量提升和高层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建立装备全寿命的质量信息系统,可强化装备在全寿命周期的质量过程控制,促进装备持续改进,提高服务保障效率,对部队日常使用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C^4ISR系统毁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设备易感性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军用C4ISR.系统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使得电磁脉冲的威胁进一步增大。对电磁脉冲的毁伤机理进行了阐述,概叙了电子器件毁伤的特征阈值,并从电磁脉冲对C^4ISR系统信息源的威胁、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的威胁以及对C4ISR通信网络的威胁等方面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对作战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防御电磁脉冲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内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战场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产物。综述了战场电磁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结构,分析了其复杂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描述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思路,即以用频设备的灵敏度区间将战场电磁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子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加强武器装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与特征及其对武器装备的影响,重点从武器装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装备训练、战场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武器装备管理的对策,为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武器装备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方法。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的特点,从全系统、全寿命周期角度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信息分类标准,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特征,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要求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依据线面结合的信息分类方法,构建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结论提出了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要求及分类方法,设计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