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2+能够促进Fenton反应,Ni2+与Cu2+均为第一系的过渡金属。采用Fenton/絮凝法处理含镍(Ni2+)及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废水,考察Ni2+浓度对Fenton反应的影响,以及该体系下Fenton反应时间、n(H2O2)/n(Fe2+)、H2O2初始浓度、絮凝剂Ca(OH)2投加量、助凝剂PAM投加量对DMP、COD及Ni2+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废水沉淀物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探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试验的最佳参数为:n(H2O2)/n(Fe2+)=4∶1,H2O2初始浓度为200 mg/L,絮凝剂Ca(OH)2投加量为475 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1.0 mg/L;此时,DMP、COD及Ni2+去除率分别为100%、65.80%及99.08%,出水中Ni2+浓度为0.10 mg/L,远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混凝-Fenton法预处理模拟电脱盐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斌  周觅  莫建松 《环境工程》2010,28(6):31-35
采用混凝-Fenton法对模拟电脱盐废水进行预处理,筛选出最佳混凝和氧化条件。结果表明:FeSO4.7H2O和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分别为1000 mg/L和7 mg/L,Fenton反应初始pH值为7,H2O2投加量为0.06 mL/mL(分两次投加),n(H2O2)∶n(Fe2+)=10∶1,反应2 h的条件下,经此法处理后硫化物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9%和90%以上,废水中较低浓度的Fe3+和Mn2+有利于Fenton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实验采用Fenton反应-中和-厌氧菌法处理某高盐度工业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处理该工业废水的最佳条件是:n(H2O2):n(COD)=2:1,n(H2O2):n(Fe2+)=4:1,pH=3,反应时间采用120 min。Fenton处理后废水COD由24 230 mg/L下降到13 020 mg/L,去除率达到46.26%;所得反应液用Ca(OH)2中和沉淀后COD值降低到11 060 mg/L,去除率为15.05%;最后废水经稀释后进行厌氧菌降解处理,COD为1 625 mg/L的废水经厌氧菌6天处理后降为466 mg/L,去除率为71.32%,达到GB8978-1996中规定的COD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公路油罐车清洗水采用含油废水"老三套"模式进行处理,但由于油罐车种类多,清洗水水质复杂,含高浓度石油和化工类难降解污染物较多,普通生化工艺处理效率低,水质达标难度大。通过Fenton氧化法对生化处理后出水作进一步深度处理,在反应溶液初始p H为2.0~4.0,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为1.5~11.0 m L/L,n(Fe2+)∶n(H2O2)=1∶(15~20)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用Na OH溶液调节反应溶液p H为6.5~7.0,此时出水COD、ρ(油类)可分别降至44.3~20.1 mg/L和0.82~0.29 mg/L,ρ(氨氮)<4 mg/L,浊度<3 NTU,无色无味,达到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模拟金刚烷胺废水,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Fenton试剂对金刚烷胺的去除效果,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常温(23 ~ 25℃),pH为4,H2O2投加量为3 000 mg/L,H2O2与Fe2+的质量比为1.28时,处理含金刚烷胺浓度为500 mg/L废水,CODCr去除率为...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Fenton法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pH值、温度、反应时间、Fe2+投加量以及H2O2投加量对Fenton试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同时确定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最适反应条件,即pH值、温度、反应时间、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分别为3,50℃,45 min,70 mg/L,2.5 mL/L,此时COD的去除率最高,为66.60%。(2)pH值为3时,下列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对微电解过程COD降解速率、出水中Fe2+和Fe3+变化规律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反应pH过程控制的理论。采用pH过程控制时,微电解对COD降解速率大大提高,降解过程基本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同时可大大提高Fe2+和Fe3+浓度及总铁析出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以3.0L/h连续性投加稀硫酸100 min,曝气微电解反应2 h,出水再投加1.0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出水COD总去除率可达85.6%;采用pH过程控制可将微电解出水ρ(Fe2+)浓度从48.6 mg/L提高至149 mg/L,COD降解速率从10.9 mg/(L·h)提高至23.8 mg/(L·h)。  相似文献   

8.
以MIL-101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MIL-101类Fento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进水p H、Fe/Cu摩尔比、H_2O_2浓度及催化剂投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Cu/MIL-101保持了MIL-101的骨架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在参与反应的同时发挥了MIL-101材料的吸附作用;H_2O_2+Cu/MIL-101体系中的Cu2+不能有效分解H_2O_2生成·OH自由基,但Cu~(2+)能大大提高H_2O_2+Fe-Cu/MIL-101体系降解苯酚的速率;非均相Fe-Cu/MIL-101催化剂拓宽了Fenton反应的p H范围,在室温的条件下,p H为2~5、苯酚初始浓度100 mg/L、催化剂加入量0.5 g/L、H_2O_2浓度4.38 mmol/L,苯酚的去除率接近100%;分析降解后废水表明,Fe-Cu/MIL-101类Fenton催化剂可能将苯酚降解为烯烃、羧酸等有机物中间体。  相似文献   

9.
以四乙烯五胺(TEPA),NaOH和CS2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四乙烯五胺多(二硫代甲酸钠,TEPAMDT),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其对游离和络合Cu2+及Ni2+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考察了絮体的形貌和组成. 结果表明,处理游离Cu2+和Ni2+废水,TEPAMDT中n(CSS-)∶n(Cu2+)和n(CSS-)∶n(Ni2+)分别为1.94∶1和2.00∶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0%和99.80%以上;处理50 mg/L n(硫脲)∶n(Cu2+)和n(柠檬酸)∶n(Cu2+)均为1∶1的废水,当n(CSS-)∶n(Cu2+)分别为2.05∶1和2.12∶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8%和99.94%;处理50 mg/L n(硫脲)∶n(Ni2+)和n(柠檬酸)∶n(Ni2+)均为1∶1的废水,当n(CSS-)∶n(Ni2+)分别为2.10∶1和2.19∶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3%和99.91%. 絮凝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EPAMDT中CSS-与Cu2+或Ni2+都按2∶1的化学计量比生成螯合物,TEPAMDT具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以维生素B12废水经"厌氧-A/O"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Fenton试剂氧化法深度处理该废水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进水pH值为7.5,ρ(COD)为118mg/L的条件下,出水ρ(COD)为41 mg/L,COD去除率可达65.2%。优化确定的最佳操作参数为:H2O2投加量为1.8ml/L,H2O2/Fe2+为5∶1,反应时间为80 min,废水pH值为3.5,反应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