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化工环保》2006,26(5):381-381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缺氧聚磷生物膜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废水首先进入接触池,与沉淀池回流的富含聚磷菌的活性污泥短暂混合,控制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将污泥中携带的少量硝酸盐迅速反硝化;接触池出水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吸收大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以聚-β-羟基烷酸酯形式贮存在体内,同时释放磷;含有氨氮、磷、少量剩余有机物和已释放磷的聚磷菌的泥水混合液进入缺氧池,与沉淀后回流的含有硝酸盐的上层清液混合,反硝化聚磷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聚磷;缺氧池出水进入固定安装有半软性填料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式好氧池中,  相似文献   

2.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在厌氧--好氧运行方式下,考察了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的变化对该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显著,当DO为1.5~2.0 mg/L时,TN及TP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并可以应用pH曲线拐点来判断系统硝化过程是否完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MBBR)—MBBR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反应器采用几何构型优化、比表面积大的新型YD-25生物载体和DNF-203硝化细菌,实现了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强化了脱氮能力。采用投加菌种和排泥的方式,经27 d的驯化培养即完成了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为HRT 8 d、MBBR中DO 3 mg/L、进水pH 8.0;在进水COD 2 840~7 437 mg/L、ρ(氨氮)92~179 mg/L、TN 148~258 mg/L、pH 6~8的条件下,出水指标均值为COD 352 mg/L、ρ(氨氮)21.2 mg/L、TN 36 mg/L、pH 7.4,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莉  胡玉  曹俊 《化工环保》2019,39(2):142-147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MBBR)—MBBR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反应器采用几何构型优化、比表面积大的新型YD-25生物载体和DNF-203硝化细菌,实现了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强化了脱氮能力。采用投加菌种和排泥的方式,经27 d的驯化培养即完成了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为HRT 8 d、MBBR中DO 3 mg/L、进水pH 8.0;在进水COD 2 840~7 437 mg/L、ρ(氨氮)92~179 mg/L、TN 148~258 mg/L、pH 6~8的条件下,出水指标均值为COD 352 mg/L、ρ(氨氮)21.2 mg/L、TN 36 mg/L、pH 7.4,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废水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工艺.重点介绍了反硝化聚磷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和除磷特性,以及不同种类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并对反硝化除磷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曝气量40~45L/h、污泥泥龄9—15d,SBR内NO2-N积累率可达95%-96%。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3—5mm,用其进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一个反应周期5h结束后SBR出水的COD,NO2-N,TN去除率分别达92%,95%,85%。  相似文献   

7.
郭崇  许明  冯骞  李意 《化工环保》2012,32(3):213-216
研究了SBR中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ρ(Cd2+)(0.1 mg/L)可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而高ρ(Cd2+)(大于3.0 mg/L)会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d2+的加入导致反硝化速率降低,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另外低ρ(Cd2+)还可促进COD的去除,但Cd2+的加入导致TN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从炼油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的菌株WY6。对筛选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和菌种鉴定,考察了碳源种类、培养基的m(C)∶m(N)、培养温度、初始p H及接种量对菌株硝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NH3-N去除性能进行了考察。经鉴定,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适宜的培养条件为:以丁二酸钠为碳源、培养温度30℃、初始p H 9.0、m(C)∶m(N)=10、接种量2.0%。在此条件下培养20 h,可将NH3-N质量浓度由245.46 mg/L降至9.71 mg/L,平均NH3-N去除速率为11.79 mg/(L·h)。WY6菌可在32 h内将实际炼油废水的NH3-N质量浓度由初始时的73.74 mg/L降至1.15 mg/L,NH3-N去除率达98.4%,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探究了Ni2+对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2+能够抑制生物除磷,当Ni2+质量浓度由0 mg/L增加至10.0 mg/L时,PO43--P去除率由93%下降至1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i2+能抑制聚磷微生物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并能抑制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当Ni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PHA的最大含量仅为2.4 mmol/g (以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物所含PHA中C的物质的量计),远低于空白组中PHA的含量。此外,Ni2+还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影响,并促进活性污泥中聚糖微生物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山  刘丹 《化工环保》2006,26(1):78-80
用硫酸亚铁铵和葡萄糖作为混合还原剂,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浓度为0.6mol/L的H2SO4介质中,硫酸亚铁铵-葡萄糖将磷钼杂多酸还原成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8×104L/(mol·cm),PO3-4质量浓度在0~2.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0.1453ρ 0.02744,相关系数(r)=0.9933。用硫酸亚铁铵-葡萄糖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灵敏度高,产物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李俊杰  丁灯  季东  昝菱 《化工环保》2019,39(4):413-420
在自制反应器内,通过喷射法将纳米TiO_2分散成气溶胶形式,用以降解空气中的芥子气模拟剂二乙基硫醚(DES)。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气溶胶沉降行为评价装置,对TiO_2气溶胶的释放条件进行了优化。系统研究了相对湿度、反应温度、光强、催化剂加入量、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DES降解速率和彻底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气溶胶对2.80 mg/L(近似芥子气快速致死浓度)DES降解的半衰期由涂覆型TiO_2的34.5 min缩短至8.5 min;TiO_2气溶胶光催化降解DES的最佳相对湿度为35%,此时CO_2最快生成速率可达34.64μg/(L·min),150 min内彻底矿化比例达66.1%;对于1.5 L反应器,催化剂加入量为30 mg时降解DES的量效比达到最佳状态;TiO_2气溶胶光催化适用于含低浓度DES空气的快速净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具有恒定pH功能的SBR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研究了pH对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ρ(氨氮)和ρ(亚硝酸盐氮)分别为58.00 mg/L和79.28 mg/L、TN容积负荷为0.82 kg/(m3·d)、不控制反应pH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pH不断升高,当pH=8.02时,菌种的去除效能最高;在进水ρ(氨氮)和ρ(亚硝酸盐氮)分别为120.00 mg/L和159.33 mg/L、TN容积负荷为1.62 kg/(m3·d)、恒定反应pH为8.00的条件下,反应4.0 h时的容积基质氮去除速率(NRR)达到1.42 kg/(m3·d),氨氮去除率达98.39%,亚硝酸盐氮去除率达99.48%;拟合曲线推导的最适pH的理论值为7.85,反应4.0 h时的NRR理论最大值达1.52 kg/(m3·d)。  相似文献   

13.
石家豪  韩非  邱磊  丁珣 《化工环保》2012,40(2):180-185
将粉煤灰(FA)与Na2CO3混合焙烧后浸渍负载Fe2+,制备了复合改性粉煤灰(CMFA)。通过多种手段对CMFA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粉煤灰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产生了金属盐类熔出物及羟基氧化铁和羟基官能团。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20 ℃、溶液pH为4.3、CMFA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磷去除率可达98.01%,较FA的50.10%大幅提升;20 ℃时,CMFA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2.15 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CMFA对磷的吸附过程,该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
用30%(w)H2O2溶液氧化处理活性炭(AC),再以三聚氰胺为含氮前驱体经高温处理制得氮掺杂AC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CWO)法去除草甘膦废水中的有机磷(OP),将其彻底氧化降解为PO43-,再利用Ca(OH)2沉淀法去除总磷(TP)。表征结果显示:氮掺杂改性可在AC表面形成多种含氮碱性官能团,从而提高其对OP的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和的工艺条件下(130 ℃,1 MPa),该催化剂对不同来源废水的OP去除率均高于90%;当m(Ca(OH)2)∶m(TP)为20时,Ca(OH)2沉淀可有效去除CWO出水中的TP,最终出水TP质量浓度小于5 mg/L,可有效缓解后续生化系统除磷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王珺  程学文  张宾  莫馗 《化工环保》2019,39(2):137-141
采用缺氧膨胀床(AE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研究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和挂膜特性,以及在反硝化连续流运行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挂膜方式,填料层从下至上生物膜厚度逐渐增加;AEB的快速启动8 d可完成,COD去除率由44.9%升至92.3%,NO_3~--N去除率由39.8%升至98.4%;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 4 628~5 548 mg/L、ρ(NO_3~--N) 1 339~1 505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NO_3~--N去除率稳定在98%~99%,COD和NO_3~--N的容积负荷去除量最高可达27.8 kg/(m~3·d)和7.3 kg/(m~3·d)。  相似文献   

16.
张磊  刘帅  刘德启 《化工环保》2012,40(3):253-258
采用鸟粪石结晶协同钙盐沉淀法从苯达松生产高浓度含磷废水中回收磷酸盐沉淀物,探讨了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所得磷酸盐沉淀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盆栽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9~10、n(Mg2+)∶n(NH4+)∶n(PO43-)为1.2∶1∶1的最佳条件下加入氯化镁和氯化铵,磷回收率(以磷计)可达95.7%;再按照n(Ca2+)∶n(Mg2+)为0.10加入氯化钙,磷总回收率达到99.1%,上清液中磷质量浓度降至8.7 mg/L;每盆施用3 g磷酸盐沉淀物,对开豆41#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杂草猪殃殃也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许树华  刘正  李宇 《化工环保》2017,37(4):491-494
建立了适用于高氯离子、低COD废水中COD的重铬酸钾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甘油、二氯丙醇、β,β′-二氯异丙醚和氯化钙配制模拟高氯废水,考察了氧化剂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掩蔽剂加入量(以m(HgSO_4)∶m(Cl~-)表示)对测定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低浓度(0.05 mol/L)重铬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时,测定数据波动范围小,相对误差也低(-1.4%~+0.4%);对于高氯低COD废水的COD测定,当COD大于100 mg/L时按m(HgSO_4)∶m(Cl~-)=10∶1加入硫酸汞掩蔽剂,当COD小于100 mg/L时按m(HgSO_4)∶m(Cl~-)=20∶1加入硫酸汞掩蔽剂,并采用浓度为0.05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作为氧化剂,能较好地消除氯离子对COD测定的干扰,相对误差在5%以内;将优化后的测定条件应用于实际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COD的测定,重现性良好,当m(HgSO_4)∶m(Cl-)分别为10∶1和20∶1时,相对误差分别为+3.3%和+2.9%,COD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和1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