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资讯     
正要闻2018年10月16—23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10省(区)全部完成督察反馈工作。10月30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启动。两批"回头看"督察具有鲜明特点,向地方政府强力传导压力,持续压实责任,切实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A严肃追责问责第一批"回头看"督察开展以来,10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问责调查。针对督察进驻期间公开的53个典型案例,相关地方已主动问责513人,其中厅级干部17人,处级干部132人,有效传导了压力。  相似文献   

2.
要闻     
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2018年5月和10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分两批完成对全国20省(区)"回头看"督察工作。2018年12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长根向媒体透露了关于新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8,(11)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广东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8年10月19日向广东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张宝顺通报督察意见,广东省省委书记李希作表态发言,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相似文献   

4.
正对10个省(区)实施的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完成督察进驻工作。期间,陆续公开了50余个典型案例。比如包头违规倾倒工业废渣、镇江茂源化工违法排污等。虽然这些案例反响强烈,督察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明显,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些严重问题为何非要等到被曝光了、被追责了,有关地方才下狠心深入整改呢?治污攻坚,究竟该主动干还是被动干,之间有怎样的利弊得失呢?  相似文献   

5.
正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2017年11月9日至11月28日,广东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肇庆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2017年11月8日至11月27日,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浮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结束后,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环保督察组于2018年4月12日上午、下午分别向肇庆市委、市政府,云浮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反馈。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日报讯昨日,省环境保护督察动员会议在广州召开,动员部署今年实现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工作,明确第三批将于9月对韶关、惠州、东莞、江门、阳江、清远市开展督察。副省长、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瑞生出席会议并讲话。许瑞生强调,环境保护督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按照省  相似文献   

7.
要闻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设立专职督察机构,对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中央企业等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相似文献   

8.
正01中央环保督察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要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作为先期督察对象,重点督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情况。督察于2015年先行进行试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3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向媒体通报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7省(市)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并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回头看",用3年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针对关键领域组织专项督察,建立中央和省两级督察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环境》2018,(1)
正1.8万人12月28日,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介绍,经过两年努力,我国已经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的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问责党政领导干部超过1.8万人,2018年拟对第一轮督察开展"回头看",紧盯问题、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2月28日至3月1日,广东省第三、四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向珠海、佛山、韶关、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清远等12市反馈督察意见,各市党委书记均作表态讲话。据了解,这两批省级环保督察工作主要聚焦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督察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流域整治、黑  相似文献   

12.
正"要以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正确面对存在问题,做到边督边改、立行立改,以抓铁有痕的精神落实好环保督察整改,补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短板’。"9月4日至18日,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惠州开展督察,在9月4日的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惠州市工作动员会上,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表示,惠州要借助督察"东风",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正>历时3年的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推动解决老百姓身边约15万个生态环境问题圆满画上了句号。如今,第二轮督察已整装待发,督察组将于近日对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6个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家中央企业展开督察进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强生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历时3年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面督察,但两批"回头看"反馈情况暴露出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存在法律依据薄弱、法律适用模糊等法制难题。据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确立了第一部党内法规,规范了"两级三类"生态环保督察体制,推进了督察程序和权限的法制化,加强了内部管理机制的科学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制化创新是实现法治化发展的基础,伴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发布,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改革逐渐进入深水期,其法治化发展应重点在三个场域内展开:党内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统筹协调、党内法规与配套法律制度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督察"回头看"期间发现的问题,湖北省坚持问题导向,提前主动抓整改。2018年,拥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本刊专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吕文艳,围绕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7,(10)
<正>9月6日、8日,广东省第一、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先后进驻汕头市、揭阳市,开展为期20天的省级环境保护督察;根据计划,10月下旬将对肇庆市、云浮市开展督察。至此,当前广东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开展全省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实施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为抓手,推动全省环保工作深入开展,推动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46.1%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11月,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51724件,其中大气污染举报中,反映恶臭、异味污染的举报最多,占涉气举报的46.1%。2177人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工作结束,截至12月6日,共责令整改12240家,立案处罚2991家,问责2177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会议明确,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环保工作安排中,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强调,2016年环保领域将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督查,强化督政问责。环保督查是督促地方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的有效方法之  相似文献   

19.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大事、急事、要事,底线绝不能退让。"——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5月2日下午,肇庆市委、市政府召开2018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部署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泽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市环保工作,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20.
张晓芒 《环境》2022,(2):49-51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二年,也是尤为关键的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优化提升专项执法排查行动工作机制,按照最新方案部署专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