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部分重金属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CdCl2·2.5H2O、CoSO4·5H2O、Cr(NO3)3·3H2O、Cu(NO3)2·3H2O、Fe(NO3)3·3H2O、MnCl2·9H2O、Na2SeO3、ZnSO4·7H2O、Ni(NO3)2·6H2O9种重金属离子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结果表明,9种重金属离子化合物对Q67的剂量-效应关系均可用Weibull或Logit模型有效描述.由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得到这9种重金属离子化合物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的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4.35、3.08、2.39、3.83、3.34、2.39、3.32、3.93和2.76,说明其毒性顺序为:CdCl2·2.5H2O>ZnSO4·7H2O>Cu(NO3)2·3H2O>Fe(NO3)3·3H2O>Na2SeO3>CoSO4·5H2O>Ni(NO3)2·6H2O>Cr(NO3)3·3H2O≈MnCl2·9H2O.为了研究重金属混合物的毒性规律,设计了4组等效应浓度(EC50、EC15、EC10和EC5)比混合物,测试了其混合物毒性,并应用剂量加和(DA)、独立作用(IA)原理及经典联合毒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DA与IA分析表明,所研究的4种混合物的毒性具有拮抗特征,而毒性单位法(TU)和混合指数法(MTI)的评价结果均为部分相加作用,相加指数法(AI)的评价结果则为拮抗作用.所选评价方法不同,混合物毒性评价结果可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型煤防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月根  李峰梅 《环境化学》1997,16(3):258-262
型煤的吸湿性影响型煤的性能和推广范围,型煤的防水剂技术是型煤清洁高效燃烧工艺的技术关键之一,本文论述了GS防水剂的防水性能和经济性,提出了提高型煤防水性能的三种不同技术途径。应用本文所述技术生产的型煤的防水率达到80%以上,从而保证了型煤高效能清洁燃烧。  相似文献   

3.
固硫生物型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出生物型煤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型煤和生物型煤的固硫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试验生产出固硫性能优良的生物型煤,为中国煤能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污泥与稻草进行翻堆、菌种 翻堆、连续通气和间歇通气 4种不同方式的堆肥 ,应用GC/MS对堆肥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PAHs)进行分析 ,探讨堆肥产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模式以及不同堆肥方式对PAHs的降解效果 . 4种污泥堆肥中ΣPAHs在2 0 83—2 8 4 35mg·kg- 1之间 ,依次是菌种 翻堆 ( 2 8 4 35mg·kg- 1>翻堆 ( 7 30 3mg·kg- 1) >连续通气 ( 4 80 8mg·kg- 1) >间隙通气 ( 2 0 83mg·kg- 1) ,绝大部分化合物的含量都低于 0 2 0mg·kg- 1.堆肥前后ΣPAHs降解率在 6 5 5 %— 93 2 0 %之间 (平均为6 5 0 0 % ) ,绝大部分化合物的降解率都在 90 %以上 .通气堆肥尤其是间歇通气堆肥对污泥中PAHs的降解效果最好 .  相似文献   

5.
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s)广泛应用之后与环境中现有抗菌药物共存的趋势不可避免。为了评价QSIs和现有抗菌药物共存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以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作为模式生物,磺胺类抗生素磺胺氯哒嗪(SCP)、磺胺类增效剂甲氧苄嘧啶(TMP)和群体感应抑制剂4-溴-5-溴亚甲基-2(5氢)-呋喃酮(FC-30)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以上3个化合物对Vibrio fischeri的单一/混合慢性毒性效应。单一慢性毒性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如下:FC-30SCPTMP,混合慢性毒性结果表明三元混合体系联合效应为拮抗。进一步分析可知,SCP+FC-30和TMP+FC-30两个混合体系的拮抗作用是三元混合体系为拮抗效应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因为SCP、TMP和FC-30的三元混合体系是拮抗作用,所以从环境生态风险角度分析,三者联合用药对环境的影响小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6.
苯甲酸类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从城市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中培养的混合菌种,研究了苯甲酸、邻一、间一、对-苯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考察了在50,200,400和600mg/l四个浓度梯度下,四种化合物的浓度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了苯环上不同羧基数量和取代基位置不同所表现出的降解难易程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上述四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四种化合物的可降解性为: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在评价实验体系的降解性时引入了体系中细菌对化合物的负荷(mg·l~(-1)/个·ml~(-1)),使采用不同菌种量、不同化合物浓度的不同实验装置的研究结果有了相对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部分城市污泥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GC/MS对我国 1 1个城市污泥中的 5种氯苯化合物 (CBs)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城市污泥中CBs的总含量 (ΣCBs)在 0 0 1 0— 6 91 7mg·kg- 1之间 ,绝大部分低于 1 0mg·kg- 1,依次是兰州 >北京 >香港大埔 >无锡 >香港元朗 >广州 >佛山>香港沙田 >西安 >珠海 >深圳 .各城市污泥的CBs都是以个别或少数化合物为主 ,显示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主要是 1 2 4 三氯苯和六氯苯 ,其它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 .各种CBs化合物的最高含量主要分布于兰州污泥和无锡污泥中 .城市污泥中CBs的含量与污水来源、污水处理方式、污泥类型和CBs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镉-碘-结晶紫三元离子络合物的方法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分析方法。该离子络合物在520nm附近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5l·mol~(-1)·cm~(-1),含镉量在0—8μg/25ml时服从比尔定律,可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微量镉。  相似文献   

9.
徐东耀  黄钟成 《环境化学》1996,15(2):151-154
本文研究了城市两段炉用型煤的热强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在干馏段型煤热强度的变化受煤种的影响很在,对于粘结性大的煤种,用普通工艺生产型煤,其热强度变化大,热强度的最小值也小,难以满足两段炉的要求,而用活性活粘土作为型煤的粘结剂并添加一定量的焦粉,则是“破粘”和防胀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温固硫反应中锶化合物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肖佩林  沈迪新 《环境化学》1994,13(5):389-394
本文论述了锶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固硫反应的促进作用,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及扫描电镜的研究,证明形成含硫酸钙的复合盐的生成是提高固硫率的关键,用该方法制成的工业型煤,在实际锅炉中试烧其固硫率可达70%,是烟气排烟脱硫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净化大气,减少污染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硫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的变化,探明土壤硫含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小叶章湿地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高于开垦后的农田土壤,开垦导致土壤硫含量下降,且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弃耕7 a后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加量相对较小,表明土壤硫库耗竭易、恢复难。土壤硫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湿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可能是引起土壤硫肥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农田土壤硫肥力。  相似文献   

12.
淮北煤田煤中有机硫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淮北煤田16 个煤样品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样品均进行了元素分析,并进行了索氏抽提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提取液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淮北煤田4煤层和5煤层是以低硫煤为主的烟煤,煤中的有机硫主要为含硫多环芳烃(PASHs),其中又以二苯并噻吩及其甲基取代物和苯并萘并噻吩及其甲基,二甲基取代物为主.通过比较相对含量,发现5煤层的PASHs普遍比4煤层高,且PASHs的含量与O/C值成反相关,与煤的变质程度关系密切,煤化程度愈高,煤组成的芳构化程度也愈高,PASHs含量亦愈高.同时还发现当煤中硫含量在0.5%左右时,煤中PASHs含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的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控制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的污染。燃煤工业锅炉燃烧工业固硫型煤时,可明显地降低SO2和烟尘的排放量,并节约煤炭。推广和发展工业固硫型煤,是防治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污染的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实用措施,其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湖南省主要母质类型的稻田土壤,进行土壤全硫、有效硫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在0.266~0.885 g/kg 之间,平均0.539 g/kg。土壤有效硫变动范围为17.7~135.1 mg/kg,平均56.7 mg/kg。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n =40)。(2)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有效硫和全硫含量逐渐减少。(3)耕层土壤C∶N,C∶S,N∶S比率分别为9.3~14.5,34.5~62.8和3.1~6.3;土壤C∶N∶P∶S比率平均为48.7∶4.67∶1.4∶1。(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硫与土壤全N、 全P、有机C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以N、S之间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煤的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子群  胡旭东 《环境化学》1994,13(6):486-491
以我国的三种高硫煤-山东兖州、四川南楠、东林煤为试验煤样,考察了Fe2(SO4)3溶液和NaOH溶液加热处理的脱硫作用,以及热解时煤中有机硫的变化。试验发现,用2mol/lFe2(SO4)3在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h下,可脱除近80%的硫铁矿硫;经6%NaOH溶液处理后再用5%HCl浸煮,即可有效脱除煤中矿物质,也能明显脱硫;在煤热解时,煤中有机硫大部分滞留于煤焦中,被脱除的硫主要以H2S形  相似文献   

16.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some aromatic sulfur compounds dissolved in n‐hexane and spread as a thin liquid film on water was investigated. Dibenzothiophene and diphenylsulfide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reactive towards photooxidation process among the compounds studied. The degraded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by HPLC and GC/MS.  相似文献   

17.
SO2在Co—Mo/AC催化剂上的还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守军  刘振宇 《环境化学》1999,18(6):519-525
本文研究了活性焦(AC)担载Co-Mo催化剂对SO2还原的催化性能。考查了催化剂不同的预处理方法,H2/SO2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还原过程硫产率的影响,并就硫化后的Co-Mo和活性焦在催化床不同的构成对硫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化后的催化剂在SO2+2H2→S+2H2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反应温度300℃,H/SO摩尔比为3,空速6000L;kg^-1.h^-1条件下,生成硫的产  相似文献   

18.
尹浩  刘桂建  刘静静 《环境化学》2012,31(3):330-334
利用热解炉-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热解炉-同步辐射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不同含硫量的煤IBC105和C22650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8种含硫气体,并对这8种含硫气体的释放规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200℃—400℃的热解区间内含硫气体释放相对较多,表明硫元素大部分是以有机态的形式在煤中赋存,而且芳香硫相对于脂肪硫含量较多;同时含硫量较高的煤IBC105中噻吩硫的热解释放量,较煤C22650多;由于煤中芳香性有机物的裂解多以苄基的形式出现,因此在两种煤中二苄基硫醚释放量都较噻吩或者苯并噻吩多.  相似文献   

19.
无色硫细菌氧化SRB还原硫酸盐产物硫化氢生成单质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人工合成含硫化物废水作为进水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小试规模的逆流式和顺流式好氧CSB(无色硫细菌 )生物膜反应器 ,在常温 ( 1 7℃~2 2℃ )、HRT为 2 6min、进水pH为 7.0和对反应器中pH不进行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了利用CSB将水中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的可行性及条件。实验表明 :为达到硫的最大回收率 ,在硫化物低负荷(NS <6 .1kg/ (m3 ·d) )时建议采用顺流式 ,高负荷 (NS>6 .1kg/ (m3 ·d) )时采用逆流式 ;反应器内的最佳DO值与进水硫化物容积负荷呈线性关系 ,出水pH值和出水pH值的升高值与硫的回收率呈线性关系。此外还研究了反冲洗对生物脱硫效果的影响及尾气中H2 S的生物去除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信号转导途径的角度探讨内源性气态SO2引起血管舒张的机制,采用将气态SO2或SO2生理盐水溶液加入孵育液的方法,使SO2分子直接作用于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同时使用不同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研究了内源性气态SO2诱发血管舒张的信号转导机制,并采用类比法研究了SO2对Krebs液pH的影响及其与血管舒张的关系.结果显示:1)内源性气态SO2对大鼠血管的舒张作用是SO2分子直接作用引起的,与SO2引起的pH值轻度降低无关;2)气态SO2在生理浓度和低浓度(<450μmol·L-1)引起的舒血管作用主要是通过NO/cGMP途径介导;3)很低浓度的气态SO(23μmol·L-1)和NO(3或5nmol·L-1)在引起血管舒张作用时有协同作用,二者在体内联合发挥对血管张力的调节作用.结论:1)SO2是血管组织的一种内源性气体舒张因子;2)SO2与NO可以协同调节血管张力,二者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交叉对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