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一词的普通含意及用途都甚广,生态学的意义,是指研究一定空间内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作用。构成环境的因素通常称为环境因素或环境成分。“作用”的含意,包括发生在环境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和环境因素共同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生物的存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在生物生活的空间内,存在多种多样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其中有些是生物有机体生存必需的条件,如食物、空气、光、热、水等,而另一些虽非生物  相似文献   

2.
江海 《环境保护》2008,(4):21-24
生态维护是环境刑法的特有机能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在理论上,它又鲜有论及.实际上,环境刑法生态维护机能是生态危机所催生的法律文明;生态维护机能是环境刑法的内在特质;环境刑法生态维护机能不能被其他机能所包含或替代.  相似文献   

3.
<正> 国外的水质管理有二个突出的趋势:综合性或统一的管理和废水的收费制度。 1.废水收费制度应用情况此制度是控制水污染的管理工作的一个经济手段,是法律及行政措施的补充。国外的废水收费制度包含二个概念,一种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排入公共下水道系统,经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二年是矿物学家们感到稀有的又一个年头,仅有几项贡献可以举述。这里所用的“矿物学”一词实为最广义的用法,它把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结晶学叠加在一起。 一九七二年召开了一次长石会议。电子光学研究解决了斜长石的某些疑难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晕色拉长石看来是两种斜长石组成的,这两种斜长石的区别在于相差约10%的钙长石(An)。倍长石中的'Huttenlocher’共生体是由钙长石和拉长石组成的。由一个或两个组分构成的原始钙长石的结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产生的废水量也大;即使将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最理想的办法,是通过改变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原料路线等措施,使工业用水在工业生产中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这就是工业用水闭路循环。湖南大学在研究开发工业用水闭路循环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其中针对燃烧高硫煤锅炉而设计的锅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在中国与俄罗斯,都是环境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并没有“环境法”这一概念,其代名词为“生态法”。但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是自然资源法中最有影响力的基本法律制度。综  相似文献   

7.
植物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七十年代环境科学兴起以来,“环境”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非常广泛,其含意极为深刻,说法甚多。从生态学方面来说,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一切物质综合作用的总称。环境中分析出来的物质单位,通常称为环境因子,或环境成分,或环境因素。“作用”包括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它们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喻机制下的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就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的延伸,隐喻认知对多义词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提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学习中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流域层面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近十几年来研究水资源管理文献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个概念.我国的法律中也早已引入了流域管理作为一项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因为流域管理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管理体制,其中不仅有纵向层面上的权力分级,也有横向层面的权限分化,所以流域管理的研究必须和明确划定行政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在这样的一个体制当中,必然要有一个对整个流域负责的流域管理机构.中国仅重要的大流域就有7个,不同的流域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笔者选择了中国最为重要的一条河流--长江--作为个案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对水资源的管理应当纳入政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范畴,将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地方GDP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在水污染的应对上,还是日常水资源的维护上,都应遏制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病。  相似文献   

11.
森林-水资源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认为,应当从森林-水资源系统出发研究森林与水资源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分析森林-水资源系统产流过程的仿真模拟方法,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可能会比无森林植被的地方产生更多的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的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构成最佳水资源生成系统的四项条件。作者分析了森林对降雨的影响,认为二次降雨和水平降雨对水资源量的直接影响很小;由于森林是大气的特殊下垫面具有软边界和强烈的物质能量变换的特点,加之森林蒸散的水汽和释放的凝结核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大气垂直降雨的空间分布,或提高产生降雨的可能性,从而使有林地区有增雨效果。最后对森林-水资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ISO14000认证》2004,(C00):38-43
现代企业丑闻带给企业的是危机。中文“危机”一词有两个字构成——一个表示危机。另一个表示机会。克服企业丑闻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是我国保护水资源的法律依据。水资源短缺严重、污染加剧,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水资源保护法律存在着法律目的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协调原则与预防原则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域规划制度、标准制度不足;法律实施机制的单一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理念;完善协调原则、预防原则;健全公众制度、流域规划制度、水质标准制等法律制度;实现水资源保护法律实施机制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张道合 《环境》2003,(5):36-37
一、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的行政处理环境法学者对环保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运用行政处理方式来解决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环保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调解处理涉及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具体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是国家行政主管机关依照法律的授权和当事人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得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介绍了水资源安全的基本概念,在对番禺区水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法与函数曲线法对番禺区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两种评价结果均表明,番禺区水资源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效果也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来长江水资源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长江水资源的特征如总量、用水量、水污染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为:①1954-200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长江上中游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宜昌、汉口水文站的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大通水文站径流量呈上升趋势与汉口-大通间降水量增加有关;大通站1950到2004年的最小、最大月均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长江水资源总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气候的变化。②水污染逐渐加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工业污染的增加是主要原因。③年均用水量占入海径流量的5.7%左右,人类活动尚未对长江流域总的水量构成很大的影响。结论:①长江水资源总量尚未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已对水资源的利用构成了影响;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对长江干流水资源的依赖性增加,加大了长江水资源利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由断层运动产生的镜肌面上,除了与两侧的断块相对运动方向平行的条痕和条沟构造之外,往往可以看到与这些构造构成直角或近于直角的高角度阶构造等,这就可以根据所谓的“粗滑法则”(“roughness-smoth-ness”principle;“smothness”crite-rion)作为查明相对运动方向的手段。“镜肌”一词,在日本,虽然通常包含着断层运  相似文献   

18.
阅读提示在非传统安全视野下,水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指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国水资源能够满足该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公民依法享有的水资源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以及政府依法履行公共权力确保水资源的自然循环系统不受到破坏或威胁,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法律手段对水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是依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我国新水法的颁布与实施,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进一步研究建立水资源的物权法律体系,从而在水资源领域以水权为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调整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润贤 《环境》1996,(6):16-17
水资源的紧缺,水质的污染,构成我国水环境面临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的水的供需矛盾,为了应付水资源对人类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污水资源化是缓解水环境问题,确切地说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所在。一、我国当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九五”期间对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水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