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均匀性是标准样品的基本属性,主要反映了环境标样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匀性检验是环境标样研复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文章以水质氟、氯、硫酸根与硝酸根混合环境标样的多家协作定值为例,采用可重复双因素嵌套实验设计,利用方差分析,评估了环境标样的均匀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利用了多家协作定值,避免了单一实验室对样品均匀性评价的系统影响,认为适合利用协作定值的方式对环境标样定值进行均匀性评估。  相似文献   

2.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多、危险因素多,发生事故时救援难度大且后果严重。本文在对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安全管理、作业过程、作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该研究对有效控制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使得方案比选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适应不同环境的分辨系数和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来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方法,使得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最后用实例论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我国西部城市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开发须在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内进行开发建设。采用突变级数法应用于我国西部城市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该方法在针对多目标综合评价中更优,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对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优化。通过此方法得到我国西部城市的环境承载力现状对城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西部可持续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首钢焦化厂环境中多环芳烃分布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对首钢焦化厂炼焦过程中生成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焦化厂环境中共检测出40多种多环芳烃,其中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优先控制污染物9种,且大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初步确定环境颗粒物中PAHs的来源,以及是否混有未燃烧、燃烧不完全或干馏中间产物的颗粒物.研究表明,煤中多环芳烃通过焦化作业以烟尘、煤粒、焦末以及外排废水形式迁移而污染大气、土壤和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改进属性识别模型及其在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应用属性识别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指标权重向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据此提出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改进方法以使权重的确定更趋合理。实例说明,改进的属性识别模型不仅原理直观,评价结果准确,而且计算简便,在复杂系统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深度冷冻、易燃易爆,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密闭化、连续化以及危险性大的特点。使用的设备如塔、炉、容器、釜、池等种类繁多,规格不一,这就对从事检修工作的人员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装置检修时检修项目多、工期短,各工种交叉作业,上下层同时作业,设备内外同时并进而且多在露天的情况下作业,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加之检修人员对装置情况不够熟悉,因此检修施工的危险性较大。如何减少和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因子指数集成的流域面源污染风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建昌  严岩  刘峰  丁丁  赵鸣 《环境科学》2008,29(3):599-606
为掌握流域面源污染风险的整体趋势,基于风险评价时,单个因子对系统某种风险的贡献率可能大于1且因子对系统风险贡献呈一定结构性的问题,定义了风险标准值的概念和算法,建立了系统风险多因子集成评价方法,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泸沽湖流域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泸沽湖流域面源污染流失风险处于较高的水平;系统风险多因子集成评价法在对多个同类系统间进行比较时,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法可以与其他多种方法相结合对系统属性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SPSS软件对饮用水水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饮用水水质评价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利用SPSS软件对某市多个水厂供水管网监测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权重选取方面能尽量减少主观误差,且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的B一P决策模型。用此模型研究实例的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B一P网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图1表4参4X822 9903242属性识别理论模型二级评判法在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运用/.舒军龙…(杭州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9,17(l)一65一67,54环信x一26 属性认识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合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工程方案选择的权重-属性决策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声通  高朗 《环境科学》2000,21(3):31-31-35
工程方案的选择是工程项目的战略决策问题 .从认知学原理出发 ,提出方案选择决策的 3个要素 :目标、权重和属性 .对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权重的调查和赋值、属性的分析和规范化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文中引用了一项工程方案决策实例 ,进一步说明权重 -属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3,自引:1,他引:102  
提出了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三部分 组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通过对中国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的实例研究,具体介绍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可将污染源分解成污染要素,再分解为影响因子再分解为次级因子层,构造污染源评价的多层次评价结构模型,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再据确定的取值规则,以各因子层构成准则层,以各污染源构成方案层,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总排序权值,进行污染源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继续和深入,是根据环保法规对已投产使用的建设项目进行验证和评价,是环境整体评价的重要环节。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过程,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仍在不断进行深化和发展,以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为例,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在北部湾油田开发工程中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方法和意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作用和目的,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该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等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5.
庞虹 《交通环保》2001,22(2):24-27
通过对营口港鲅鱼圈港区10年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评价,得知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大气环境质量,目前尚属清洁与轻污染范畴。但是,随着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气污染有加重的趋势,TSP污染将尤为突出。因此,鲅鱼圈港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为TSP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城市空气质量日趋下降,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危急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空气质量评估越来越受到全球共同嘱目。寻找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估模式和方法,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我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宏观分析,对现行的《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污染物年均值代表整体空气环境质量提出改进建议,即用污染物季节标准替代年均值标准。通过对本溪市季节监测统计的案例研究,从微观实测和统计角度,证明年均值与季节标准的频率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空气质量评价是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合理、科学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才能做出精确的治理规划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标倍数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空气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离差平方和最小原理建立优化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并结合集对理论构建了空气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沙市,对该市2015—2019年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其评价结果与空气质量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空气质量指数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准确度达到了83.33%;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波动性小,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陈武  李凡修  梅平 《环境工程》2002,20(3):64-65
应用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 ,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数学模型 ,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简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朱选 《自然资源学报》1988,3(2):174-185
机助地图叠置分析包括多边形叠置分析和网格叠置分析两种方法。本文论述了多边形叠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多边形叠置分析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探讨了机助地图叠置分析在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领域,并以实例说明了机助地图叠置分析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和过程。机助地图叠置分析可应用于自然资源数据的统计计算、自然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以及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它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风光(景观)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中自然风光(景观)等资源评价的不足,提出了风光价值评价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应用,从而使对风光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向定量过渡,为环境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