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依依 《环境保护》2020,48(10):35-3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7,(4):95-95
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加强环境宣教工作,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报告中指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决定在今  相似文献   

3.
<正>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日在京成功召开。"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起和打造的高端大型政策和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政研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  相似文献   

4.
农村饮水安全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河北省历来重视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先后编制了《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及《河北省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一系列的工作为"十二五"期间开展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调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于8月发布了《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报告给出了许多全球经济、环境数据,指出世界将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地方、国家和全球共同承担,并对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均衡的模式。近日,记者主要就该报告采访了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6.
新政     
《环境》2015,(8)
<正>环保部出台专门规章: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7月20日,环保部印发《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这是自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首个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做出专门规定的部门规章,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支持和鼓励公众对环境保护公共事务进行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除规定了公众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举报途径,还明确指出,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其上级  相似文献   

7.
李汉龙 《环境》2022,(7):60-62
<正>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在当天联合发布了《数字化工具助力公众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技术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的案例和分析全国调研问卷,发现大多数公众理解并接受绿色出行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8年12月7日召开的广东环保社会组织年会上,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受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委托,首次向社会发布了《2018年广东环保社会组织发展报告》。该报告是在对全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报告指出,环保社会组织是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上,最早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是美国,它早在1970年就已公布了《环境教育法》,后又在1990年重新出台了《国家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实施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呈现出了诸如公众参与不够、偏重学校教育、缺  相似文献   

10.
<正>据知网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版)》,我刊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339,位列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第9名,复合影响引子为1.626,位于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第11名。另据知网发布的《2015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近5000个,遍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又进一步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全面部署。为全面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环境社会治理既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也是大有可为、潜力巨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于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环境治理体系"的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深入探讨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制度和实践。本文对主要与会代表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主要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各种程序性权利进行了规定,是对《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在推动我国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立法、环境决策等活动的同时,《办法》实施的更大意义在于其体现的程序正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公众环境权益保障的新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立足于《办法》中蕴含的程序正义理念,分析《办法》实施以前我国环境权益保障"重实体轻程序"的根源与困境,并对《办法》体现的程序正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社会治理研究是政研中心传统学科之一,重点开展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政策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境舆情和社会影响分析、环境社会风险防范等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2018年,开展生态环境部、国家社科基金和国际项目等十余项研究。参与修订《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协助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公众评议工作,先后完成公众评议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欧莱雅中国于2014年6月16日正式发布了《欧莱雅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该报告全面阐释了欧莱雅中国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在研发环节推动可持续创新,在生产过程减少环境足迹,向公众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以及致力于与员工、供应商和社区共享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的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果,旨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应从江西实际出发,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立法,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和5月,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陆续发布了《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前一份报告中,亚行全面分析了亚洲45个发展中国家一年来的经济表现,并对其未来两年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后一份报告介绍了亚行在促进环境可持续性与包容性增长以及减少环境足迹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黔江区于2005年成功创建重庆市市级环保模范城区,自2008年开始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以来,全区坚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为统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一是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每年都召开相关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创国模、总量减排、企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部署和调研;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督查、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机制;区委二届八次全委会出台《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纳入10大民生工程;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指出,2010年,全国机动车共排放污染物5226.8万吨;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空气质量状况,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及社会的需求.日前,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治理状况多项评价较低,其中,对废气治理评价最差,不满意度为所有指标中最高,接近五成.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是当代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2012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增加了有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环境参与的内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界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拟结合《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公众参与的立法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等;新修订的《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设计了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环境信息,应当制定和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提供便利等。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