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去向,是评价农药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对于六六六,虽已停用,但弄清它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茶叶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模拟施药与气相色谱法研究了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茶园生态环境中的降解动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和泡茶过程的浸出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通过饮茶进入人体的农药量,结合农药的毒理特性,对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茶园生态环境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茶园中应用的安全性显著高于有机磷农药,在拟除虫菊酯农药之间,其安全性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不仅为茶园使用农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首次提出了一种农药对人体安全性的定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药的日益增多和广泛应用,给农业带来收益,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文阐述了对农药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农药的风险评价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农药的生态毒性影响.评价流程分6部分农药理化性质分析;农药迁移转化能力分析;农药生态毒性分析;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风险特征分析等.而生态学原理是评价的基础,生态毒性是实施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从试验周期、剂量和控制水平三方面探讨了农药生态毒性试验的设计思路以及试验结果与安全性评价的衔接.按照试验持续的时间,农药生态毒性试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类型.由于实际当中农药的急性和慢性毒害往往同时存在,相应地,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亦需要同时进行.农药生态毒性试验在选择剂量时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田间污染水平.两种设计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室内试验、半田间试验和田间试验构成农药生态毒性试验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市科委下达,上海农学院园环系直接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农药环境影响规律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经过40个月的努力,于日前通过鉴定。该项目主要研究了农田使用农药的污染规律及农药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课题组提供了研究总报告,5个分报告和微机计算程序软件供有关专家评审。进行了农药在作物、土壤、水和水生生物中的残留消解试验共102个,进行了上万次的分析,取得174套数据;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文献;建立了近300种农药的资料数据库;制订了农药在农作物上污染程序的预测方法和农药使用危险性程度的评价方法;研究了一些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方法;在评价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主要农药对蔬菜的污染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四区几种主要农药在蔬菜上的消解规律和农药起始残留浓度的研究,建立了两类不同剂型农药对蔬菜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其评价参数为农药起始残留浓度?农药消解速度?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间隔期和评价标准等因素?不同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污染程度用蔬菜污染指数PI1和PI2表示?   相似文献   

7.
农药使用的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农药使用危险性的单项因素及综合评价方法。其中必评因素包括,农药用量,急性和慢性毒性,三致作用,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半衰期,鱼毒,蜂毒以及对眼肤的刺激作用;附加参数包括,农药挥发性,代谢增毒作用,生物浓缩系数和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毒性。评价注重农药用量和急性毒性,在对205种农药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用量最大的5种杀虫剂属危险级。  相似文献   

8.
高残留农药福美双对斑马鱼胚胎脊索的特异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美双在我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二硫代甲氨基甲酸盐类农药,它的高残留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以斑马鱼胚胎作为试验动物模型,从分子水平探讨了福美双对胚胎脊索弯曲的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福美双造成斑马鱼胚胎脊索弯曲与重叠等形态学变化,脊索弯曲程度与福美双的染毒浓度呈正相关. 通过Ⅱ型胶原蛋白抗体染色表明,福美双引起软骨发育的变化与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降低密切相关. 试验进一步表明,斑马鱼胚胎适合作为农药毒性评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农药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是新农药开发应用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78%川楝素原粉和0.5%川楝素乳油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川楝素原粉对鹌鹑、家蚕、蜜蜂、蚯蚓、瓢虫、蝌蚪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川楝素乳油对家蚕、蜜蜂、蚯蚓、瓢虫等均为低毒,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对鹌鹑中毒,对蝌蚪高毒.可见,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但在水田及桑园应慎用0.5%川楝素乳油.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颁布执行后,航空航天部、湖北省等产业部门和其他省市逐步开展有行业和地区特点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1988~1991年,机电部所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140多个大中型企业仅发生重伤事故6起,基本上消灭了死亡事故。由于安全评价可以科学地分析企业存在的危险,提供安全生产最优方案,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等作用,各国已纷纷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了使地勘单位安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地勘行业应建立具有地勘行业特点的安全评价理论体系。1评价定量分析原理及…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农药污染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在作物上的消解规律和农药起始残留浓度的研究建立了农作物农药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其评价因素选用农药起始残留浓度,农药消解速度,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间隔期和评价标准等4个参数。应用此方法评价了常用农药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的污染程度,得到了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有机磷农药特性和水体中有机磷农药污染来源、迁移转化和对水生生物及人体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水源水中有机磷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价,依次确定效应评价内容,暴露评价指标.并用商值法进行风险表征.以环境影响度As和总环境影响度TAS作为评价参数.研究开展的有机磷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为国内开展有机磷农药残留调查和风险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贺璐璐  宋建中  于赤灵  彭平安 《环境科学》2008,29(12):3462-3468
有机氯农药在土壤/沉积物中主要以自由态和结合态存在.本研究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4种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典型土壤/沉积物样品,先采用碱萃取、盐酸/氢氟酸去矿物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组分分离,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不同组分中自由态和结合态有机氯农药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4种土壤/沉积物总有机氯农药含量为20.96~134.22 μg·kg-1,其中HCHs总含量为5.66~22.87 μg·kg-1,DDTs总含量为1.51~11.70 μg·kg-1,β-HCH、七氯、艾氏剂、异狄氏剂、硫丹硫酸盐和甲氧滴滴涕等6种农药为主要成分,占总有机氯农药的53.56%~77.26%.自由态有机氯农药含量为8.46~88.45 μg·kg-1,占总有机氯农药的40.37%~65.90%.结合态有机氯农药含量为11.46~45.77 μg·kg-1,占总有机氯农药的34.10%~59.63%,主要存在于土壤/沉积物的腐殖酸和胡敏素组分,反映了环境中结合态有机氯农药的大量存在.自由态DDT和HCH类有机氯农药的分布情况表明,4种样品均没有新鲜HCH类农药输入而部分样品仍有新鲜DDT类农药输入.结合态有机氯农药在腐殖酸和胡敏素间的分布与有机质碳含量相关,占总有机碳57.71%~80.55%的胡敏素结合了94.78%~97.48%的结合态有机氯农药.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部分游离态有机氯农药如γ-HCH、艾氏剂、异狄氏剂、DDT类农药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由于单个化合物的总量要比自由态高出约1~30倍,同时结合态农药在一定条件下有释放到环境的可能,因此有机氯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标准建立均需考虑结合态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14.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对鸟类、昆虫及农产品品质产生了影响.中国农药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农药产品问题、用药不规范不科学、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等.中国应从完善法规管理、淘汰高毒农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测报水平、开展综合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如何加强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农产品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中国农药残留量监测状况,对农药残留的各种快速测定方法分析比较,针对市场、农场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快速筛选监测,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从而保证上市农产品食用的相对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新烟碱类农药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烟碱类农药已占据了世界最大的杀虫剂市场份额,同时土壤是该类农药进入环境系统的源头,厘清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对探索新烟碱类农药的环境归趋和生态评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并梳理了新烟碱类农药在土壤中主要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包括吸附、解吸及降解行为;分析了农药本身性质、土壤成分及类型、pH值、温度、含水量等因子对该类农药吸附和解吸的影响机制;同时探讨了降解土壤新烟碱类农药的微生物菌群、光解和水解机理,并对新烟碱类农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制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化学品安全对策的目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1961年由西方24个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除欧洲国家外,参加该组织的国家有美洲大陆的美国、加拿大,南半球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只有日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化学品安全性的活动始于七十年代前期对PCB(多氯联苯)、汞、镉的调查和限制,而后重点转为对全部化学品的安全对策的制定。制定安全对策的目的为:①作化学品对人及环境安全性的预评价,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②各国化学品安全对策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8.
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已成为不少国家评价农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该文就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乐果对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较大,中性磷酸酶受影响小些;脱氢酶的变化趋势虽与酸性磷酸酶相仿,而受影响程度更大些;乐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总之,乐果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恢复较快,这有利于乐果在土壤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郊销售使用农药的环境毒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上海市郊1994年的农药销售使用量,并对其进行了农药排毒系数和农药使用危险性的环境毒理评价。结果表明,1994年上海市郊农药总销售用量为2418.64t,总排毒系数为35.43×10~6t/a,销售使用农药的LD_(50)为68.3mg/kg,接近我国高毒农药LD_(50)的界限(50mg/kg)。农药总用量最高的是南汇县,最低的是宝山区;排毒系数最高的也是南汇县,最低的是崇明县和浦东新区。从环境毒理角度看,上海市郊销售使用农药的结构很不合理,存在高效农药比例小,农药急性毒性高,使用危险性程度较高,及水溶性农药比例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为辅助工具,建立了我国沿海城市海产品有机氯农药污染数据库。使用美国环保署制定的关于海产品风险评价方法,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我国沿海城市海产品体内有机氯农药进行人体暴露水平估算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非致癌风险,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暴露水平全部低于基准值;对于致癌风险,所有地区DDT的人体终生暴露水平高于百万分之一,个别地区CHLs和HCB的人体终生暴露水平高于百万分之一,而HCH则全部低于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