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为确切掌握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某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实践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领域不够宽广、设计(论文)选题的范围有待拓展、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缺乏科技创新等,并提出在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VR)教学方法和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模式,指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实践结果表明:经改革后安全工程专业采用的基于VR+PBL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训是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出版与发行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讨如何建设新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当今社会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具有高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关键。文中分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实验教学及工程设计环节、实习环节到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氛围和实践教学现状等方面入手,重点通过对专业实验课程占教学比例较小且综合性实验更少、专业实习受课程设置影响及毕业设计师资安排不合理等现状分析了该专业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升华和优化教学体系,适当增设应用型课程;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加大介绍先进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力度;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行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研究平台等措施对该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将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生产实习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互动相长模式实践,增加了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后续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分析、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定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评价管理体系的规范、"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校企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实践表明,以校企共建的"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综合平台,以本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与实践对象,以发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深层次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研究内容,将工程中心取得的科研成果嵌入到材料专业的课题教学、实践环节和生产实习中,把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引入课堂,有效推动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专业教改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围绕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工程技术系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专业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提出专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应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并从改进办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引入绿色课堂教育理念、注重教学中的教育协调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工程技术系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习中存在着实习单位难找、实习基地难建设、实习内容和专业不对口、指导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要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实习模式、建立多形式校内外实习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其他辅助实习方式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从冶金、矿山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已有学科群优势,构建了"共性"与"特色"共存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及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的特色培养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和生产实习相结合的行业特点,并提出"重实践、求创新、开拓国际视野、突出矿冶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科学与工程结合、管理与技术结合的能力,适应冶金、矿业特点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其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本文立足于《标准》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体育实习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兼具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华中科技大学以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环境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工程实践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与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构建方法、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为国内高等工科院校相近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实习实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所暴露出的"不敢开口说话""语音语调欠缺"以及"用语生硬"等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中职日语专业教学影响的思考,即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日语专业的课程改革等。  相似文献   

14.
周宗莲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英国专习水利、考察英国高等工程教育。通过其研究发现,抗战之前英国已构建灵活完善的教育制度,而高等工程教育学理短实习长,讲义教材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专业基础与实践经验养成,专业考试制度严格,学校、企业与工程学会等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独特教育模式,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一、工程学理应紧密联系中国工程实际,学以致用;二、与工程学会等合作办学,以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三、工程学理方式多样化,精细化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实习环节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实习所面临的典型问题,提出了调整实习时机、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实习方式、改革考核形式等实习改革措施,并指出最重要的和最迫切的是实习时机和实习方式的调整,建议今后应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加强多媒体手段在实习教学中的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校内外“环境监测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形成将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城市环境监测站和污水处理厂参观等相结合的新型“环境监测实习”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动手实践、参观和讲座等联合的新的教学方式,并建立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分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将实践、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为学生顺利走入相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运作模式。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框架体系,结合多年来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运作实践,探讨构建"项目化管理"的顶岗实习运作模式,以提高顶岗实习运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高职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在学期中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指出了实施方法,分析了取得的效果。有利于弥补顶岗实习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更新,提高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外轨道交通的不断兴建,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热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性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发展。学校应从完善课程衔接、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安排等方面着手,促进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从应用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课程设置僵化,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只有通过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积极改革,创新高等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办学新模式,以"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手段,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