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国、韩国、日本三国的研究人员首次联合就东亚地区的酸雨污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东亚地区酸雨污染严重,尤其是对室外文物表面的侵独程度惊人。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8~10日 ,第三届东亚地区自然保护区会议在韩国汉城北汉山国家公园召开。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1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东亚地区自然保护区常务委员会(IUCN/WCPA -EA)和第三届东亚地区自然保护区会议韩国组委会主办 ,韩国环境部协办 ,参办单位有韩国林业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韩国林业学会、韩国生态学会及韩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12家单位。会议就东亚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关键问题 ;世界遗产、能力建设和生态旅游 ;生态系统管…  相似文献   

3.
“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上海市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一九八七年前大气环境质量平均在二级左右,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自一九八七年以来上海市郊的酸雨现象日益频繁。上海地区(包括郊县)大气污染属煤烟型,其燃烧所生成的SO_2、NO_x污染是发生酸雨的主要原因。SO_2污染因子的迁移、转化,在大气中遇到水蒸汽或飘尘,形成腐蚀性极强的酸滴、酸雾,进而凝聚下降,即成酸雨。此外,在城市污染的大气中,NO_x和烃类等有机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大气层臭  相似文献   

4.
酸性降水在西欧、北美一带,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引起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腐蚀城市建筑物,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工业将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酸雨的形成,它有什么危害?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酸雨问题及其中国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欧美酸雨问题动态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酸雨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在这次会议前2个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制定了《关于大气污染物质长距离输送的观测技术协作计划(LR-TAP)》,开始了以11国为主参加的包括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的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酸雨pH很低,酸雨出现频率极高,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强酸雨城市。重庆酸雨的强度与国外几个著名强酸雨地区或城市相近。从调查得知:重庆的金属材料已较明显地受到酸雨及酸性干沉降物的影响。重庆与南京在气候、土壤特征等方面十分相近,但南京大气污染和酸雨比重庆轻,两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表现出很大差异。重庆市因腐蚀厉害,金属构件的桥梁,车辆外壳、建筑铁架等维修、保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排放大气污染物质的结果,世界上不少地区出现了酸雨现象,我国重庆地区已出现了酸雨,而除北京外多数地区由于没有进行雨水酸度的测量,还不知道是否也有酸雨问题。为了弄清上海市的情况,我们于1980年3月开始,分别在杨浦区(工业集中区域)和卢湾区(工业相对较少)设点,进行雨水酸度与化学组分的分析,本文是1980年3月至8月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大气沉降物中污染物的增加和发展,严重影响到植物、土壤、河流、湖泊以及人体健康等很多方面。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一个主要途径,从降水酸度与化学组分的分析可以推断大气污染的情况。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酸雨造成的危害已相当严重。西北欧各国以及美国东北部广大地区雨水pH值最低达3以下。这个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的关心和重视。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也很严重,据报导重庆地区已出现了酸雨现象,最低pH值为4.04。  相似文献   

9.
韩敏  董勇 《山东环境》1996,(2):35-36
SO_2防治技术概述潍坊市环保科研所韩敏潍坊高等专科学校董勇大气污染作为世界性问题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因大气污染所产生的酸雨对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的酸雨区与欧洲、北美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0.
<正> 四、述评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估计,全国年排放 SO_2 1400万吨,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负荷1.46吨,超过全球陆地平均负荷50%。在某些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近年,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酸雨,这表明大气污染是严重的,必须高度重视。我们知道,防治酸雨实质上就是控制 SO_x 和 NO_x 的排放。酸雨以硫酸型为主,SO_2  相似文献   

11.
曹正中 《陕西环境》2002,9(2):32-34
略阳资源丰富,素有“富山盛矿”之称。由于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结构、工业布局等诸多原因,形成了以酸雨、二氧化硫、降尘为主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和以矿产资源开发所致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以县城为中心的重点污染区域的地域特性的三大特点,成为陕南唯一的酸雨县,1996年被省环委会列为“4320”工程中全省三个重点污染县之一。自1996年底县环保局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广泛开展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依法管理环境的力度,加大了环保…  相似文献   

12.
酸雨与大气中SO_2的污染王国华,陈桐伦(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酸雨是一个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复杂的降水污染现象,SO_2又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对某年产10万吨硫酸厂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厂每年向大气排放废气量约16亿标准立方米,其中S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地球变暖等地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人民关注的大问题,其中酸雨是地球环境问题之一。酸雨污染是历史老问题,曾在19世纪英国的化学家R.A Smith就已经提出了酸雨问题。随后,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湖泊酸性化和森林生长的衰退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北欧为中心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北美产生酸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欧美的酸雨超越了国界,对湖泊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成为国际问题。因此,为了掌握大气污染物质的削减和长距离移动的状况,必须组织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自1991年1月-12月及1994年1月-7月收集到的59个珞珈山雨样进行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每年的春季和冬季出现酸雨。酸雨是典型的由燃煤引起的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出现同该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86年—1991年玉溪市降水监测资料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状况,对该市酸雨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酸雨现状及变化趋势 1986年1月—1991年12月,共收集雨水样365个,其中pH≤5.6的酸雨样31个,酸雨出现频率为8.49%。pH最低值为4.25,出现在1991年4月2日监测站点。各年酸雨pH均值在5.02—5.59之间。1986年—1991年监测结果见表1。1989年—1991年酸雨  相似文献   

16.
酸雨是地球化学气候中人类影响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大,人们称它是一颗毁灭人类和环境的定时炸弹,成为当今环境方面举世瞩目的三大潜在危害之一。酸雨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由排放到空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的,特别是高烟囱排放对酸雨的形成尤为重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考察上海地区的降雨性质,我们在市区和郊县布设19个点,在1981年1月~1982年6月期间,不连续地取了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酸雨危害,今春日本派遣高级外交官来华,以中国环境中心为基地,探讨在东亚地区建立酸雨监测网。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此表示关心,中国政府支持日本的建议,有关各国将于1998年聚会,正式开始该项活动。建立酸雨监测网的国家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泰国、印尼等,共11个国家。日本将通过开发援助,提供观测器材和专门人才进修等给予合作。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3,(5):17
2013年初,"雾霾"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历时之久、范围之广都极为罕见,治理大气污染、守住蓝天白云成为公众热切的期盼。然而,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公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李和平 《陕西环境》1997,4(1):11-14
本文对陕西省酸雨特征与燃料结构特点、大气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酸雨的危害;提出了陕西省防治酸雨的对策,抗酸雨的技术指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淦锋  梁志林 《环境》2003,(10):49-49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SO2的排放已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酸雨现象,由此造成的年平均损失在240亿元以上。为解决现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已制定了严格的SO2污染控制法规,对“两控区”内的城市要求烟气脱硫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