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适宜度评价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川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180-182,71
从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出发,结合规划环评的特点,以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方法,在将多个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引入工业因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建立了既能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级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空气、声环境等9项自然生态指标和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等9项人文生态指标,实现了对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的定量评价,为工业园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淮安市洪泽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工业园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了对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工业园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魏有权  杨丽琴 《环境工程》2011,29(3):124-127
以某大型工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三级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组合对土地利用进行评价,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评价结果和图形叠置,实现了工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为工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生态适宜度分析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GIS技术,以营口某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将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应用到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了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因子开展了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应用于上海市城镇区域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适宜度分析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2个城镇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在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和功能组团设置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中心城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对中心城区布局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中心城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甘宁青)农业生态气候资源量化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根据西北地区 (甘宁青 )165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 ,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 ,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 ;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 ,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12个类型并进行了相应评价 ,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适宜度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雅秋  郑宝源 《福建环境》1998,15(3):7-8,13
试用模糊数学法,对生态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漳州市金峰工业区居住用地适宜度分析为例,对用评价因子得分值等权相加利用模糊数学进行居住用地适宜度综合评价两种方法作了比较,表明用模糊数学对生态适宜度的综合评价能更生动更准确地刻划了各用地块的适宜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体以及生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国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介入时间、累积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为评价主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要充分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借助模糊决策集的推广形式-Vague集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厂址替代方案之间的相似度量是否接近期望值的测度来评价厂址替代方案的适宜度,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模糊决策集Vague集可以成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厂址替代方案选择的辅助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