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控制镁业污染 谋求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镁是工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全国储量集中在辽宁,成为辽宁的一项优势产业,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它一直被人们视为发财致富的“肥肉”,竞相开发,大量出口,给开发者带来了实惠,为地区创造了经济效益。然而,给环境带来的难以弥补的负面效应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谋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控制镁行业污染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离不开环境,同时还会影响环境。在发展中,往往受到认识能力和技术、资金等条件限制,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污染和破坏。反过来环境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发展。这一道理告诉…  相似文献   

2.
地浸采铀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采矿工艺技术发展,地浸采铀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山地工程采矿,其基本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按一定网度布置工艺钻孔,从注液孔注入地浸液,使之与铀进行充分反应,经抽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厂进行萃取铀的过程。地浸采铀与传统的山地工程比,地表破坏小、形成的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少、环境复原成本低,但也会对大气、土壤、地表水,特别是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否则会对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露天采矿中的环境问题与土地复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光琪  魏强 《能源环境保护》2000,14(6):28-32,41
露天采矿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剥离和采掘活动,其对地表的破坏和矿区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密切的关注。如何实现采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是目前露天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简单介绍我国露天煤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的规划建设和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控制与环境管理,并提出了一些露天矿采场的土地复垦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生态学理论,阐述了土壤生态环境及其特性,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由于地下采煤而引起地表沉陷给土壤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动沉陷地区积水对农田的危害,最后讨论了受采动破坏土地的复垦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5.
白色污染与绿色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平 《福建环境》1996,13(5):14-15
八十年代以来,塑料工业日渐兴盛,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并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食品包装行为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和适应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但也带来了环境和生态破坏,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行业的改革,是消除“白色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运用经济手段 加强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刘耀棋由于我国在环境方面历史欠帐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比较突出。加上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必然要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和污染物的排放,将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面对这一现实,如何使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煤矿区环境保护与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等。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利影响。科技的发展虽然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诸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大量新建高层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国内外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专家们对高层建筑的前景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特别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中,高层建筑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将迅速发展。然而,大量建造高层建筑以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决不能忽视的。本文就高层建筑的环境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原因 在本世纪中,高层建筑的出现如雨后春笋遍及世界各地,其主要原因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房屋破坏严重,战后经济恢复,发展寻速,城市人口激增,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业银行业是特殊的公众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本及资源调控能力,其政策喜好和执行偏向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日益明显以及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正不断地增加,这将直接关系其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地源煤矿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测,最大下沉值为3000mm,全井田开采后地表沉陷面积为0.173 km2。在此基础上,对地表沉陷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型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以湖南涟源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涟源地区煤矿多属小型矿山,但小煤矿的开采同样会引起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如瓦斯灾害、煤矿水灾、地裂缝与矿坑疏干排水引起的地面岩溶塌陷、煤矸石堆放破坏土石环境等,这些问题需要评估和解决.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规律探讨,并对每项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与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沛县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沛县是国家重要优质煤生产基地,煤炭产业为沛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煤炭采掘带来的土地塌陷冲击着脆弱的土地资源,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沛县在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中也发现了制约复垦的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和技术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淮北煤矿塌陷区粉煤灰复田营林生态环境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煤矿塌陷区粉煤灰复田营林生态环境体系.分析和探讨了该体系的防风效果、滞量、调谐气候作用及对粉煤灰中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测定表明,林分较空旷地风速降低17.4%-41.6%,滞尘量降低28.05%,地温降低3.2-7.5℃,气温降低2.5-9.3℃.利用煤矿塌陷区和电厂粉煤灰废弃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采煤沉陷区空间格局与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的潜力调查、分析和评价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塌陷地复垦的潜力空间分布情况、等级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建议和对策。本文结合徐州市铜山区实际情况,选取影响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的地形及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潜力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铜山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把该塌陷区分为四个潜力区,针对不同潜力区塌陷地提出相应的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淮南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但由于煤炭资源采出后,开采区周围岩土体的原岩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位移和变形,诱发的开采沉陷可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引发重大的地质灾害事故,如建筑物的裂缝与崩塌,铁路钢轨的悬浮,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陷,水体的流失与矿井的淹没等都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开采沉陷区内建(构)筑物的保护治理一直是矿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煤炭地下开采活动对沉陷区内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探讨了合理开展煤矿沉陷区建(构)筑物保护治理工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沉陷对耕地永续利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开采沉陷学和环境土壤学的理论,详细分析了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对耕地永续利用的影响,将有助于人们提高认识,组织开展沉陷地复垦利用,促进矿区耕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潞安矿区地面塌陷的现状及特征,并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依据野外调查的资料分析结果,指出了该矿区地面塌陷的发育特征,并在分析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矿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煤炭开采形成的地表沉陷是煤矿区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以新疆奇台县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其地表沉陷进行预测,划定沉陷范围,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为矿井后续开发建设提供环境保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