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白色污染”,指出其危害性,分析“禁白”难的原因,探讨了“防白”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再资源化是根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对现有的“白色污染”防治对策和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简单的技术已不适用,可降解的发展尚需时日,而废塑料再资源化技术才是根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行动起来,为解决交通行业的“白色污染”而奋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实 《交通环保》2001,22(1):1-3
1996年,中央号召向“白色污染”宣战,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达的6号令,禁止生产“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几年来,交通部积极行动,按照中央部署,从立法、执法监督根治“白色污染”和检验准备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我们今天召开交通行业治理“白色污染”法规标准宣贯工作会,就是要向交通行业和社会表明交通部贯彻中央精神的决心,宣传国家、交通部治理“白色污染”一系列的法规、 标准内容,布置交通行业治理工作任务。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宣传会议,也是一个向“白色污染”继续战斗的动员大会。下面就前段我国和交通部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战况和 对下阶段的工作要求讲几点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在政策上、经济上、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华  肖雪峰 《环境科技》2000,13(4):45-46
概述了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针对目前“白色污染”的严峻态势,作者提出了对其根治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袁光钰 《环境》2001,(12):21-22
“白色污染”的概念需要统一作为形象化的概括,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城市“白色污染”问题,但并未给它一个精确定义。一般居民对“白色污染”的理解模糊倒无碍大局;但对环保人员,则其理解的严格和一致就十分必要了。正由于对于“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7.
“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及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白色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给人粉社会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解决“白色污染”的管理对策,从而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和环境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色污染”是中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但是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最终归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首先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然后对吉林市塑料方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反映吉林市“白色污染”的概况;最后针对中国当前“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达到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包装废弃物进一步增长,“白色污染”问题日趋加重。论述了“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的含量以及对“可降解塑料”作用的认识,指出建立有效的垃圾收集系统才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沿海环境》2002,(12):19-19
我国治理废弃塑料制品形成的“白色污染”,用环保型包装材料替代塑料制品,将尽快成为现实。由泉州远东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研究开发、公认世界最高水平的可降解餐饮具与食品容器包装技术,为解决“白色污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日前,全国方便食品包装替代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降解快餐饮具与食品容器包装全国定点生产企业”落户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并正式引进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的SP-99节能性纸浆环保餐具成套生产线。世界各国对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白色污染”,早已形成共识。国内外专家经过长期分析检测证明:一次性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废塑料回收利用概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白色污染”给自然界带来了“视觉污染”和“潜在的危害” ,如焚烧它们会释放有毒气体 ,发电机组吸入它们影响运转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塑料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 ,造成“白色污染物”的排放量猛增。为此一些专家把“白色污染”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污染 ,已经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程度。但如何治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分析了我国塑料制品的发展情况和“白色污染”的现状 ,认为“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经济补偿政策和管理不力。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最重要途径 ,可以使之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就如何开展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使用的角度来看,泡沫塑料等塑料制品确实属于既适用又价廉的“永续资源”,只是人们没有很好的回收与利用,才使它们不幸地沦落为“白色污染”。从本质上说,“白色污染”的出现纯属一部分人行为不当。笔者认为:我们严禁的应该是随意乱丢废旧塑料的不良行为,决不应该是禁止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泡沫。近年来有一种强烈的呼声,用纸制或可降解塑料制品取代泡沫塑料,以便从源头上根除“白色污染”。这一主张仍然认定人们离不开一次性方便餐具,关键只在于材料的不同。但实践证明,用纸或“可…  相似文献   

15.
“白色污染”二十一世纪的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色污染”二十一世纪的难题邹德萍江苏省射阳电视台新闻中心白色,美丽和纯洁的象征。可是,谁也没想到,被世界公认为“白色革命”的塑料,仅问世一个多世纪,却成了令人类头疼的“白色污染”,并且这种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但影响生态和生活环境,而且成为下个世纪亟待...  相似文献   

16.
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刘长春焦作大学化工系454151林沛和延边师专化学系133000一、前言“白色污染”是指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塑料制品是珍品,仅用于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17.
“白色污染”及其消除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峻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6):19-21,25
在介绍“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发展现状的同时 ,重点就消除现有塑料“白色污染”的几种途径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罗桂山 《环境》2004,(12):47
“白色污染”指的是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以及使用后的地膜统称为“白色污染”。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缓解能源危机问题,二是保护环境问题。怎样才能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呢?  相似文献   

19.
废塑料的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废塑料大量增加,乱扔一次性废塑料产生了“白色污染”这一公害。废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目前,我国有各种自理鼾废塑料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分类回收、清洗、破碎、再生利用、炼油、制造涂料,填埋,焚烧,等。这些方法和技术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料包装物引起的“白色污染”是近年来公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国外塑料包装物方面的立法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塑料包装废弃物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立中国包装废物的立法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回收利用是防治“白色污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辅以新材料新的应用,塑料包装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