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序言所有普通火成岩都含原生硫化物矿物。它们提供了有关岩浆溶解并搬运硫的明显的证据。在许多成矿过程中岩浆搬运硫的重要性早就被认识了。然而对于控制岩浆携带硫的容量(Sulfur-carrying capacity)的  相似文献   

2.
引言上海合金材料总厂触头分厂(以下简称合金厂)制粉组在生产银铁合金的过程中,需用热硝酸溶液溶解金属银和铁。在溶解时,反应激烈,生成大量深棕色氧化氮(Nox)气体,其平均浓度高达1.3万~2.6万ppm。由于金属投入酸液是批量性的,因此,当反应激烈时,所产  相似文献   

3.
测定烟道气中 NO_x 的方法是,用含0.03%H_2O_2和0.1N 氢氧化钠的碱性过氧化物溶液吸收气体。约100ppm NO_x 被 H_2O_2迅速氧化为 NO_2或 N_2O_5,而达到完全吸收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则需要2分钟。200ppm 以上的高浓度 NO_x,用含空气或 O 的溶液并激烈振荡在30分钟内亦能吸收。余下的 H_2O_2严重影响有色溶液的吸收率。过量 H_2O_2可用锌粉(0.5g)全部使其分解。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热液系统被认为充分地代表了导致强硫化Cu-Au矿床形成的化学条件。计算出了主要由脱气岩浆在1万年时期内活动所产生的Cu和Au量分别为106t和45t。现代火山口喷发的蚀变安山岩岩块含有明矾石、硬石膏和黄铁矿。它们的S同位素组成表明是在~380℃温度下进行脉体充填的。在此温度下,Cu和Au可高度溶解于酸性溶液中,这可解释喷出物中贫Cu和缺Au的现象。但是质量平衡计算表明,Cu和Au都是在酸性溶液排出到地表之前沉淀于冷却带中的。  相似文献   

5.
在储层温度(95℃/1bar~1)和100℃/88bar)下,长石溶解于有机细分水溶液的模拟实验揭示了许多重要事实,这些事实对于含长石砂岩中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采用油田水中两种最常见的羧酸(草酸和醋酸),一种多元羧酸(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和一种酚(儿茶酚)。草酸盐溶液能显著提高长石的溶解速率,但这种效应在溶液中存在钙和镁时明显受到抑制。醋酸盐的存在能有效地缓冲地下流体的pH值,进而控制长石的溶解速率。在醋酸盐缓冲溶液里,当pH值由中性降为酸性时,钾长石的溶解速率增大。然而,这些结论并不表明溶液中只有醋酸盐离子存在,若其pH值与无醋酸溶液的pH值相同时,长石溶解速率会增加,在储层条件下,醋酸通过控制pH值而不是与铝和硅配合,间接地影响长石的溶解。 有些羧酸(例如EDTA)能与铝配合而不形成不溶性钙盐,所以EDTA比草酸可更大程度地促进长石的溶解。邻二酚(例如儿茶酚)溶解长石比草酸更加有效。极少量这些有机组分的存在可显著提高次生孔隙的形成。 在相似条件下,富钙长石的溶解速率大于碱性长石。因此,若获得有关长石组分的更多信息,则可改进有关孔隙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简讯     
·氟化物能促进铝制炊具的溶解 Chloride helps dissolve the lead in lkead cooking utensils 坦纳科诺等人曾指出,炊具容器中含有1 ppm的氟化物,可使铝自铝制炊具中的溶出量增大1000倍(Nature 325,202,1987)。人们对此引起了巨大反响,特别是铝对神经的毒性问题在未彻底查明之前,更增加了世人的关注。为此,美国弗吉尼亚医院中心进行了验证试验。用大小不同、新旧不同的铝锅进行了含1ppm氟化钠的稀柠檬酸溶液和鲜蕃茄汁溶液的煮沸试验,结果表明,在稀柠檬酸溶液中添加氟化钠后,铝的溶出量增加1.29倍;在蕃茄液中添加氟化钠后,铝的溶出量增加0.77  相似文献   

7.
<正> 金矿床常与含有不同数量的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物的石英脉伴生。一般认为,金在强酸性和含盐溶液中是以AuCl_2~-或AuCl_4~-的形式,在弱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是以AuS~-或Au(S_2O_3)_2~(3-)的形式,通过来自深部的热液搬运,并通过断裂在岩层中上升的。在某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1氨(铵)及其氮的化合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金(及其它贵、贱金属)在热水溶液中的搬运形式,经大量水热体系的成矿实验证服。在热水溶液中金以[Au(HS)2]-及(AuCl4)-、(AuCl2)-配合物存在,其生成常数较高,即金主要以流和氛的配合物形式搬运。近20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氛对金和其它贵、贱金属成矿的贡献。通过实验发现(表1),在25℃低温条件下,热水溶液中Au的氨配合.物[Au(NH3)2+]比氯的配合物[AuCl2]-的生成常数高10个数量级,Pt和Pd高20个数量级。说明Au、Pt、Pd的氯基配合物在热水溶液中相当稳定,在Au和Pt、Pd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百次实验研究表明,金在水热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金在氧化条件下溶解,还原条件下沉淀;金在高温下溶解,低温下沉淀;金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溶解,在中性溶液中沉淀;金在低压下溶解,在高压下沉淀;随着fs八的增加,金的溶解度随之增加;金可以[An(HS)4]、[Au(HS)2]-、[Au(Cl4)]、[Au(Cl2)]-等络合物形式存在于热液中;在热液中金普遍以An3+的络合物形式存在,Aul+的络合物形式次之,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液中Au1+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这与Au/OMS-2-D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和负载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制备溶液pH、Au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明显影响Au/OMS-2-DP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沉淀剂,以KOH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无钝化作用,而且形成的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溶液的为最佳,当pH值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Au颗粒的聚集和Au沉淀量较少;XRD结果表明,当Au负载量为5wt%催化剂和催化剂焙烧为3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最小,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最佳条件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较好,CO完全转化(100%)的温度为67℃.  相似文献   

11.
东太平洋海底扩张中心7个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的48个热液沉淀物样品的化学全分析表明,金的富集具有明显不同的模式。发现两个硫化物矿床样品中含金量高,即轴向海山和勘探者海岭南部。采自轴向海山矿床顶部的一个重达160kg的样品由二氧化硅、重晶石和闪锌矿组成。该样含金达6700ppb,平均为4900ppb。勘探者海岭南部的样品含金达1500ppb,平均660ppb。对这两个地区所采多种样品进行的详细矿物学研究及化学全分析表明,金的沉淀受元素伴生和共生次序的控制。浓度约为200ppb的金与高含量的铜(>1wt%)和钼(达470ppm)伴生;浓度高于800ppb的金与高含量锌(>10wt%)、钡(>3wt%)和二氧化硅(>20wt%)伴生;浓度高于1200ppb的金则与高含量的铅(>0.1wt%)、银(>100ppm)、砷(>300ppm)和锑(50—100ppm)伴生。两地所采的含金量最高的样品,均在非晶质二氧化硅基质中含有晚期泉华状低温铅、砷、锑、银和硫的硫盐。这些硫盐可能是金的贮集场所。 采于其他玄武岩型海底矿床(北纬21度地区、加拉帕戈斯裂谷、胡安德富卡海岭南部因代沃海岭)的贫金样品(<200ppbAu),与轴向海山和勘探者海岭南部样品相比,从发表的数据看,其金属和硫的含量高,但SiO_2含量低。瓜伊马斯盆地热液矿床下伏的沉积物,较洋中脊玄武岩富Au,但这些矿床中所采的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种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Au -As-(Sb)型、Au -Hg -(Tl或U)型和Au -Sb -黄铁矿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可以成为超大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的含矿建造富含有机质、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和Au、As、Sb、Fe、S等。它们属于还原环境形成的黑色沉积岩系。其构造背景是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带和裂陷沉降盆地。Au -As-(Sb)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干酪根是Ⅱ型干酪根 ,其原始有机母质是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海相菌藻类生物演化成的腐泥型有机质。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干酪根的元素组成显示 ,含矿流体的脱碳作用和内生氧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金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金在低温热液中的溶解-迁移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认为金可以AuCl_2、Au(OH)_2~-、Au(HS)_2~-及Au(NH_3)_2~+等多种形式存在。在确定金在成矿流体中究竟以什么形式溶解一迁移时,除了考虑各种配合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大小外,配位体的浓度及形式也是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沸腾和非晶态硫化物表面吸附可能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机理。今后要特别重视硫化物表面吸附成矿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砖红壤中铁、铝氧化物对P素的强烈吸附和包蔽是这类土壤P素生物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P素释放与土壤的还原-溶解过程关系极其密切. 通过研究草酸对砖红壤的还原-溶解反应,以揭示溶液中c(Fe),c(Al)和c(P)以及pH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溶液pH条件以及2种陪伴金属阳离子(铝离子和铜离子)对Fe,Al和P释放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24 h反应时间内,溶液c(总Fe)在第12小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pH在第12小时达到最大值后则保持不变;溶液c(Al)逐渐升高,而c(P)则表现出下降趋势. 这说明溶液中c(Fe),c(Al)和c(P)以及pH主要受土壤固相还原-溶解反应与离子表面吸附反应的相对强弱控制. 低pH条件有利于土壤还原-溶解反应的进行,促进Fe,Al和P释放到土壤溶液. 此外,溶液中c(Al)和c(P)差异明显,而c〔Fe(Ⅱ)〕和c(P)之间差异较小,表明草酸还原-溶解砖红壤过程中,Fe(Ⅱ)和P释放基本同步进行. 铝离子或铜离子对草酸还原-溶解砖红壤过程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平衡溶液中c(P)和c〔Fe(Ⅱ)〕.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切列肯半岛热卤水及其模拟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中~(195)Au和~(203)Hg在吸附和萃取过程中的性状,结果表明,与模拟溶液相比,原始卤水中这些元素的性状明显不同。卤水经预处理(氯化,紫外线照射)后,其中的~(195)Au和~(203)Hg的性状同模拟溶液中的类似。根据所获得的结果,得出了切列肯卤水中汞和金与有机质呈配合物形式存在的结论。最有可能与富里酸形成配合物。直接在取样点用固体萃取剂(磷酸三丁酯)对元素进行富集。用原子吸收法和γ活化法分别分析该萃取剂中的金和汞。测得金和汞的浓度分别为0.011±0.002μg/L和0.2±0.1μg/L。  相似文献   

16.
聚硫代酰胺修饰活性炭对Au(Ⅲ)的选择性吸附效果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活性炭(AC)上原位合成聚硫代酰胺(PTA),成功制备了一种聚硫代酰胺修饰的活性炭基吸附材料(AC-PTA),研究其对废水中三价金[Au(Ⅲ)]的选择性吸附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AC-PTA在较宽的pH范围(<5.0)内对多金属离子共存溶液中的Au(Ⅲ)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性能,Au(Ⅲ)的剩余浓度小于0.1m...  相似文献   

17.
徐井芳 《环境》2002,(5):26-26
温泉其实就是一种温热的地下水,当降水渗入地下深处,受到地下高温、高压的长期作用,逐渐溶解了岩层中的化学成分,而后遇到地层裂缝并涌出地表时,就形成了温泉。当地下热水能经常得到地表水的补充时,温泉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温泉一般根据水温可分为:温泉(水温为25~37℃)、热泉(水温在38~42℃)和高热泉(水温为42℃以上)几类。根据水质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温泉又可分为碳酸泉、重碳酸泉、硫酸盐泉、硫黄泉、硫化氢泉、碘泉、氡泉等类型。温泉的医疗作用,在我国的许多古籍中早有记载,如汉代张衡《温泉碑》中即提到:“有疾厉兮,温泉泊焉。”郦道元《水经注》里曾提到:“大融山石出温场,沐浴可治病。”根  相似文献   

18.
浮选剂黄药对蛙类胚胎的致畸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受精卵短期暴露于黄药溶液后对胚胎发育所引起的影响.浓度高于0.1ppm的黄药溶液能显著引起蛙胚的畸形发育,使孵出的蝌蚪呈现单一的畸形症状——脊索蜿蜒弯曲,为黄药污染的水体之水质监测提供了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引进渣油合成氨厂,炭黑回收工段含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含氰浓度50ppm 以下,但 Ca~(2+)、Mg~(2+)浓度为200~60ppm,大于设计值160ppm。导致换热管堵塞,腐蚀严重,处理装置不能连续运行。对于含氰化物浓度低的炭黑废水,可借鉴加 NaOH 沉淀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 石盐中溴化物的含量对于其母质卤水的来源可以提供关键性的判据。正常海相蒸发岩中石盐含50—100ppm或更多的溴化物,而在溶液二次循环中重结晶和再沉淀的石盐,其溴化物含量为20ppm或更少,特别是当再循环水是非海相水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