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中国自身发展和民众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内在需求,也是化解诸如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威胁论"等政治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7,(2):36-37
改革开放以来,乳源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山区绿色资源优势,按照"绿色乳源"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居韶关市各县(市)前列,正成为国内外、港澳台等社会人士投资置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国之一。矿产资源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矿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更上一个台阶,但是如今我们却面临着经济增长背后日益严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新世纪以来,发展的目标转向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着力于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当下矿山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矿业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国家已经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治理目标,目前工作成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因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长时间、强力破坏的后果,在生态环境的修复方面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和持续的一定力度的生态投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总体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新形势下,矿山企业、行业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的潮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引下,进行矿山环境的治理工作,为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4.
黄暄 《世界环境》2014,(3):66-67
<正>自中国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以来,已有22年了。在这22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过去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已留下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其中之一的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今,在大多数中国的城市,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贫困户,面对雾霾天气渐渐变成了"家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受重创,2009年也因此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虽然在中央制定的有效应对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但是透过这场危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十二五"规划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各地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陆续出台了各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成为各规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本刊特别汇总、摘编了部分省、市、自治区规划建议中的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行绿色经济转型中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机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梳理,从效用论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发展各阶段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种财富的认识转变,指明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条件,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存在的障碍进行剖析,提出了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发展形成的新理念,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已经具备了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丽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这也使我国在要不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各个方面面临着诸多抉择。  相似文献   

10.
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PM2.5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绿色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目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能源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能源的发展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治理的要求,要保证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7,(21):23-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付出了过高的成本,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揭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时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循环经济是破解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是从传统"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末端治理"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式流程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升级,从而达到"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消耗速度的日益加快,资源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建设更好的生态文明成为一个日益升温的话题。从内涵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  相似文献   

15.
陕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也是一个发展方式粗放、污染排放强度高、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十一五"以来,陕西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的总体思路,在"三秦"大地上打响了污染减排持久战,并取得了比预期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雾霾的加剧以及空气质量的逐渐恶化,使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发布实施,也表明节能环保产业在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在经济发展中优先考虑的一项战略措施。天津市也相继出台了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中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的经济带,而一路便是指世纪海上的丝绸之路,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来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就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言不仅是我国重点发展环节,并且也是与中西亚连接的桥梁,但不论在哪种发展形势下新疆都是发展重点。如何在经济化全面发展的当今有效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新疆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加强新疆环境保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经济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关注。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如何,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等等,成为新的增长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正>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绿色经济"倡议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绿色经济,正意图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来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绿色经济的内涵和目标角度来审视中国发展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可以确信,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更需要发展绿色经济,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国际以及实践基础。前面提到,中国绿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环境污染问题,必将严重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发展链,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不良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迅速的恶化。如何改变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高效、稳定、持续的农村发展模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文章就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做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