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喷射 (airsparging)被认为是修复由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饱和土壤和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新技术。介绍了空气喷射技术的现场应用与研究现状 ,讨论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影响因素 ,说明了其对于饱和土壤中有氧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 ,分析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等3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的概念,简述了它们修复受污染土壤的适用范围和修复机理,并对影响3种修复方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展望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等3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的概念,简述了它们修复受污染土壤的适用范围和修复机理,并对影响3种修复方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展望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修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土壤污染物分为非卤代VOCs、卤代VOCs、非卤代SVOCs、无机物等8大类型,并在分析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方式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种修复技术的不同作用原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各种物理/化学修复的技术原理、适用性、局限性、实施时间及处理成本等,具体包括化学淋洗、蒸汽抽提、强化破裂、空气喷射、可渗透反应墙、固化/稳定化、电动学、物理分离、热解吸、玻璃化等修复技术.针对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列举了一些可行的组合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5.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 ;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 ,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 ;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有机污染土壤通风去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美国碳化物工业气体联合公司获得了1989年度的Kirkpatrick化学工程成就奖。这是因为该公司以氧为基础的技术提高了有毒废物的燃烧率。该项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79%的氮,使用空气助燃时,其中的氮将与废物一起加热,并且氮气将减少50%的处理容量。另外,NOx的产生亦是问题。而采用氧气以高速气流喷射入燃烧  相似文献   

8.
加利福尼亚的哈丁·劳森公司经理彼特·摩特报道,细菌可就地分解污染土壤中碳氢化合物。该技术是用含营养、含氧水来促进假单胞菌类自然生成。摩特说,该技术可将汽油转化为安全生物量、二氧化碳和水。最近,哈丁·劳森公司用36个喷射和萃取井、10个渗透槽的体系,在加利福尼亚奥克兰改建基地,清理了7600m~3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土壤用常规法  相似文献   

9.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仪器仪表多样化,以及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格式的差异,给系统软硬件的集成,以及数据应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也是构成空气自动监测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之一,通过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开发和数据整合模式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汽油蒸汽挥发性有机成分(VOCs)排放是二次有机气溶胶和O3的重要前体物。应用COPERT模式和北京市实际参数,计算了北京市典型汽油车辆蒸发VOCs排放因子和排放清单,并测算了不同物种的排放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汽油车中以轻型载客汽车为主,约占90%,国Ⅳ排放标准车辆比例最大;随着排放标准等级的升高,排放因子逐渐降低,且与化油器技术相比,使用燃油喷射系统技术的车辆运行损失排放较低;环境温度、燃油饱和蒸汽压和炭罐尺寸是排放因子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高、炭罐体积越小排放因子越大;北京市汽油车蒸发VOCs年排放量为11 115 t,烷烃的质量占76.93%,烯烃质量占5.76%,炔烃质量烃占0.08%,芳香烃质量占17.24%。  相似文献   

11.
加利福尼亚的哈丁·劳森公司经理彼特·摩特报道,细菌可就地分解污染土壤中碳氢化合物。该技术是用含营养、含氧水来促进假单胞菌类自然生成。摩特说,该技术可将汽油转化为安全生物量、二氧化碳和水。最近,哈丁·劳森公司用36个喷射和萃取井、10个渗透槽的体系,在加利福尼亚奥克兰改建基地,清理了7600m~3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土壤用常规法监测。不过,一位奥克兰市官员认为,在迁移污染场  相似文献   

12.
鼠李糖脂促进地下水苯和氯苯污染的空气喷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维砂柱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空气喷射修复地下水中苯和氯苯污染的促进作用。实验研究了水中表面张力的变化对曝气过程中空气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表面张力的下降,空气饱和度有大幅度的增加,当表面张力下降到37.75 m N/m以后,空气饱和度基本不再上升。曝气流量固定为300 m L/min,当地下水的表面张力由71.65 m N/m降到29.25 m N/m时,对应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可由9.21%提高到20.1%。污染物去除实验的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的鼠李糖脂可以环保高效地提高苯和氯苯的去除量以及去除速率。因此,添加鼠李糖脂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强化方法来提高空气喷射法去除地下水中苯和氯苯污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堆肥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堆肥化处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修复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堆肥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堆肥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指出了堆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烟道喷射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单,中效,适合燃烧中低硫煤的工业的烟气脱硫技术-烟道喷射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从湿法,干法,半干法3种工艺对烟道喷射烟气脱硫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新型脱硫吸收剂是提高烟道脱硫效率的可行方法,最后指出烟道脱硫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纳米催化技术用于空气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催化剂作为新一代高效环保催化剂,在大气污染治理,尤其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评述了纳米催化技术在光催化空气净化、汽车尾气净化、化石燃料脱硫和降低温室效应等空气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应用纳米催化技术净化空气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天津市11个采样点的空气颗粒物和土壤样品进行采样调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样品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采样点空气颗粒物样品中总酞酸酯类化合物(TPAEs)以体积计质量浓度为90.87~1355.70ng/m3,以质量计质量浓度为783.84~8712.37mg/kg;土壤中TPAEs质量浓度为0.53~2.53mg/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空气颗粒物和土壤样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土壤与空气颗粒物中TPAEs和DBP存在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和0.864(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0.01),且空气颗粒物中各种PAEs浓度为土壤PAEs浓度的数百至数万倍,说明空气沉降可能是土壤PAEs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原位化学氧化法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氧化剂,如二氧化氯、双氧水及Fenton试剂、高锰酸钾和臭氧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不足及改进,并对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曝气(Air Sparging,AS)是修复饱和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有效技术.AS多相流动过程中气液流动以及污染物传质过程的模型研究是AS技术的关键因素,详细介绍了近年来AS系统的理论模型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增强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是一项新兴绿色原位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在土壤上施加直流电场,利用电迁移和电渗去除污染物,土壤pH、Zeta电位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电动修复效果。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扩大电动修复应用范围,现在已经发展了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和污染物的增强修复技术。本文归纳总结了1995年以来土壤电动修复中常用增强处理效果的8种方法,即酸碱中和法、阳离子选择膜法、电渗析法、络合剂法、表面活性剂法、氧化-还原法、EK-生物联用和Lasagna^TM法,且对每种方法的典型实验装置、增强原理、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以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波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微波加热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正逐步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及近年来微波加热技术在污染土壤的修复、废物处理、活性炭再一和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同时对该技术今后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