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中小型磷肥厂污染状况,我们对山东省以湿法生产磷肥的20个中小型磷肥厂的生产车间、厂区以及厂区5km内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同时对生产车间接毒工人进行了生物监测。1 调查对象及方法接触组为磷肥车间作业工人91人,平均年龄为27.4±8.5岁,作业平均工龄5.1±4.5年;硫酸车间作业工人74人,平均年龄为28.1±7.6岁,作业平均工龄4.8±5.4年。对照组为维修车间作业工人120人,平均年龄为32.1±8.7岁,平均工龄6.4±5.2年。尿氟的检测方法为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硫酸盐的检测方法为重…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5~1998年对239名铆工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做一分析,从中观察铆工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1 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39名铆工作业工人(以下简称作业组)均为男性,年龄18~59岁,平均27.4岁;工龄1~36年,平均8.6年。对照组83名,为不接触噪声的机关工作人员,年龄18~62岁,平均38.6岁;工龄1~42年,平均16.7年。1.2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本公司铆工作业工人主要从事大型容器(球罐、贮油罐、槽车等)制配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合成氨厂作业工人接触各种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进行探讨[1,2]。我院近二三年来对龙岩市合成氨厂作业工人职业危害情况进行了健康监护,发现合成氨厂作业工人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高于非化工行业作业工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项目及方法1.1调查对象按触组选择在我市建厂达28年之久的某合成氨厂工作的生产第一线工人676名。作业工龄均在一年以上。其中男460名,女216名,年龄在20~58岁,平均工龄9.6士8.4年。对照组选择3家火电厂且不接触毒物的作业工人620名,男422人,女198人,其年龄、工龄、饮食习惯及医疗保…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氯乙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某厂氯乙烯车间187名工人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现将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观察组为氯乙烯车间操作工187名,其中男133名,女54名,年龄为23~35岁,平均28.5岁,工龄3个月~12年,平均5.2年;对照组为市区不接触氯乙烯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人150名,其中男110名,女40名,在年龄、工龄、倒班工作制度、生活条件上均与观察组相似。1.2 方法采用日本产6511型心电图机,由1名专职心电图医师操作,常规描记9个导联的…  相似文献   

5.
张隆庆,36岁,工人技师。巴陵石化烯烃事业部-联合装置一班班长。1991年入厂当工人。2001年至2004年连续4年被评为巴陵石化公司“岗位能手”、“岗位明星”。2006年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并享受巴陵石化公司“特人特薪”。[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穿、戴和采用个体防护用品,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辅助性安全技术措施,但从大多数企业来看,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为:1.滥发防护用品,成为变相发放福利品和生活用品,使个体防护用品失去应有的防护价值。2乱发防护用品,工厂无论什么岗位按人头平均人手一份,造成用无所需,有而无用局面,对许多岗位防护用品失去了意义。3.不发或少发防护用品,工厂按人头平均把钱发给工人.使工人得一时“实惠”,失永久安全。4.劳保经费经常被挤占挪作他用。5.工厂以包代管,忽视了安全生产。6.防护用品进货渠道不畅,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7.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接触组:选择石油炼制业高温作业工人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0.7岁(20~48岁),高温作业平均工龄12.1年(2~30年)。1.1.2 对照组:选择同一企业劳动强度相似、非高温作业工人123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1.9岁(21~46岁),平均工龄12.3年(2~28年)。两组人员在文化程度上相近,组间年龄无显著性差异(F=1.48,P>0.05);组间工龄亦无显著性差异(F=1.38,P>0.05)。1.2 方法1.2.1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对工作现场进行高温监测并分级。高温岗位根据《高温作业分级》标准(GB4200-84)确定。高…  相似文献   

8.
1994年我院曾对某厂镀铬作业工人进行了一次职业病调查。现就鼻科及其他一些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该厂镀铬车间工人52名,其中男工21名,女工31名;年龄22~44岁,平均34.6岁;工龄2~30年,平均为11.2年。1.2 调查方法铬鼻病诊断根据《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7798—87[1]。1.2.1 诊断原则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方可诊断。1.2.2 诊断标准铬鼻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对包钢主要接噪工人进行了体检,结果表明,噪声性耳聋的检出率为21.69%,语频听损、高频听损皆随工龄的增加及噪声强度的增高而增高,各组段间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的检出率为4.14%,中耳及外耳道异常检出率为12.78%,二者皆随工龄的延长而增高。各工龄段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局部振动作业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我们对某金矿凿岩工人和某机械厂砂轮磨光作业工人进行了血压的测量和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某金矿凿岩工人(66名)和某机械厂砂轮磨光作业工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名,女15名;年龄25~50(36.2±7.6)岁;工龄1~25(8.7±6.4)年。凿岩工人、磨光工人中各有16名和20名(共36名)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whitefinger,VWF)患者(VWF+组),其余80名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三硝基甲苯 ( TNT)除对眼晶体、血液和神经系统存在毒作用 ,还会对肝脏产生损害。为了解 TNT对作业工人肝损害的情况 ,我们对某炸药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 ,并对从事生产的作业工人及后勤人员进行了职业性体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接触组为某炸药厂接触 TNT的作业工人1 98名 (男 1 1 2名 ,女 86名 ) ,年龄 2 1~ 50岁(平均 3 8.3岁 ) ,工龄 2~ 3 0年 (平均 1 3 .2年 ) ;对照组为该厂不接触 TNT的后勤人员 1 56名(男 90名 ,女 6 6名 ) ,年龄 2 2~ 52岁 (平均40 .1岁 ) ,工龄 2~ 3 2年 (平均 1 5.1年 )。两…  相似文献   

12.
“习惯性”操作贻害无穷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戴忠因违章违纪酿成的各类事故,最常见的原因往往都集中在生产一线工人的“习惯性”操作上。而且,愈是工龄长、经验多的熟练工,就愈容易犯这个致命的毛病。比如,有的操作工,在开关管线、罐釜的进出口阀门时,只是随意...  相似文献   

13.
《环境》1995,(10)
蔡医生: 我是一个建筑打桩工人。近年来,由于听觉不好,并有点重听,到医院检查。医生问明我的职业后,说我患的是“噪声性耳聋”。我的工龄已有25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此病?盼复。李耀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苯、酚及石油烃等混合毒物对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早期损害,以便有效地进行健康监护,我们对某石油化工厂从事污水处理的作业工人进行了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以某厂从事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作业的工人114人为观察对象,其中男66人,女48人,平均年龄34.09±9.30岁,作业工龄13.1±8.96年。选择该厂不接触有害因素的行政及后勤人员99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7人,女52人,平均年龄35.79±7.83岁,作…  相似文献   

15.
三硝基甲苯(TNT)为脂溶性毒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近年来尤为重视皮肤吸收的重要性,眼晶状体是其靶器官之一,典型病变为中毒性白内障。为了解我市某炸药厂TNT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我们于1998年10月对该厂作业工人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该厂从事TNT作业工人124名,其中男性69人,女性55人,工龄最短1年,最长26年。1.2方法对所查人员进行视力、外服、晶体及眼底的检查,并记录职业史和其他病史。晶体的检查:用托咄卡胺滴限散瞳后,在暗室内用直接检眼镜彻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硫化氢气体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是否能造成危害 ,对某合成氨厂的作业环境监测和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1 调查对象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车间的 1 72名工人为接触组 ,其中男 98名 ,女 74名 ,工龄 5~ 2 7年 (平均 1 5.3年 )。以 55名机关后勤人员为对照组 ,男 2 3名 ,女 3 2名 ,工龄 5~ 2 5年 (平均1 2 .7年 )。2 调查内容2 .1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两车间作业环境中氨、硫化氢浓度的历次监测资料 ,监测方法均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手册 )》执行。2 .2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  相似文献   

17.
氯乙烯是制造聚氯乙烯的单体 ,长期用氯乙烯染毒的动物可出现肝脏病理及功能改变 ,肝重增加 ,肝小叶中央变性。氯乙烯对人体影响可见肝脏肿大、血清 SALT增高等 [1],但对作业工人血清甘胆酸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测定了我公司某厂氯乙烯车间作业工人甘胆酸 ,并进行了全面查体。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氯乙烯接触组为无肝、胆系统病史和症状 ,B超检查肝、胆形态正常 ,血清 SAL T、TTT在正常范围 ,HBs Ag阴性的健康男性工人 42人。年龄 2 0~ 36岁 ,平均 2 7.9岁 ,作业工龄 1~ 12年。其中低工龄组 (1~ 6年 ) 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了武汉地区某化工厂氯乙烯接触工人20例(平均工龄5.8年)、苯接触工人14例(平均工龄9.1年)及对照者22例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SCEs)检查,其中氯乙烯接触者中工龄≤5年者8例。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毒物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氯乙烯接触者中工龄≤5年者的总畸变率为13.75%,SCEs为9.18±2.02,分别与对照组6.67%和5.48±1.67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但结构畸变率3.88%与对照组2.1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本文认为两种细胞遗传毒理学技术——常规技术和SCEs技术对长期接触氯乙烯和苯的人群的染色体的诱变效应都是明显的,且后者较前者更为灵敏。氯乙烯和苯作为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人体染色体畸变及SCEs增加,已分别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本文对苯和氯乙烯作业接触人群进行了细胞遗传毒理学检测,旨在探讨其细胞遗传毒理学效应的指标及其各指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以橡胶行业在职工人为研究对象,以度脂腺、毛囊、毛发病变(主要包括痤疮、皮脂溢、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及脂溢性脱发)为观察指标,对其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上述病症总患病率为33.4%。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38.2%及20.9%;低年龄组、工龄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高年龄组、工龄长者;在该行业中以炼胶、硫化工种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2.4%及33.4%。分层分析调整性别后吸烟及饮酒与皮肤病无显著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工龄、炼胶及硫化.因此本研究提示,在男性、低年龄组,特别是在炼胶及硫化工种加强重点防护,对降低该类疾病发生,提高工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油管修复是采油厂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在油管修复过程中,由于油管间碰撞、油管上下管架、高压水泵清洗、电机等产生的非稳态噪声是主要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对某采油厂油管修复中心的噪声危害现状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为企业采取有效降噪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该修复中心接触噪声的88名工人作为接触组,年龄19~48岁,平均(26.5±2.9)岁,工龄为1~18.2年,平均工龄为(5.4±2.8)年;另选不接触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