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效试验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兴滨  崔福义  郭召海 《环境科学》2007,28(11):2569-2573
以水厂原水为试验水样,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性效果(24 h),并考察了温度和接触时间对二氧化氯毒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具有极为显著的毒性作用,25℃时二氧化氯对4龄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0 .41 mg/L.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的毒力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降低,1龄幼虫对二氧化氯最敏感,其中二氧化氯对4龄幼虫的LC50是1龄幼虫的1 .78倍.二氧化氯的毒力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二氧化氯对4龄幼虫的毒力在15~30℃范围内增加了2 .16倍.接触时间从12 h延长至24 h,二氧化氯对4龄幼虫的毒力增幅显著;当接触时间至36 h,与接触24 h相比毒力增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亚硒酸盐对四种蔬菜生长、吸收及转运硒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外源亚硒酸盐对小白菜、芥菜、生菜和菠菜的生长、吸收及转运硒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硒(<3.81 mg·kg-1)对供试的4种蔬菜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而高含量硒(>29.91 mg·kg-1)却显著抑制蔬菜的生长,并对供试蔬菜的茎、根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同等硒添...  相似文献   

3.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摇蚊幼虫(红虫)在沉淀池中大量孳生这一难题,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研究了液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性效果(24h),并考察了pH值、有机物含量、氨氮以及藻类含量等因素对毒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龄期增长摇蚊幼虫对液氯的耐受性不断增强,液氯对4龄摇蚊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3.39mg/L;低pH值、高藻类含量有助于提高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在水质中性条件下,有机物含量提高使摇蚊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在不同氨氮浓度下,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差别较大.生产原水和沉淀池水的对比试验表明:在不同投加量下,原水中4龄摇蚊幼虫接触24h死亡率均高于沉淀池水中摇蚊幼虫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三价铬和六价铬对大麦毒害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3+和Cr6+对大麦种子萌发和根尖的遗传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两种价态的铬均能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细胞分裂。在1×10-4~5×10-3mol/L浓度范围内,铬的毒害作用与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Cr3+和Cr6+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包括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粘连、断裂及微核等。两种价态的铬比较,Cr6+对大麦的毒害作用明显大于Cr3+。证明大麦是对铬毒害敏感的作物。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为了获悉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原油水溶成分(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WAF)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Ⅱ期无节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1)孤二联原油的WAF胁迫48 h,对幼虫的存活率、发育率、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随着WAF胁迫浓度的升高,幼虫的趋光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两种变化趋势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幼虫的趋光性和SOD的酶活力仅在最高浓度为27 mg/L的处理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3)孤二联原油的WAF对藤壶幼虫毒性作用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东方小藤壶Ⅱ期幼虫对石油污染具有较强的抗性,也可能是孤二联原油WAF中溶解的易挥发、低沸点的烃类物质较少。(4)与存活率、发育率和CAT酶活力相比,幼虫的趋光性和SOD酶活力的变化能更加灵敏、准确地反映出WAF对藤壶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因此幼虫的趋光性和SOD酶活力具有成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陈亚楠  袁玲 《环境科学》2015,36(10):3892-3895
黄连根茎和制剂具有抗菌等作用,广泛用于水产养殖.试验以隆线溞单克隆生物株为供试生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连根茎浸提物(Coptis chinensis root extracts,CRE)对隆线溞泳动能力、存活率及趋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根茎浸提物对水溞具有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半抑制浓度趋光指数显著改变的浓度,后者仅4.27 mg·L-1(以CRE浓度计),远远低于防治鱼病黄连进入水体的浓度.因此,水产养殖使用黄连药物对水溞存在生物毒性.此外,导致隆线溞趋光指数显著改变的CRE浓度比半致死浓度低30.62~36.51倍,测试时间从48 h或24 h缩短到3 h,且容易观察,利用隆线溞趋光性的改变可快速监测CRE对其的毒害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如果滥用黄连制剂,会影响水生食物链,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8.
三种洗涤剂对黑眶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三种家用洗涤剂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洗涤剂对蝌蚪均有毒害作用.在急性实验中,洗衣粉和洗洁精对蝌蚪的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2.7mg/L和51.4mg/L;在慢性实验中,对蝌蚪外观形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身体畸形和皮肤透明,而对蝌蚪红细胞的影响表现在其微核率与浓度和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蚤状溞在4种毒物(Cu~(2+)、Cd~(2+)、三唑磷、莠去津)胁迫下游泳速度、高度、间距以及轨迹等行为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蚤状溞在受到毒害后,其运动行为会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蚤状溞的游泳速度在1 h内增加到一个峰值后逐渐下降;除莠去津之外,蚤状溞在其他3种毒物胁迫下的运动高度均受到了抑制;在毒物的胁迫下,蚤状溞均出现了聚集现象;游泳轨迹在高浓度毒物胁迫下波动幅度加大,呈现紊乱状态。在同一毒物不同浓度胁迫下,运动行为响应时间不同,但行为的变化趋势相似。实验表明,与传统溞类生物毒性测试相比,用运动行为变化来监测水质能缩短预警时间50%以上,明显提高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有机锡化合物对底栖动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有机锡化合物的摇蚊幼虫等4种底栖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包括致死浓度(LC)和致死时间(LT)。结果表明:①3种丁基锡化合物的毒性依次是三丁基锡(TBG)>二丁基锡(DBT)>单丁基锡(MBT)。②TBT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为26.86×10^-9;对六附器毛突摇蚊幼虫的24hLC50为241.55×50-9;对苏氏尾鳃蚓的24hLC50为145.55×10^-9;对霍甫水丝蚓的24hLC  相似文献   

11.
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上蔬菜生长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3种改良剂对重金属As、Cd、Pb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上蔬菜生长及其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并表征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及脲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石灰和钙镁磷肥可以促进蔬菜生长,其中,石灰处理下小白菜生物量较对照提高了99.0%;石灰和钙镁磷肥处理下,西红柿茎叶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7%和82.3%。施用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和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海泡石的后期修复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石灰和钙镁磷肥处理显著降低小白菜叶中As含量,明显抑制西红柿茎叶对As、Cd和Pb的吸收(p<0.05);施加石灰明显降低小白菜叶中Cd和Pb含量(p<0.05)。然而,海泡石对抑制蔬菜吸收重金属的效果不明显。石灰和钙镁磷肥能有效抑制重金属从蔬菜根部向地上部转运,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优先考虑施用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天然黏土联合磷肥对农田土壤镉铅污染的原位钝化修复效应,在天津市某地开展了田间示范实验,以油麦菜、油菜和萝卜为模式作物,以海泡石、膨润土和磷肥等作为钝化修复材料,研究其对蔬菜可食部位生物量、镉铅含量和土壤中镉铅形态分布的影响,考察其对土壤镉铅污染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磷肥、海泡石/磷肥复配、膨润土/磷肥复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镍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镍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蔬菜和土壤镍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镍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412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镍含量呈正态分布,其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8~46.5、25.89和25.75m gk/g,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农业土壤标准p(H>7.5时,250m gk/g);北京市蔬菜镍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7~1689.0、91.3、53.0和55.4μgk/g;瓜果类蔬菜的镍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叶菜类,其它类型差异不显著;北京市本地产蔬菜与市售外地产蔬菜的镍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裸露地蔬菜镍含量显著高于设施栽培蔬菜;云架豆镍富集系数较高,黄瓜、小白菜、萝卜、甘蓝、辣椒、大白菜和冬瓜次之,而大葱、叶甜菜、茄子、西红柿和部分特菜等镍富集系数最低。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镍的量为99.5μg/(人.d),蔬菜镍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镉富集能力油菜品种耐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admium,Cd)胁迫条件下(0、2和5 mg·L~(-1))两种Cd富集能力油菜品种[秦油1号(QY-1)和三月黄(SYH)]生长状况与Cd富集特征的差异,并从Cd亚细胞区隔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角度探索了两种油菜Cd富集能力的差异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这两种油菜在Cd胁迫下生长均未受到明显的抑制.在低浓度Cd(2 mg·L~(-1))处理下,两种油菜地上部Cd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高浓度Cd(5 mg·L~(-1))胁迫下SYH的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均显著高于QY-1,分别提高32. 05%和99. 57%,同时其根部生物富集系数(BCF)也较QY-1显著提高.对两种油菜叶片中Cd亚细胞区隔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QY-1和SYH叶片中Cd在热稳定蛋白和镉富集颗粒组分的分布分别提高了143. 69%、118. 91%和63. 34%、118. 91%,由此可见将Cd区隔在热稳定蛋白和镉富集颗粒体等重金属解毒组分是油菜在亚细胞水平上的重要解毒机制.同时,高浓度Cd胁迫下SYH叶中Cd在细胞碎屑组分的含量达QY-1的4. 41倍,可知Cd在细胞碎屑组分中的分布是导致两种油菜Cd富集能力差异的重要机制.结合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发现抗氧化酶系统可能是QY-1应对高浓度Cd胁迫的重要解毒机制,而SYH则更多地通过将Cd区隔在金属低活性的亚细胞组分来减轻其毒性.田间试验结果验证表明,SYH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均显著高于QY-1,分别是QY-1的2. 34和1. 43倍.综上所述,SYH具有更高的Cd提取量和富集能力,具有应用于中轻度Cd污染农田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观察香烟水溶性提取物(CSE)和尼古丁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损伤作用.大鼠心肌线粒体分别与CSE或尼古丁于37℃温孵60min,结果表明,CSE明显降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但是ATPase活性不受影响.在线粒体呼吸活性受到抑制的同时,过氧化指标无明显变化.CSE对6.5mmol/L钙离子引起的线粒体肿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但可加剧250mmol/L钙离子诱导的线粒体肿胀反应.维生素C对CSE造成的线粒体损伤无保护作用.未见尼古丁对体外大鼠心肌线粒体有毒性.CSE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可能是由于它对呼吸酶活性的直接抑制作用而与氧自由基机制无关.尼古丁可能不是CSE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cadmium (Cd) in cole (Brassica campestris L.) and celery (Apium graveolens) grown in the Cd-polluted oasis soil, Northwest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d in the unpolluted oasis soil was mainly bound to carbonate fraction (F2) and Fe-Mn oxide fraction (F3). However, marked change of Cd fractions was observed with increasing soil Cd concentrations, in which the concentration of Cd in F1 (exchangeable fraction), F2 and F3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01 for F1, F2 and F3). The growth of cole and celery could be facilitated by low concentrations of Cd, but inhibi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frac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Cd in the soil and Cd concentration accumulated in the two vegetables showed that Cd in F1 in the soil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n the accumulation of Cd in the two vegetables. The high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and the translocation factor of Cd in both cole and celery were observed, and Cd had higher accumulation in the edible parts of the two vegetables. Therefore, both cole and celery grown in Cd-polluted oasis soil have higher risk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two vegetables are not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as vegetables consumed by human in the Cd-polluted oasis soil.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农田环境下施用硒纳米颗粒(Se NPs)相比于传统硒肥(亚硒酸钠)对叶菜类作物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无锡滨湖区和苏州昆山市两片农田分别种植小油菜和生菜两种叶菜类作物,Se NPs土施浓度为0.05 mg/kg,对比分析叶菜类作物的根系参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生物量、抗坏血酸(Vc)含量、代谢产物种类和丰度. 结果表明:Se NPs可以显著促进叶菜类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小油菜(108.2%)和生菜(90.9%)生物量. Se NPs可以提高小油菜对铁(Fe)的倾向性吸收(48.1%)和生菜对锰(Mn)的倾向性吸收(72.2%),有助于提高叶菜类作物的光合作用. Se NPs处理下的小油菜和生菜可食用部位硒含量水平高于0.30 mg/kg(以干质量计). 与之相比,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叶菜类作物的促生效果不明显. 此外,Se NPs可以提高叶菜类作物体内Vc水平,其中小油菜Vc水平提高了127.5%,生菜Vc水平提高了23.1%. 代谢组学分析发现Se NPs使小油菜氨基酸和类黄酮的相对丰度提高约22.7%和37.1%. 对农田施用Se NPs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发现,相比于亚硒酸钠,Se NPs降低了土壤中硒残留量并提高了土壤氮素的利用效率. 因此,与传统硒肥相比,农田施用Se NPs可以提高叶菜类作物的生物量和品质,并减少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作物幼苗Cd含量标征土壤Cd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书  吴姈姃  王宏康 《环境科学》1995,16(3):61-63,48
用盆栽试验,以小麦、大豆和油菜为对象,研究了利用作物幼苗Cd含量标征土壤Cd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种作物生长过程中,幼苗Cd含量均高于生长后期或可食部分Cd含量。小麦、大豆籽粒Cd含量与苗期Cd含量及土壤Cd投加量成正相关关系,采收期油菜Cd含量与苗期Cd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这3种作物的可食部分Cd含量达到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时,小麦三叶期、大豆幼苗地上部分及油菜幼苗的Cd含量临界值分别为0.72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但蔬菜受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于广州市12个区(市)采集116个蔬菜样品,检测分析Cu、Zn、Pb、Cd、Ni、Cr这6种元素,通过单因子评估、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广州市蔬菜中重金属的超标因子与污染特征,采用暴露风险分析评价食用当地种植蔬菜引起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8种蔬菜中Cu与Zn的含量未超标;Cr的超标率高达91.67%;Pb超标蔬菜为莴苣、丝瓜、番茄和胡萝卜,超标率高达35.71%,以胡萝卜超标最为严重;Cd超标的蔬菜为番茄,超标率达31.25%;Ni超标的蔬菜包括油麦菜、空心菜与菜心,超标率最高为8.33%.8种蔬菜污染程度表现为:空心菜、油麦菜、菜心、白萝卜和胡萝卜均处于警戒级,而莴苣、丝瓜和番茄则处于安全级别;4类蔬菜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呈现叶菜类肉质根类茎类菜茄果类的趋势.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广州市居民中日常多食用空心菜、菜心和油麦菜的人群重金属累积的健康风险较高,且经膳食摄入重金属Cr对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摄入Cd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经口摄入蔬菜重金属对儿童可能造成的暴露风险要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20.
洛克沙胂在青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土壤中施加含洛克沙胂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中的洛克沙胂在土壤-蔬菜中的降解、迁移转化及残留.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加低浓度的洛克沙胂对青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比于对照组减产15%~32%;青菜对土壤中砷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且其根部为砷主要蓄积部位;土壤中总砷含量与施入洛克沙胂的量成正相关,并且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再下降,最高达12.94 mg·kg-1,土壤无机砷含量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并于30 d后趋于稳定,占总砷的66.75%~98.56%;青菜中总砷含量与土壤总砷含量及青菜砷富集系数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缓慢,含洛克沙胂有机肥量添加量高于5 000 kg·hm-2时,45 d后土壤中有洛克沙胂残留;施入一定量的洛克沙胂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对于霉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较低浓度的洛克沙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洛克沙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