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炜 《安全》2015,36(z1):65-68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稳定与师生安全.高校应急管理的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高校突发事件治理的有效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便是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本文首先简介了当前国内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将中国、美国、日本的典型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对比;然后,对国内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有益设想;最后,就复旦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提出了复旦大学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2.
加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将高校应急管理系统分为4个过程、12个环节、30个指标。通过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内涵结构的过程环节分析,指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预防与总结学习是目前相对薄弱的方面,并对其中2个过程的6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预防与学习环节的薄弱之处,提出综合加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策略。并提出开展突发事件风险控制与预警管理工作、建设高校突发事件信息与档案平台等任务,是提升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学习及生活秩序造成了很大影响,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在界定高校突发事件内涵及诱因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现有模式及存在观念落后、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缺乏组织化和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提出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快高校法制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心理咨询等对策,以期为高校管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是高校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评价体系是所有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基于全过程理念,将高校应急管理过程分为事前预防与准备、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因此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应包括预防与准备能力、处置能力和恢复能力,从而构建出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以期为提升高校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伟  田斌  贾水库 《安全》2015,36(z1):24-27
根据高校安全稳定发展形势,结合工作实际,以建立"管理有序、功能完备、反应迅速"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为目标,分析影响高校不稳定因素和应急体系建设构成要素,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预警演练、应急保障、善后处置"等五方面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能力,针对当前课程设置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以安全专业人才在生产中的专业输出设置大学教育课程输入的观点。筛选国际专业资格认证的课程,对比分析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注册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安全管理类知识体系;并结合我国安全监管特点,构建包含知识模块和知识点2个层面的安全管理类课程设置。研究结果表明:该课程设置以知识模块的方式融合安全监管系统、管理功能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点选择以课程体系整体或模块组合的方式开设相关课程,从而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和交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笔者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执行力理论和应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执行力的培育路径。依据国富执行力模型,系统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特点,引入包含心态、工具、角色和流程等4个主要因素的应急执行力概念;通过剖析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内涵,构建基于执行力的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箭形"模型;针对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分别提出应急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预案体系和运行机制等5个要素的应急执行力培育路径。主要结果表明: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应急制度体系执行力,岗位学习有助于提高应急组织体系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更好地指导地震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工作。在充分调研国内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应急救援响应和应急救援恢复3个方面对中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标准研究机构及协会颁布的近200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进行归纳和研究。结合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特点,提出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结构和急需编制的关键标准。  相似文献   

9.
应急管理改革至今,全国已有众多高校开设了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但实践中,各高校在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上仍有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对国内25所高校应急人才培养现状开展了调查,并结合目前社会对应急管理领域所需人才要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应急专业分散在各个学科目录之下,各高校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仍较薄弱。对此,本文从扩大应急学科建设,以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应急管理事业。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9月4日至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24人培训团,赴法国就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学习。经过学习,了解到法国工业企业应急管理的特点及对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2016年9月4—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24人培训团赴法国,就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对法国应急体系、法律法规、救援力量、技术装备和监管执法等情况的学习,了解法国工业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邵国 《劳动保护》2024,(2):40-42+5
<正>德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是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其法制建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应急管理法制方面更是有先进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在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文通过介绍德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历程、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主要内容,分析了德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应紧紧围绕安全技术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展开,各门课程的设置应充分体现劳动保护特点和教育规律。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也要体现大学功能,安全专业应该传承中国传统安全文化。同时根据现场安全工作要求,强调开设事故预测预防技术、安全管理文书写作和事故应急处置等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我国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应急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比中美高校应急管理学科教育存在的差异,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综合国内不同学者对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剖析当前高校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框架、需求为指引、问题为侧重点、相关专业为依托的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仍然处于起步初期,存在诸多问题;智慧应急、主动应急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人才是应急科技时代下的总体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学路径,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应急体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我国对应急管理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实践与应用型人才。以美国15所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的硕士(文理)、博士(文理)为样本,对美国应急教育现状和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储备等。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应急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系统性强,注重应用性与专业性。对比我国应急管理学科现状,提出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兼具跨学科背景、经过充分实践训练的高素质人才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应急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安 《安全》2019,40(6):1-14,88
现代应急管理是研究突发事件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集成多个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当代中国应急管理发展需依托的知识体系及方法论。本文从现代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出发,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功能体制与组织架构、风险分析策略与应急评价方法创新、新兴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机制设计、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与系统平台等核心问题。同时,从应急资源、应急产业、协作模式、应急文化4个方面对现代应急管理的应用与实践提出一些建议。研究表明:现代应急管理能够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环球要刊     
正英国Health Safety International 2020年6月刊应急预案和响应根据欧盟塞维索指令Ⅲ,有重大事故风险的企业须制定应急预案,说明危害控制措施。该法令在英国以《重大事故危害控制法案》及其他相关法的形式实施。化解重大事故风险,关键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参考监管部门的指南文件,并用关键绩效指标来量化工作。英国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检查企业应急体系时,会重点关注预案制定时企业是否与消防等部门进行了必要咨询,以及企业内外部应急人员间的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本文界定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指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具有协调、发展、稳定与规范等功能,阐述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主要存在应急管理理念滞后、应急管理制度缺乏、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应急管理模式落后、心理干预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至少应包含五个核心要素,即由应急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危机教育机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师生利益诉求反映机制组成的应急预防机制、由预案制定机制、应急保障机制组成的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由救援处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组成的应急处置机制、由恢复重建机制、调查评价机制、心理恢复机制组成的善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支撑应急人才建设的成建制学科体系,提出构建具有综合学科特征的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采用系统分析等方法,追溯我国古代应急管理教育历史渊源、现代应急管理教育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提出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构想及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科学、应急技术、应急工程、应急产业、应急管理和应急文化等分支,其未来发展可融入灾害医学、智慧应急等理念、知识和方法;该体系的构建可推动应急管理教育转型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应急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特点与CDIO理念应急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探讨了大工程理念的实践教学构思、实践教学设计以及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学习与实践环境建设思路及方法,为该类高校专业教学效果改进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团队交流、问题分析解决以及大系统掌控能力全过程应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使各高校能有效应对工程教育与应急管理的新一轮发展,在新工科建设与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下研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区别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凝练专业建设核心4要素、完善安全学科体系、总结应急管理一级学科体系构建思路,分别提出基于“现在完成进行时”与“将来完成进行时”状态的安全、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安全专业发展趋势分行业安全与“大安全”2类,安全学科仍需完善学科体系和科学分支;应急管理的长远发展趋势是设立一级学科,从而推动应急管理专业高质量创新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