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杜邦公司认为,所有的工伤事故都应归于安全管理上的失误。事故使各公司和雇员都会付出惊人的代价。公司方面付出的代价,其中一部分可从公布的数字中看出:在1983年,几乎损失200万工作日,除人的损失以外,利润损失是330亿美元。每次损失工作日事故的平均值,保守地计划是17579美元,为10年前的3倍。安全专家指出,这个平均值可能扩大到6位数字甚至7位数。除了直接的损失以外,还有无数的间接损失。如事故消耗了管理时间,打乱了工厂计划,破坏了工厂效率,打击了雇员的士气等。无人知道这些损失有多大,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损失有多么的严重。 事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情绪、心理运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运用统计数据论述和分析了事故的心理特征,指出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探索事故的心理特征对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作用。 伤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而其不安全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因此,为防止事故有必要从人的心理因素方面去探索事故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结合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对1999年2月19日美国概念科学公司(简称概念科学公司)羟胺生产装置因高浓度羟胺分解爆炸事故的调查,详细介绍该起事故的发生背景、发生过程与事故后果,并从技术和管理角度综合分析、总结此次事故的各方面原因、经验教训和建议措施。事故简介1999年2月19日20∶14,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概念科学公司(TheConceptSciences,Inc.)  相似文献   

4.
油田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人心理行为有很大关系,了解油田作业现场人员违章的心理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是油田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油田作业现场64起真实有效事故进行回顾和原因分析,认为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是油田作业现场造成事故最主要原因。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其中人的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提出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预防措施,提高作业工人安全心理水平来保障行为安全,才能有效防止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出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把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落实安全心理行为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心理干预手段,尤其是心理干预采用综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对油田作业现场事故的预防和生产安全有序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潜在事故、事件报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识别和控制潜在的事故、事件是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经验和措施。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通过良好有效的HSE管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各种严重事故、事件的数量逐年下降,现在已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地球物理公司。公司主要从重视潜在的事故、事件,制订合理有效整改措施,总结事故经验,全员参与等几方面来预防、识别和控制潜在的事故、事件,防患于未然,提高整个公司的HSE管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预防护栏卡脖伤人事故的再次发生,统计研究了2008—2016年发生的8起护栏卡脖伤人事故,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包括直接不安全动作即在护栏边休息等,其它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即形状、间隙大小不合理的护栏等;间接原因是受害者、行人、护栏设计生产者、管理运营者、标准制定者的安全知识、意识、习惯、生理、心理存在问题;根本原因是家庭、社区、公司、生产厂家、管理运营单位、国家标准制定单位等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根源原因是上述组织的安全文化缺欠。最后,针对事故所涉及的组织分别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某钻井公司2005年至2012年发生的可记录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该公司亡人事故发生的周期性规律。从事件工况、事件时间段、事件类型、伤者受伤部位、伤者信息等方面分别简述该公司可记录事件发生的特点。对如何加强事故管理提出了5个方面建议,为钻井行业查补安全生产管理漏洞、强化安全监管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中,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欠缺和不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对下述几种人,是我们安全教育是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人的心理角度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消除和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实践活动中涉及人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开展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在分析安全视角下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心理因素下不安全行为形成模式,继而用心理学效应诠释了事故致因,提出了事故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从人内在心理角度去理解和研究事故预防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心理探究能为事故致因分析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能合并成一个研究方向吗?不能。安全行为包括一次性行为、习惯性行为、组织行为控制等,它们在事故发生组织之内都能够得以看到和控制;而安全心理受太多因素影响,它们中的大多数是不能在事故发生组织之内得以控制的。心理是行为的基础,但是不能合并为一个研究内容,因为所在组织不同。  相似文献   

12.
德国企业劳动保护和事故保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 ,对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从多年的情况来看 ,企业里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以及企业每年缴纳的事故保险费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 ,我国的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正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有必要对德国的劳动保护和事故保险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学习和借鉴其有益之处。1劳动保护的内容劳动保护的内容包括为达到以下目的所采取的所有措施:(1)保护雇员的安全与健康 ;(2)维持雇员的劳动能力 ;(3)使劳动更加符合劳动者的各种要求。这些措施涉及技术、医学、人机工程学、生产…  相似文献   

13.
A公司将装修工地发包给B公司(B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在承包过程中,2013年12月6日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贾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县政府依法组成了“12·6”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2月县政府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结案。  相似文献   

14.
刘玉东 《劳动保护》2014,(10):68-70
<正>人是安全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防范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安全管理、评估,矫正不安全行为,激励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安全观察作为一种安全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初步的应用。行为安全观察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有助于改进员工的行为模式,减少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财产损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寰球公司")在新加坡的双线乙烯项目,就应用了行为安全观察。  相似文献   

15.
根据瑞典劳工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1985~1987年期间全国产业部门每千名雇员发生的劳动事故数呈V字形变化,1987年达到最高值,1987~1993年期间呈下降趋势。1993年的劳动事故数分别比1985年、1987年、1990年和1992年减少62.69%、63.37%、54.55%和18.03%。全国产业部门历年的每千名雇员发生的劳动事故数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最近常听一些人反映班组安全活动搞得不好,没内容,很枯燥,一些班组长为此很伤脑筋。现介绍几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供参考。1.学习内容要有计划性。每月结合公司、厂、车间、班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确定每周的活动内容。2.学习内容要有典型性。要选择公司、厂、车间内安全方面的大事、违规违制和典型事故案例,展开讨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大庆石化总厂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为例,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该装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装置各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大小给工艺单元划分危险等级,评价其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确定安全补偿系数。通过量化其危险性因素,从生产设备、工艺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该装置的危险性、生产过程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评价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找出主要危险因素力求从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本文为石化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火灾爆炸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损失,保证生产安全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的发展,我国的油气管道数量迅速增长,其中,部分早期建设的管道逐渐步入设计寿命晚期或超期服役,大量的新建管道和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管道使我国管道运输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管道事故呈上升趋势。简要介绍了美国近二十年来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管道事故的基本情况及事故原因,回顾了几起美国管道事故,包括事故的原因、管道运营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道事故对美国管道安全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在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美国在管道安全领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近年也先后发生了3次影响较大的油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面对公众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批评和对安全法规缺陷的质疑,美国政府把事故当作进一步推动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促进管道安全立法的重要机遇,这值得我们学习。美国非常重视管道事故后要做的工作。例如,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并应用数理方法来分析判断在油气管道安全评估、风险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重视事故后安全立法,几次管道安全法案的通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结合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对Delaware炼油厂工艺设备维护作业准备过程中发生的闪火事故调查,梳理事故发生过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且分享了CSB调查组对此次事故的总结。事故简介2015年11月29日(周日),Delaware炼化公司的硫酸烷基化装置处发生闪火,一名操作人员面部和颈部二级烧伤,手腕处三级烧伤。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正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