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藏羚羊总数激增 濒危依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发布的《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报告》称,截至2005年夏天,西藏藏羚羊总数已达149930只左右。从1903年的成千上万、望不到边,到1989年只剩五万多只,数量的锐减,给藏羚羊蒙上了“濒危”的阴影。如今,藏羚羊总数已接近15万只,这一数字是否意味着藏羚羊已经摆脱了“濒危”的境遇?对此,“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从事藏羚羊研究工作达18年的刘务林研究员认为,种群数量的增长,并不能够保证藏羚羊脱“濒”。“目前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只能说明藏羚羊这个种群是存在的,并不能说明这个种群已经发展到稳定阶段。”据刘务林介绍:藏…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又称鳇鱼,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中野生一级保护动物。距今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熊猫”、“活化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博士危起伟,20多年间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江河,发现和编制了仅有的3个原生态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还破解了中华鲟的“杀鱼取卵——活体采卵”等多项世界之谜……  相似文献   

3.
缤纷资讯     
《环境教育》2004,(11):84-86
“2004年少年儿童作文绘画大赛”已结束共产生获奖个人及单位77名;“根与芽”共庆2004年国际和平日;中国野生双峰驼濒临灭绝种群数量已不足千峰;长江生态退化排名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张弢 《新疆环境保护》2009,31(2):40-42,46
按照生物学的分类,华南虎已经至少是极危等级了,几十年未观察到野生个体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个体存在和没有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种群繁衍的基本个体基数已经不存在了,继续下去的结局就是近亲繁殖,种群快速退化,这样的结局也许令人难以接受,但是也许在漫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华南虎依然难逃灭绝的命运。野外华南虎已经绝迹,而圈养华南虎近交系数过高,种群面临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5.
野生东北虎数量回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冬的珲春,大地被厚厚的冰雪紧紧地包裹着,北风呼啸,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这里是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金三角,也因“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的首照地”而得名,这里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东北虎分布密度最高、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2005年12月11日至21日,笔者作为一名志愿者,到这里参加了国内首次有志愿者参与的野生东北虎巡护大行动。  相似文献   

6.
环境要闻     
《绿叶》2006,(8)
言论“如果经过科学的调查发现,一个动物的种群数量确实需要调节了,也不必非要猎杀。我们可以人为地捕捉到动物园去展出啊,还可以送到国外去交流,等等。”——研究野生大熊猫30余年的专家、原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崔学振认为,合法猎杀野生动物只是调节其种群数  相似文献   

7.
毛叶枣原产印度、北非,我国西双版纳与海南地区也发现有野生果。毛叶枣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毛叶枣果实小而酸涩,无法鲜食,经济价值不大。目前,作为商业栽培的毛叶枣,是利用野生毛叶枣选育而成,已在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8.
十种“高危”动植物需保护据外电报道,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目前已将西伯利亚虎和犀牛等10种野生动植物列为“高危”野生物种,呼吁对它们严加保护。这10种野生动植物急需保护是因为它们身上有可以赚大钱的部份,所以极易遭到人类的捕杀。该基金会目前在全球140个国...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月饼文化节“上,主办方明确表示,今年月饼价格整体回落,天价月饼基本消失,过度包装得到了有效遏制,“月饼已经回归到传统节日食品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 C S)捕猎及野生生物贸易项目主任伊丽莎白·本特博士近日称,商业性野生生物贸易已经成为对全球野生生物的最大威胁。美国和中国则是全世界进口野生生物及其制品最多的两个国家。据介绍,在1992年到2002年之间,美国的野生生物贸易增长了近75%,中国则被认为是龟类、老虎皮张以及穿山甲等野生生物及其制品的主要进口国。根据香港嘉道里农场搜集的数据,在任何时间都有超过90000只蛇和27000只龟在广州和深圳的市场上出售。每年都有两千万只海马在南中国海以及泰国的海域被收售,其中的90%以上销往中国。伊丽莎白·本特博…  相似文献   

11.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104-104
五小叶槭( Acer pentaphylhum Diels)是槭树科槭属植物,为中国四川特有种,生长在海拔2200-3000m的河谷地带,洛克于1929年在凉山木里发现并引种到国外。该植物因叶型独特、色彩绚丽、树形优美,在西方园艺界与著名观赏树种中极具盛名。五小叶槭野外天然分布极其稀少,目前仅发现野外植株千余株,分属4个种群,且种群之间相隔遥远。野生植株种子产量少、发芽率低,幼苗极为少见,属于典型的衰退型种群结构。按照IUCN濒危等级标准,五小叶槭属于极危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12.
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雄性白鳍豚“淇淇”于2002年7月14日在中科院水生所武汉白鳍豚馆自然死亡。图为“淇淇”的标本“和熊猫同等珍稀的中华白鳍豚已经灭绝!”这是沈阳某大学一名自称是保护中华白鳍豚的志愿者于今年3月底在互联网上发出的一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灭绝说”一出,顿时在关注白鳍豚的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关注。白鳍豚是不是真的灭绝了?专家:“灭绝说”毫无根据针对“灭绝”一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克雄作出了回应。他说,要认定白鳍豚已灭绝,标准是至少在20年没人亲眼见到白鳍豚。然而就在去年,国家农业部下属的…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4,(6):2-2
向污染宣战——这个已响彻当今中国的口号,既表达了中国坚定的选择,也表达了中国迫不得已的选择。中国已拥有多个“大国“头衔,但在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下,都比不上“环境大国”令世界各国瞩目。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远远不止是中国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21,(4)
正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对外表示,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东乡野生稻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分布于我国最北的野生稻种。东乡野生稻具有抗寒、耐旱、耐瘠、抗病虫等多种优异抗性基因,价值十分珍贵,被誉为“野生植物大熊猫”、“比大熊猫更应得到保护的物种”。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筒述了东乡野生稻的发现;分析了东乡野生稻的价值,认为东乡野生稻的价值体现在4个方面——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优异的植物抗性基因、特有的水稻育种材料、难得的生态旅游资源;最后,指出了当前东乡野生稻濒危现状,提出了抢救、保护东乡野生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6年—2006年的十年里,绿色学校创建是风雨相伴,阳光跟随的过程。当初,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和环境保护制度等问题;地方各校对绿色学校创建的积极性不够;各级主管部门也缺乏重视,从而阻碍了绿色学校发展。但自从2000年后,由16个省已经发展到31个省、市、自治区;各级绿色学校总数已从3200多所发展到25000多所,从数量到质量都已成规模。氤氲不在,辉煌已过;眺望前方,路途悠远。大家应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环境宣传教育事业;绿校创建工作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号角已吹响,步伐已迈出。“绿色教育”栏目以学校为主体,从娃娃抓起把环境保护意识潜移默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整个环境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汤文卿 《环境教育》2014,(1):127-127
“低碳”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各国领导人讨论的国际问题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低碳”俨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碳”呢?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6,(6)
(记者王月)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马天瑞博士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缤纷资讯     
《环境教育》2004,(1):54-57
1)华裔设计:联合国濒临灭绝动物邮票中国味十足 联合国邮局委托美籍华裔画家李元玉设计的“2 004年濒临灭绝的动物邮票系列”,将于2004年1月2 9日在全球发行。这套邮票选中的1 2种动物,包括来自中国的金丝猴、坡鹿、西藏牦牛和分布在中国部分疆域 的麝、水牛,中国味十足。 联合国的濒临灭绝动物邮票系列今年迈入第12届,邮政总局打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以“水果之王”著称于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售价高于其它水果,3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争先发展此种水果。1906年以前新西兰从我国引种,选育出5个猕猴桃品种,目前其发展面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我省是猕猴桃原产地之一,资源十分丰富,1981年以来我们选育出4个品种,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选育过程1981年我们在调查野生猕猴桃资源中,初选出类型较好的野生单株45个,采集单株枝条进行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