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对人体、动物、植物的污染生态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环境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2.土-水-气-食物链中氟化物的迁移和积累与地方性氟流行病;3.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植物氟毒效应;4.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蚕桑氟化物污染;5.环境中氟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着放射性物质即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前者,其一是从地球起源时代就存在着的,其二为自然界核反应所生成。后者多为核武器试验及原子能设施所产生的。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受到射线的辐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均未能幸免。同时,由于放射性核素在外环境中能通过各种途经迁移至人体。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是因为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实践所给予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活动与安全,所以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代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人类为了控制,改善与保护环境,并根据在一定的环  相似文献   

4.
云南,以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农业资源及旅游资源等等而闻名于世.但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且很不均衡,经济技术较落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诸如水土流失、植被复盖率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局部地区工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开发节奏的加快日益突出.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我省的环境发展战略,就是为了探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规律,谋求永续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最佳选择.本文从我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开发环境类型、开发中已出现的环境质量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和维护环境良好质量的战略途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内容以“污染问题”为主,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概略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普遍使用的化学工业品,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已有研究表明,PAE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危害.总结了PAEs在地表水中的分布和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主要途径,如水解、光降解、与颗粒物(沉积物或悬浮颗粒物)的作用以及生物转化作用,并指出对它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序 言 环境中重金属铬的污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公害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关于铬对人体的必需性,即铬和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特别是铬和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的关系,正在通过动物实验及有关的人体疾病的研究进行着各种探讨。由于人体中铬的排泄主要是通过尿,因此人们  相似文献   

7.
磷肥厂附近地区,由于大气氟污染物的影响,其土壤含氟量一般都有一定的积累。在这种环境中的土壤是否必然发生氟污染?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和鉴别?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在成都磷肥厂附近及其有关地区,对土壤中氟的存在形态,数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染污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讲发展。可见,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舒适的生存条件,保障人类健康的问题。阐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环境医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存与繁荣昌盛,除社会条件外,基本上取决于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和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其变化规律的掌握运用与保护。 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人类曾严重地破坏过生态平衡,毁坏过许多森林。灭绝了自然界无数的物种。但当时生产能力很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有限。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科学技术的进展,生产能力的提高,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以及原子能工业的崛起,交通运输四通八达纵深到偏荒的原始森林,现在自然  相似文献   

10.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饮食等各种新陈代谢作用与其周围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进行多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为了求得更好地生存,人类就要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环境中摄取自身所需的物质;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向自然环境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许多人为因素进入了地质地球化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氟存在于天然水中,生活用水氟含量高,经摄入后影响人体和动物,已有很多报道。 在天然水中测定氟,一般采用氟试剂或茜素锆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本工作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707座标纸格氏(Gran's)作图法。 格氏作图法于七十年代从理论上探讨,国内也有人做研究工作,但实用于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体中氟化物的含量、活性和运动特征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成为人、畜健康的危害因素或潜在不利条件。因此,对水环境中氟的行为研究是必要的。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氟化物中一部份成为溶解态均匀地分散在水体中,其余部份可为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或为水生生物吸收。进入水体的含氟矿物颗粒部份分散于水体呈胶态,更多的是在克服了水流的平推力和浮托力后形成水体沉积物。在不同条件下水环境中,可溶性氟与沉积物中的氟可发生吸附和释放作用而导致水体中氟含量的变化。对人畜产生危害的主要是溶解态氟,为此我们对不同条件下(温度、酸度、时间、共存阳离子及好气、厌气等)对水环境中氟化物的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1 沉积物中氟化物的释放试验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5月 2 3日 ,包括中国在内的 9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高级官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代表 各自政府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从而正式启动了人类向有机污染物 宣战的进程。根据该公约 ,各缔约国将通过法律 ,禁止或限制使用 1 2种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特 别有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这 1 2种污染物是 :艾氏剂、氯丹、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等 8种杀虫 剂 ,以及多氯联苯、六氯代苯、二、呋喃。这些污染物能够沿食物链传播 ,在动物体内的脂肪上聚 集。它…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以及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从而为有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自然环境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其价值实现不足。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获取了“虚假利益”;最后提出了自然环境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生物进化的产物,大自然是孕育着人类诞生和发展的摇篮。人类本应充分认识和高度爱惜自然环境。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却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使自然环境面临着几乎难以承受的压力,这就迫切需要人类来调整和解决。否则,人类将受到自然更大的惩罚。  相似文献   

16.
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有智能动物的星球。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工具,超脱了生物规律的制约,从本能地适应自然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从发现与开发了地壳中的矿物资源发展至今,已建成了高度机械化、电器化的人类世界。但由于不当的工业布局,人口的急骤增长,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穷凶极恶地榨取,以及战争,人类生存的环境失去生态平衡,使得繁华的世界出现“资源、环境、粮食、交通、人口以及贫穷”等严重问题。人类是智能动物,在追求物质财富的活动中,逐渐意识到环境受污染,森林被毁坏,物种在减少,生态失去平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生栖着各种各样的野生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物质循环系统,建立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生态系统。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其中主要是人为影响造成野生生物资源的危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直接危胁野生动物的生存。大规模的露天采矿,使地球表面伤痕累累,大量的金属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散布到地表的各处,从而改变着元素的环境分布,以致引起疾病,整个生物界都不能幸免。今天,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森林面积已遭到破坏,这不能不改变整个生物圈,以及野生生物所生栖的自然环境,而使成百种珍禽异兽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面临绝迹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与指示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植物与化学元素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只能在价态和形态上发生转化,并且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积累。因此,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带来潜在性的威胁。现在世界上对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重视。研究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发育、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营养。而各种植物所需要的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迁移途径和去除方式,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物处理、污泥消化、吸附去除、膜处理、高级氧化等处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去除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环境问题的出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