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通过对CNODC海外项目目前228名HSE管理人员进行国别、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调查分析,发现海外项目HSE专职管理人员业务范围局限、监督管理人员数量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按照建设国际化能源公司的要求,提出了加强现有HSE管理人员培训,增加高素质HSE管理人员配置,设置海外项目公司HSE独立总监以及加强HSE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建设等方面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金茂)作为房地产企业,始终重视建设项目的全周期HSE管理,并将承包商管理作为HSE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建设项目的各阶段,积极推行了承包商HSE管理十步法,即从招标交底、招标评价、进场交底、人员面试、策划评审、方案会审、样板点评、硬件验收、阶段考核、结果应用十大步骤对承包商的HSE管理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海外输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业务量不断扩大,海外油气管道项目的HSE风险与国内比较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健康、安全、环境评价,获取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设计阶段保证管道的安全性,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社区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油气管道项目的HSE风险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海外油气项目的规模迅速扩大,相较于国内而言,海外油气项目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HSE管理难度更大。探索一种科学、高效并且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先进管理手段,与企业的HSE管理有机融合,从而确保企业HSE管理体系良好运行,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某石油企业海外项目(A公司)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其将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与HSE体系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HSE管理的信息化。选取A公司的事故预防应急系统作重点介绍,将A公司的事故预防管理与传统事故预防管理进行对比,同时将A公司的应急管理与传统应急管理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针对HSE管理信息化的思考,以期对石油企业海外项目的HSE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中石油在海外业务发展中,其高端市场HSE管理方面至今没有成型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在参考国际油气行业主要文献和标准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高端市场HSE管理工作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从HSE标准、现场管理、HSE文档、生活条件和安全事故影响5个方面分析了做好高端市场所面临的难点和特点;围绕建立面向高端市场的灵活投标策略、做好项目的启动计划,保障项目启动时间、建立面向高端市场倾斜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高满意度的高端市场的维护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便于操作的HSE文档、建立高端市场项目HSE管理经验数据库、很抓关键,重在执行、推行本土化战略,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等8个方面对如何做好高端市场的HSE管理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其他从事国际油气行业服务领域的公司在执行高端市场时,在HSE管理方面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承包商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招标开始,需要对投标单位资格预审,对其能力、资质、业绩和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按照评标程序打分决定。一旦确定承包商后,根据海外项目的 HSSE管理实践,从开工前和施工作业两个阶段对海外项目的承包商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HSE管理在海外项目的前期准备和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HSE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好坏。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HSE在管理过程中出了问题,会给人身、井下、设备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比如工伤事故、职业健康,也会给公司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给公司和祖国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基于课题组对大庆工程钻探公司349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和验证;构建了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评级指标体系和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采用DEA法分别对三个维度下不同地区的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A交叉法对不同项目的 HSE管理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中健康管理能力最强,环境管理能力最弱;海外不同国别的项目HSE管理能力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提升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系统化、标准化的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项目进行HSE管理评价的直接手段,对提升项目HSE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业内各国先进方法、行业领先标准,结合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特点和多年实践,从建立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化、标准化的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海外项目HSE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帮助海外项目及时发现HSE管理的不足,并与公司HSE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HSE管理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从而维持和提高各海外项目在国际商业竞争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是从行为学和危害管理入手,把“以人为本、线性管理、风险控制、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运行之中,形成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本文从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体系的建立、体系的实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ODC)建立海外项目HSE管理体系采用的初始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确立、技术程序编制等方法与步骤,以及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海底原油与天然气单相泄漏扩散规律的差异性,合理制定应急响应策略,减小事故损失,针对海底管道失效所致的原油与天然气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海底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模型,对特定事故场景下的海底原油与天然气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从泄漏扩散过程、工况因素影响、泄漏后果及应对策略4个方面对比原油与天然气的泄漏扩散特性。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海底原油与天然气在泄漏速率、扩散时间、扩散形态及水平最大扩散距离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与天然气相比,原油泄漏扩散行为对工况因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原油泄漏会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天然气泄漏则会影响海上结构物的稳定性及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据此需合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 L球燃爆实验装置,研究分析了油气浓度、点燃延迟时间的变化对油气环境的爆炸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油气浓度的增加,油气最大爆炸压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点燃延时影响油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强度,超过一定时间后爆炸猛烈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Process safety plays a key role in modern industries. This is more significant specifically in off-shore oil and gas platforms where releasing hydrocarbons could cause irreversible damages to both environment and personnel.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device which can provide safety for process equipment in oil and gas fields is safety relief valve. Correct sizing procedure of such devices depends strongly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 and relieving con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revolved around applying thermodynamic concepts and modeling to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behavior of trapped fluid exposed to fire in order to evaluate precise temperature and fluid properties at relieving condition. Peng–Robinson equation of state together with a three phase flash has been utilized to handle the calcul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has been evaluated for three distinct categories of fluids namely natural gas, gas-condensate mixture, and gas-oil mixtures. These parameters encompass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 operating pressure, Difference of Operating and Design Pressure, gas and oil specific gravities, gas-oil ratio, and water cut. The study depicted that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practice number 521 which suggests an ideal gas assumption fails to provide reliable predictions as it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 the relieving temperature. Moreover, black oil correlations were also used for the relief temperature estimation of gas-oil-water mixtures. Comparison with HYSYS results as a prominent engineering software proved that black oil models are reliable tools to predict relief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4.
石油企业HSE管理文化建设实践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HSE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企业加强安全和环保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与国外石油企业的发展经历不同,文化建设上必然存在差异。如何实现与国际石油界HSE管理的接轨,建立企业HSE文化,是当前石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石油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出发,提出了对HSE管理文化建设的思考,对企业加强制度管理、抓住HSE管理体系重点和把握HSE文化建设方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和较强腐蚀性的气体,近年来在辽河油田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特别是稠油热采区块出现了较高浓度的硫化氢。硫化氢的存在已经威胁到油田的安全生产,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辽河油气稠油热现场硫化氢的预防与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下的氮气对管道受限空间内油气爆炸的影响作用,通过原油实验管道测得不同油气浓度下的最大爆炸压力值,研究氮气对原油管道爆炸特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原油管道油气浓度在4.32%~14.25%区间管道油气发生爆炸,在低油气浓度的爆炸区间内,相近油气浓度的爆炸压力等爆炸特性上升较快,高浓度的爆炸区间内,变化较缓慢,在9.23%的油气浓度时爆炸特性变化最明显;在爆炸区间内充入浓度为0%~30%的不同浓度的氮气,随原油管道内氮气浓度的扩充,实验所测得爆炸区间不断压缩,在26%的氮气浓度时几乎不发生油气爆炸,且实验研究的爆炸特性均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气油比的油气混输管道泄漏后果危害形式和风险差异的准确判断对于管道泄漏应急处置至关重要。以中国西部某油田集输管道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气油比管道泄漏的火灾危害进行了对比分析,构建了FLACS CFD模型,并研究了油气混输管道原油泄漏形成池火的火灾特征和影响范围,以及天然气泄漏形成喷射火的高温分布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急处置应考虑不同气油比下池火与喷射火危害的差异。在油气混输管线泄漏10 min形成稳定火焰的场景中,气油比低于100 m3/t时,原油池火为火灾危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油比高于200 m3/t时,天然气喷射火为主要影响因素;气油比超过250 m3/t,高温覆盖距离不再明显增加;40 m为此场景下混输油气泄漏喷射火致死距离上限,120 m为温度影响上限。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油气管道穿越城区街道、建筑和居民区等特殊地段,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城市油气管道风险早期预警,基于城市与野外长输油气管道风险对比分析,识别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指标;建立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预警指标重要度进行定量排序,确定关键预警监测点;并依据灾变链式理论,构建城市油气管道重大事故灾变链式模型,研究管道风险演化过程,发现灾变前兆进行断链减灾。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及“第三方破坏”占据城市油气管道失效致因比重最大,风险因子“油气管道与市政管道距离”以及“城市工程施工作业”应作为城市油气管道重点监测点。同时,围绕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需致力于孕源断链。  相似文献   

19.
大型油罐区火灾事故往往伴随着油气爆炸,对应急救援消防官兵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具有可压缩性、流动性和弥散性特征的超细干粉冷气溶胶对泄漏可燃油气爆燃爆轰有抑制作用.采用三路进气20L球试验装置模拟油气-空气与超细干粉冷气溶胶预混点火燃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超细干粉冷气溶胶具有物理和化学双重抑爆作用,随着抑爆剂用量的增大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呈下降趋势,且爆炸感应期明显被滞后;抑爆过程油气爆炸指数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抑爆效果与超细粉体本身特性、抑爆剂用量及油气点火时刻有关.该研究有助于优化油气环境的最佳抑爆条件,对大型储油罐区油气防火防爆防护和抑爆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